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日前就我市成功舉辦奧帆賽殘奧帆賽作出重要批示,給予充分肯定,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奧帆賽期間,我市無論是在賽事組織、城市運行還是在志愿服務、安保、禮賓服務等方面都有精彩表現,正是因為有了全市上下環環相扣全力以赴的努力付出,才有了最終無與倫比的完美呈現。本欄今起推出一組報道,為奧帆賽做一個全景式的回眸,再現奧帆賽的精彩歷程。
從8月9日到8月21日,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在青島順利進行,9個級別11個項目順利完成了比賽。青島奧帆賽兌現了承諾,在賽事組織上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贏得了來自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賽事組織體現“青島模式”
在13天的比賽中,共有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名運動員、272條船圓滿完成了9個級別、11個項目的117輪的比賽。“按照原來的工作計劃,整體的計劃是126輪,我們實際完成率是92.86%,超過了兩次測試賽。”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奧帆委常務副主席臧愛民告訴記者。
如此高的完成率,徹底證明了青島的海域是適合比賽的。“在最后一天的領隊會上,國際帆聯的技術代表帶領所有代表隊向我們表示感謝。”奧帆委副秘書長曲春告訴記者,青島奧帆賽的順利進行,打消了所有人在賽前對青島的種種質疑。
臧愛民說:“國際奧委會羅格來青訪問時,兩次稱這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奧帆賽,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和充分的肯定。北京奧組委也來信感謝青島出色完成奧帆賽任務,對我們的工作也是充分的肯定。”
競賽組織的完美,還體現在場館運行的高效有序。奧帆委與北京奧組委、國際帆聯、國際國內技術官員及各個運動隊溝通順暢,65名國際技術官員、115名國家技術官員和競賽團隊、成績團隊、奧林匹克電視轉播團隊配合默契,201條工作船艇和10萬多件體育器材運轉良好。根據天氣尤其是風力狀況,科學調整競賽日程,成功實施了獎牌輪比賽、帆板比賽的障礙滑航線及勝利者返航線,順利完成了海上頒獎,不僅增加了帆船比賽的激烈程度,而且提高了帆船比賽的現場觀賞性,為奧帆賽注入了青島元素,促進了世界帆船運動的發展。整個奧帆賽舉行了11個獎牌輪的比賽,奧帆委也完成了11個項目獨具特色的海上頒獎儀式。
“國際帆聯根據青島的場館建設,設計了幾個模式,在這次比賽當中全部非常完美的得到了體現。”臧愛民表示,包括獎牌輪、帆板比賽的障礙滑航線及勝利者返航線、海上頒獎在內的“青島模式”,不僅是為青島奧帆賽,也是為帆船運動,為未來的奧帆賽作出了貢獻,這些貢獻都將載入帆船運動的史冊。
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所說:青島奧帆賽的組織工作非常出色,在這里每個人都是微笑的,每個人都是能干、出色的,而且我見到的每個人都十分樂于助人。是大家的辛勤工作,使各國運動員在這里的生活非常舒適和愉快,所以我說,青島奧帆賽的組織獲得了巨大成功。
服務保障贏得交口稱贊
完美的賽事運行離不開流暢的服務保障。奧帆賽期間,各個保障團隊都兌現了承諾,精益求精,為各類客戶群提供溫馨、細致、個性的賽事和生活服務,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在餐飲工作方面,奧帆中心內的8個餐廳在近20天的時間內,滿足了七類客戶群3800余人的就餐需求,日供三餐5000余人次,工作量非常大,為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餐飲服務。尤其是在食品供應鏈上,奧帆委嚴格按照北京奧組委的相關規定,制定了一條非常嚴密的食物供應鏈。在此期間沒有發生一起餐飲投訴,更沒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
奧帆賽期間,陸域觀眾區和主題公園共接待觀眾超過20萬人次。6條觀眾船共接待觀眾6323人次,為觀眾提供了引導、遮陽、商品售賣、體育展示等人性化的服務,在奧帆賽歷史上首次讓觀眾得以近距離觀賽。國際奧委會、國際帆聯的官員,包括運動員,對于青島的觀眾都交口稱贊,認為青島的觀眾大壩的設計體現了人性化,更增加了帆船比賽的觀賞性,而且增加了賽事的運動員和陸域的觀眾的互動。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觀看比賽,奧帆委組織了包括廣播、電視專業人員在內的50余人,組成了專業團隊進行了視頻、音頻、船上講解和觀眾區的展演,為各客戶群提供了最及時、直觀、準確的比賽實況信息。對此,臧愛民表示,“這一點我有深刻感受,2004年我們去雅典奧運會看的時候,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服務,我們遠遠只看到一條觀眾船在海上看,在陸域除了賽事人員沒有其他人員,進入賽區以后感覺到相對比較冷清,而且有一種遠離帆船運動的感覺。在青島,我覺得我們很好地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
奧帆賽期間,來青考察交流的英國考察團對青島的設施與服務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壓力。英國安保觀摩團團長表示:“我非常贊嘆青島奧帆賽的籌備和運行情況。青島奧帆中心的場館設施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這里有超五星級的服務。我詢問了運動員在這里居住的情況,所有運動員都非常滿意。英國將要舉辦2012年奧運會,我們希望與青島有更多的交流,將青島的經驗帶回倫敦。”
在整個服務保障團隊中,最值得敬佩而又最默默無聞的是設施保障團隊。這些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工作非常辛苦,24小時全天候值班。正是有了這些無名英雄的辛勤努力,才保證了我們的賽事順利進行,各項設施運轉正常。
對于賽事的服務保障,國際帆船聯合會副主席大衛·凱利特給予了高度評價:“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的設備是歷屆奧運會當中最好的,我對所看到的一切都非常滿意。這里有非常優秀的、良好的、全面的服務。”
離賽場最近的奧運村
奧帆中心被來訪的各國貴賓及中外媒體贊譽為世界上最好的奧帆賽場館。“2006年來這里參觀的客人就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2007年接待的客人更是給予充分肯定。2008年更多的高層人員及一些國家元首、各方面的賽事人員、觀眾都給我們這樣一個評價,就說明我們的奧帆中心真正不負眾望,的確是世界一流的帆船中心。”臧愛民說。
而在奧帆中心內最后完工的奧運村,更是受到了各方人士的好評。國際奧委會執行主任吉爾伯特·費利的話頗具代表性:“一年前,奧運村還沒有建成,這次來我看到這么漂亮的青島奧運村。奧運村所有設施和服務非常完善,民俗文化在這里煥發出動人的光彩,我相信運動員們會在這里過得非常愉快!”
青島奧運分村是北京奧運會三個奧運村里離賽場最近的奧運村。在奧帆賽期間,各國運動員充分享受了青島奧運分村的種種便利。同時身為青島奧運分村村長的臧愛民介紹說,“我們全部按照北京的25大類、93項溫馨細致的服務標準提供服務。此外,還為運動隊提供了17個語種的語言服務,對入住運動隊所提出的問題和合理要求,全部第一時間予以解決,為各國帆船隊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溫馨、有序、歡樂、祥和的共同家園。目前,我們繼續保持著零投訴的良好狀態。我們這個奧運村也得到了各個國家的政要、皇室成員、各貴賓團組以及國際奧委會、國際帆聯的高度評價,他們一致認為青島奧運村是奧帆賽歷史上最好的奧運村。志愿者的熱情服務、工作人員細致周到的安排,贏得了他們的喝彩。”
對于奧運村,各國代表隊也是好評如潮。德國隊領隊漢斯·辛德斯說:“我們在青島奧運村里住得很好,很舒適,奧運村離競賽場地非常近,很方便。”希臘領隊塔奇斯則表示:“奧運村的各項服務非常到位,設施和運行都非常好。”西班牙女子英凌級帆船選手桑德拉·阿松對奧運村的評價是:“青島奧運村特別好,匯合了中西方的文化元素,住在這里就好像住在家里一樣。”
除了讓隊員們住得舒服,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還讓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感受到了中國的特色文化。奧帆委在奧運分村、燕兒島山和國際區前組織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俗體育和文藝展演活動612場次,豐富了奧帆中心內的文化生活。這些有特色的文化活動,也得到了各個運動隊、官員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