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我市將按照中央關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統籌推進城市農村、三次產業、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實施對內對外開放、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東部開發建設戰略,更加注重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解決民生問題和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努力開創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新局面。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達到43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5%,達到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達到7150元。主要聚力抓好五大建設:聚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全市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布局,牢牢把握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這個關鍵,重點突破西北部四鎮綠色農業開發建設,帶動西北部20萬群眾加快增收致富;突破東部五鎮開發建設,帶動東部20萬群眾加快增收致富;突破城區及周邊二三產業發展,帶動城區周邊區域20萬群眾加快增收致富。年內市鎮兩級投資11億元,著力實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40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新培訓農村勞動力3.8萬名、轉移2萬名。聚力抓好東部開發建設,高標準實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東部功能、提升區位形象。加快推進高端旅游、造船和新能源開發等新興產業重點項目的建設,初步構建起青島新興旅游度假區和臨港產業區的發展框架。聚力突破新型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與發展民營經濟“雙源并進、雙輪驅動”戰略,進一步強化新型產業體系建設的動力,著力促進96個外資投資過千萬美元、內資投資過億元的“四新”重點項目;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和品牌經濟,新增規模以上民營企業50家,新創青島市級以上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12個以上。堅持以產業集群化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努力鞏固市場商貿、服裝服飾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加快膨脹壯大旅游、造船、電子、食品飲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年內建成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中國即墨服裝市場并投入運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確保完成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和集約用地的約束性目標。聚力加快和諧即墨建設,安排9.5億元著力辦好16件關系民生的實事,主要是投資4600萬元用于農村教育發展;投資1.1億元整合全市醫療資源,將農村大病醫療統籌資金和城鎮居民合作醫療統籌資金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投資5.2億元整治城鄉道路和城區背街小巷,改造城區供熱管網,實施村村通油路、村莊自來水改造、村莊除氟改水等工程;投資1.2億元,擴大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范圍,讓群眾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聚力加強黨的建設,按照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的要求,大力加強各級黨員干部隊伍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和諧型、務實型、清廉型領導班子,鍛造干事創業的高素質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