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市漁民在前海一線構建了許多鮑參池、網箱、養殖筏架等設施,發展海珍品養殖業,這在當時發展沿海經濟,促進漁民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功能的轉變,這部分養殖設施的退出顯得尤為迫切。一方面,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鮑參養殖池與周邊的環境不相協調,成為影響海濱景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作為2008年奧帆賽的舉辦城市,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我市將迎接大批外國參賽隊來青進行適應性訓練、測試和比賽,前海一線水產養殖設施尤其是鮑參池有礙觀瞻,同時,其引起的海域自然水動力條件及環境的變化,也有可能影響這些重大賽事的舉辦。
近年來,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斷提出整治前海一線的意見和建議,廣大市民也要求拆除這部分養殖設施。市政府經研究決定,對濱海岸線產業規劃進行調整,團島至麥島30公里的黃金海岸要逐步撤出養殖產業,重點發展旅游產業,恢復海域自然風貌。市政府于2001年下發了《關于對前海一線和前海海域實施綜合整治的通告》,三年來,我市停止了前海一線養殖項目的用海審批,依法清理了一批違法建筑的養殖設施。
據悉,市政府將頒布《關于對前海一線和前海海域實施綜合整治的通告》,并確定這次清理的范圍是團島頭至市南區與嶗山區行政管轄分界界碑之間海岸線至距海岸線1500米以內的海域,清理的目標是拆除前海一線現有的鮑參養殖池,拆除前海一線現有的養殖網箱及養殖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