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也有自己的保健醫生 膠州九龍鎮衛生院為全鎮農民逐一建立電子健康檔案
青島日報訊 日前,膠州市九龍鎮小屯村70多歲的范正華老人突然感覺心臟不舒服,她立刻撥通了自己的保健醫生——鎮衛生院張海英的電話。張海英了解其病情后,立即安排衛生院便民服務車把她接到醫院,經過兩天治療,老人消除了癥狀。
讓農民人人擁有保健醫生,是九龍鎮衛生院今年推出的又一項便民新舉措。他們每年為本鎮每位農民免費查體兩次,醫護人員定期攜帶心電圖儀、B超等儀器深入各村莊,同時安排專職醫生逐一入戶,為全鎮2.9萬名農民建立了詳細的電子健康檔案。轄區群眾入院就醫或者醫生需要為患者上門服務,可以及時查找其個人健康檔案,了解其疾病和健康狀況,從而提高了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減少了對病人的重復檢查和盲目檢查,降低了農民的就醫費用。據九龍鎮衛生院院長張勇介紹,今年1—5月該院門診達到4405人次,住院986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113%和54%,患者門診平均費用降低13元,住院平均費用降低了60元。
為讓農民了解自己的保健醫生,九龍鎮衛生院專門印制了便民服務卡發放給全鎮每一位群眾,服務卡上該院11位大夫的電話號碼和所聯系的村莊都一一標明,群眾根據自己所在村莊可以隨時聯系自己的保健醫生。九龍鎮衛生院規定,11位醫生要定期主動為群眾提供衛生保健知識教育,改變了過去患者入院醫生被動服務的單調局面。醫務科主任王科家說,“現在我們的電話都成了熱線電話了,群眾哪里不舒服、藥怎么吃、吃多少經常詢問我們,不僅提高了群眾的保健意識和水平,也使我們和群眾的關系更加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