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市南社區義工頂著烈日,在各交通要道疏導行人過馬路,維護交通秩序。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吹響后,島城市民的文明意識進一步增強,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不損壞花草樹木、不吵架斗毆、不在公共場合吸煙等文明行為已固化為市民的日常行為準則,細微之處彰顯著這座城市濃厚的文明風氣。
“媽媽,我去扔到垃圾箱里”,在中山公園,身著小粉裙的小女孩掙脫母親的手跑到垃圾箱旁,將自己手中的冷飲袋扔了進去,站在一旁的母親臉上露出了欣慰和驕傲的笑容。據中山公園的負責人介紹,自今年兒童娛樂場開放以來,前往中山公園游玩的市民比往年多了許多,但公園的環境卻比往年干凈,絕大多數市民在游玩的同時都能自覺地將果皮紙屑等垃圾裝袋隨身帶走,做到雜物隨人走、垃圾不落地。
“情況比往年同期好多了,市民都在為創城作貢獻!”環衛工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反映,雖值旅游旺季,沿海一線景點、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等公共場所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明顯減少,公共設施的損壞情況也大為降低。
“文明的力量不可忽視,它改變了平時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市民白先生說,平時他上下班經過自家小區門口,常看到一些小攤小販在門口擺攤,搞得小區門口擁擠雜亂。但這段時間,擺攤的沒有了,小區整潔了,居民光著膀子在小區內走來走去的現象也少見了。他說,通過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他自己的行為也不自覺地發生了變化。
在島城,聲聲謙讓,句句關懷,譜寫了一曲曲文明之歌,處處體現著文明祥和。文明禮貌用語和文明言行舉止,已經不知不覺滲透到市民的生活當中,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市民文明的一小步,可讓城市文明前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