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我國迎來了“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一年之際在于春”。開好局、起好步,是全 國13億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成為住青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實際行動———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青島的代表委員們認真履行職責、職能,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建言獻策,認真審議、討論“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要充分發揮政協智力密集的優勢,建言獻策。”張旭升委員說,“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綱要(草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作了部署,對我國經濟社會未來五年的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青島市政協要認真學習領會《綱要(草案)》,結合我市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提高圍繞中心、議政建言的能力和水平。要組織好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開展調研,提出有價值、有分量的建議。要廣泛地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發揮政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等事業的發展,加大資金投入,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
《綱要(草案)》提出,建設和諧社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保障。相建海代表提出了建立和諧社會必須重視城鄉結合部治理的建議。他說,隨著我國農村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鄉結合部也日益擴大,而結合部往往與治安難點、衛生死角、造假窩點等社會不良現象緊緊相連,嚴重影響了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全面實施城鄉一體化戰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消除城鄉結合部現存的種種不和諧現象。他建議,要以政府為主導,實現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協調城鄉利益結構和利益再分配,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別。要充分發揮規劃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中的前瞻性和長期性的指導作用。要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戶籍、就業、社保等政策法規的配套。加大結合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投入,并通過救濟、再分配,扶助弱勢群體。
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十一五”時期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之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就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金志國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法典的議案。他說,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的差距。特別是近年來,惡意搶注、商標模仿、產品模仿等行為給知名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他建議,要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法典》,整合《商標法》等單行法,融入新型知識產權客體,提高法典的開放性,加大處罰力度。此外,要調整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包括社會發展指標在內的特別是市場秩序和市場公平度指標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指標體系。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楊偉程代表認為,應制定一部貫穿法治精神的“十一五”規劃綱要。他說,《綱要》要體現依法行政的理念,因為提出規劃、實施規劃的主體是政府,所以《綱要》應該給政府準確定位,并使之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權限、職責行使權力,努力建設透明、誠信、負責、理性的政府。當前,政府要把職能重心放在建立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與提供優質服務的公共產品上來,特別是要進行有利于困難群眾脫貧的體制改革。各級財政也要加大公共產品的投資力度,向低收入者免費或者優先提供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經濟適用房等,真正讓群眾分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