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9-05-08
    字體大小: 打印

    各區、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積極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努力減少國際金融危機對就業的不利影響,切實做好全市穩定和促進就業工作,根據《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09〕4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采取積極措施穩定和促進就業的通知》(魯政發〔2009〕16號)精神,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
      (一)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從2009年4月1日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繳費費率。其中,對參加市級統籌的企業,單位和個人失業保險繳費費率分別下調50%,工傷保險繳費費率下調02個百分點,生育保險繳費費率下調02個百分點。區(市)級統籌地區在社會保險基金當期有結余、且累計結余能夠支付規定月份的條件下,要統一按照市級統籌地區降低費率的險種、額度和時間執行;累計結余不足以支付規定月份的,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提出具體降低費率意見。區(市)級統籌地區實施方案經本級政府同意,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以上社會保險降低費率的執行期為2009年之內。
      (二)對困難企業支付穩崗補貼。對我市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面臨暫時性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企業,已依法參加了失業保險并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一年以上,通過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減薪等辦法穩定員工隊伍,并保證不裁員或少裁員的,經統籌地區勞動保障、經貿(國資)、財政、稅務等部門審核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穩崗補貼,標準參照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確定,補貼執行期為2009年之內,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補貼總額累計不超過2008年度本企業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總額。具體實施辦法由市勞動保障、市財政等部門另行制定。
      (三)妥善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對因生產經營困難關停的企業,指導企業依法制定合理的人員分流方案,落實經濟補償政策,妥善解決職工勞動關系。將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及時納入失業登記,符合條件的兌現失業保險待遇,并逐人開展職業指導,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創業指導等服務,幫助其盡快實現再就業。依法規范和嚴肅查處少數企業主欠薪、拖欠社會保險費后轉移資金、關廠逃匿等行為,努力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二、積極擴大就業,拓寬就業渠道
      (四)以項目建設帶動就業。各區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安排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時,要把就業崗位增加和人力資源配置作為重要內容,建立就業影響評估跟蹤制度。項目立項前,要進行社會影響分析,明確就業崗位增加數量、人力資源配置情況、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等內容,對項目吸納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做出具體安排。
      (五)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延續鼓勵失業人員創業的稅收扶持政策,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按規定在限額內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審批期限延長至2009年底。落實登記失業人員、軍隊退役人員、殘疾人、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依法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免除前置審批的各項費用;符合相關條件的,按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六)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對政府開發的公安協警員、衛生清潔員、勞動保障協理員等公益性崗位,以及社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對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以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照養老保險20%、醫療保險11%、失業保險3%、工傷保險1%的比例,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市內四區新開發公益性崗位3000個,其中政府開發的社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安排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按政府開發公益性崗位規定給予相應待遇,工作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列支。五市三區也可根據當地實際,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公益性崗位。
      (七)鼓勵企業吸納就業。落實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中已享受社保補貼3年期滿,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2年,并與用人單位簽訂和履行勞動合同至退休的就業困難人員,其社保補貼可延長到法定退休年齡。對吸納持《再就業優惠證》職工并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符合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企業可享受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貸款。延續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稅收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新增加的崗位中,當年新招用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在相應期限內定額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審批期限延長至2009年底。
      (八)提高靈活就業的穩定性。鼓勵勞動者以非全日制、季節工、小時工等多種靈活的方式實現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在社區內實現靈活就業的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對2009年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能實現穩定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期限一次性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
      (九)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廣泛開展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積極創新模式,開展創業型區市、創業型鄉鎮、創業型社區和創業型新農村等創建工作,力爭到2010年底前,我市達到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標準。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政策措施,重點加強創業基地建設,完善公共創業指導和服務體系。五市三區要依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立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創業者提供“一條龍”創業服務。
      三、突出工作重點,推進就業工作
      (十)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鼓勵各類用人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企業招用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享受相關就業扶持政策。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招用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按規定享受最高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積極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強化就業指導,提供就業信息,提高就業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進一步清理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制度性障礙和限制,為他們提供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職稱評定以及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形成有利于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社會環境。
      (十一)強化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做好就業困難對象認定工作。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和增加就業機會,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再就業幫扶活動。加大政策性扶持崗位開發力度,特別是結合社區養老服務發展,進一步開辟新的領域,滿足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需要。充分發揮基層社區平臺的作用,集中開展上門服務和“一對一”的援助服務,把各項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十二)切實做好農民工就業工作。落實企業減負穩崗措施,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促進農民工在城鎮再就業。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工作,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土地承包權益。建立完善勞務合作基地與用人單位的對接機制,引導農民工跨區域有序就業。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做好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之間的信息對接,及時提供有效崗位信息。
      (十三)積極推進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安置就業工作。拓寬安置渠道,積極落實國家現行安置政策及自主擇業政策,積極鼓勵自主創業。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鼓勵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到基層一線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四、強化職業培訓,提高技能素質
      (十四)組織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施“企業在職培訓援助計劃”,支持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自行組織或與各類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聯合開展在職培訓或轉崗培訓;實施“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計劃”,依托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積極組織失業人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通過企業、培訓機構等組織本市農村勞動力和外來農民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施“城鄉新成長勞動力技能儲備培訓計劃”,繼續組織城鄉初、高中畢業生到技工學校參加統一組織的勞動預備制培訓。
      (十五)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強化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建立政府補貼與培訓成本、培訓質量和就業效果掛鉤的就業培訓績效考評機制,將政府補貼落實到位。對困難企業職工、城鎮失業人員、失業返鄉的農民工、城鄉新成長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的,所需經費按規定由就業資金給予補貼。要加強對就業資金的監管,杜絕任何機構和個人截留、擠占、挪用、套取、騙取補助資金。
      (十六)加強職業培訓基地建設。市勞動保障等部門要從各類社會教育培訓機構中選擇一批培訓質量高、就業效果好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將其認定為職業培訓基地,面向城鄉勞動者開展職業培訓,承擔政府培訓補貼任務。職業培訓機構實行資質認定制度和優進劣退管理制度。對已認定的職業培訓基地,要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提高培訓質量。要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在抓好已立項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十一五”期間要重點建好與我市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密切相關的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各區市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結構調整,建立適應本地區技能人才培訓需求的公共實訓基地,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
      五、實施專項行動,強化就業服務
      (十七)開展“就業伙伴行動”。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加強與困難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系,建立政府與企業、求職者之間協調互助的伙伴關系,全面開展“就業伙伴行動”。市發改、人事、財政、勞動保障、工商、稅務等部門要與困難企業結成就業伙伴,經常深入困難企業,宣傳政府援企穩崗方面的政策措施,幫助他們制定工作方案,盡量少裁員或不裁員。對確因經營困難需要裁員的困難企業,要送崗位、送服務,幫助失業人員盡快實現就業。
      (十八)實施創業助推“1+3”行動。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和政府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要專門設立創業服務窗口,堅持人本服務理念,對有創業意愿的勞動者推行“一對一”創業指導和分類創業服務,重點圍繞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民工量身定制創業援助計劃。全面實施創業助推“1+3”行動,對每一個有創業意愿并參加創業培訓的勞動者,推薦一個創業項目、協助落實一處經營場地、幫助辦理一筆小額擔保貸款。
      (十九)開展就業服務系列活動。通過政府開發、政策扶持、市場配置、創業帶動等各種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做好新增就業崗位與新建項目、企業的對接,實現就業崗位網格化、網絡化管理。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就業援助周”、“春風送崗位”、“民營企業招聘周”、“創業進校園”等就業服務系列活動,促進各類群體實現就業再就業。
      六、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目標考核
      (二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區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就業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全面負責抓好就業工作落實。各級要強化促進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統籌協調機制,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的職能,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級各部門要注重發揮國有控股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在吸納就業、穩定就業的重要作用,促進就業工作落實。
      (二十一)強化目標責任考核制度。關于做好就業工作已列入市級績效考核,各級、各部門要把擴大就業和穩定就業相關指標作為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全目標責任制,加強考核、檢查和監督,確保國家和省市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十二)加強用工監測和失業預警。密切關注當前就業形勢的新變化,建立失業動態重點監測報告制度,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動態監測,分析崗位流失原因,研究判斷崗位流失趨勢,對有可能出現較大規模崗位流失的行業、企業提前采取應對措施。建立健全企業空崗信息報告制度,搞好用工對接。要制定完善就業和失業登記制度,做到實名制管理,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
      (二十三)積極做好輿論宣傳和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市促進就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促進就業的好做法;宣傳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和用人單位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就業的典型經驗,進一步營造有利于促進就業的社會環境,努力形成全市穩定就業、擴大就業的良好局面。


      二○○九年五月八日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观看|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