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青島開發區將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一系列重要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全國最好開發區的目標,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全力打造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循環經濟“四個亮點”,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方式轉變,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和社會和諧,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突出發展產業集群,進一步提高集群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始終把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對內對外開放,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加快推進重點大項目建設,切實增強產業集群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重點推進總投資約500億元的26個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實行包項目責任制,確保按期簽約、開工或投產。一是保證已開工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大煉油、上汽通用五菱20萬輛整車、香港招商局集裝箱碼頭10萬噸級和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大型船用曲軸、船用甲板及港口機械、柴油發動機等一批重點項目確保年內建成或投產。二是促進新開工一批重點項目。QTA、“三國四方”集裝箱碼頭、迪拜集裝箱碼頭以及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三期、中石油海洋工程、中船重工海洋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建設,爭取一季度封關驗收,年內開工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并形成出口。
二、突出發展高科技產業,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把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搶占科技制高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經濟發展新亮點。一是集中精力實施“雙十高”工程。年內基本建成10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孵化器、工程技術中心和高科技企業,新開工建設3-5家。重點推進蘭州理工大學研究院、重質油加工新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橡膠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項目建設,爭取在主導產業的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按照國家級孵化器標準,加快科技創業園建設,一期主體工程年內完工。二是提升高科技產業發展水平。積極引進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的高科技項目,重點推進海信LCD、惠而浦冰箱整機等項目建設。堅持引進和培育并重,支持美光機械、賽輪子午線輪胎等科技型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深入實施知識產權、質量興區和技術標準戰略,年內新創省以上名牌產品4個、市以上著名商標3個。三是優化區域科技創新環境。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大區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年內確保1家企業實現上市。
三、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堅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氣引進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充分發揮和釋放港口優勢,構建物流信息平臺,積極推進普洛斯、振華、寶供等物流項目建設,大力引進國內外著名第三方物流企業,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二是加快發展特色旅游業。高標準推進鳳凰島、唐島灣和小珠山開發建設,年內建成1-2個特色鮮明、實力較強的高端精品旅游項目。加快推進游艇俱樂部、海上餐廳、水上運動等海上旅游項目建設;金沙灘度假酒店、海爾特色酒店等高星級酒店項目年內建成營業或開工建設。三是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著力發展總部經濟,爭取引進2-3個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區域總部。積極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爭取在服務業外包項目引進建設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培育發展影視、設計、攝影、動漫等創意產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積極發展金融業,爭取引進1家外資金融機構。
四、突出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堅持把循環經濟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環節,重點落實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和集約利用土地約束性指標。一是在節能降耗和新能源開發利用上做文章。突出抓好海水源供熱制冷項目,全面推廣千禧龍小區試點經驗,逐步改變主要利用燃煤鍋爐供暖的現狀。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建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嚴格落實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年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5%、5.5%。二是在水上做文章。加快華歐海水淡化基地建設,年內形成2.6萬噸/日的供水能力,五年內達到8萬噸/日的供水能力。加快推進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泥布灣中水回用廠及配套管線建設。三是在環境保護上做文章。堅持環保優先,深入推進生態區建設,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85%以上。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突出抓好石化區和前灣港區的環境保護。健全石化區安全監控中心運行管理機制,建成環境空氣自動監控系統。加強海岸線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
五、突出抓好城市功能完善,大力推進精品城市建設 牢固樹立精品意識、系統意識和人本意識,不斷提升城市整體功能。一是強化規劃調控與引導。加強城市規劃研究,完善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路段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健全規劃委員會票決制決策機制和邀請市民參與規劃制度。二是加強精品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精品城市建設戰略,努力打造一批人居精品、文化精品和城建精品。穩步推進北部工業區開發建設,完善紅石崖骨干交通路網。完善石化工業區等重點區域以及重點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協調推進海灣大橋、海底隧道、青萊高速公路黃島段等市級以上重點工程。加大供熱管網建設力度,擴大城區供熱覆蓋面。三是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組織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突出人性化、細節化管理。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抓好違法建筑清理工作。提高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推動“綠色物業”創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整合優化執法資源,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六、突出抓好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急需的問題。一是著力發展富民經濟和財源經濟。深入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年內城鄉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扎實做好農鄉勞動力免費技能培訓,加大社會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全區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堅持抓財源促增收,努力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社會。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區建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因地制宜、“一居一策”,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加大對經濟薄弱農村社區的幫扶力度。抓好村容村貌建設,完善農村社區基礎設施。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城市化,加快示范居住區建設,完成南港區、金沙灘等重點區域的村莊搬遷。認真落實和諧社區地方建設標準,梯次推進“六型社區”建設,爭創全國和諧社區示范區。三是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非醫保人員醫療保障制度。擴大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征繳覆蓋面。加大教育事業投入,續建致遠中學,遷建區第七中學,擴建香江路第二小學等3所小學。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基本建成綜合體育館,開工建設體育場。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全區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規劃建設高水平醫院。新建改建20個規范化社區計生衛生室和15處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四是加強和諧文化建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全區廣大干部群眾,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化市民素質提高工程,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扎實開展群眾性和諧創建活動。五是深入推進平安西海岸建設。加大嚴打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繼續保持各類刑事犯罪下降的良好勢頭。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建立有效預防和調處矛盾糾紛的“大調解”格局。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引導群眾通過法定程序表達利益訴求,確保信訪量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七、突出抓好黨的建設,不斷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
突出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依法治政、民主執政、科學執政的能力。一是加強作風建設。大力提倡“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不斷教育和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轉變作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進一步牢固樹立科學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意識、穩定和諧是第一責任的意識、人民滿意是第一追求的意識等“三種意識”,大力培養帶著問題抓調研、帶著責任抓落實、帶著感情做工作等“三種作風”。堅持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完善集體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決策前論證制、決策中票決制和決策后責任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透明化。二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按照“建好一個班子、帶好一支隊伍、形成一個好作風”的思路,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努力建設一支會干難事、敢干新事、能干大事的干部隊伍。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選好配強領導班子。深入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干部的規范化管理,全面推行干部績效評估系統。認真落實大規模培訓干部的任務。堅持黨管人才,穩步推進人才強區戰略。三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突出抓好黨的先進性示范點建設,著力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檔次和水平。推進社區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依法完成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提高“兩新”黨組織組建率,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突出抓好“五個關鍵環節”和“五個重點領域”,不斷探索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從機制上遏制腐敗、從思想上消除腐敗的長效之策。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認真貫徹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和監督法,把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堅決懲處腐敗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