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清理違法建筑工作成效顯著 3年“清違”400余萬平方米
青島日報訊 近3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團結一致,密切配合,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全面推進清理違法建筑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果,七區實際清理各類違法建筑達402萬余平方米。
2003年底,為提升城市形象和維護公眾利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利用3年時間在全市集中開展清理違法建筑活動”的部署。3年來,全市各相關單位和部門將清理違法建筑與市(區)重點工程項目、市內四區破舊樓院及“小街小巷”整治、創建特色街道(城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違法建筑加大了查處力度。今年,為拆除沿海一線違法建筑、違章廣告設施,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連續下發督查通知,并現場實地督查核實,市城管執法局多次召開現場辦公會,同時到相關部門督導落實。市區兩級城管執法局及清違辦組織拆除了香港西路1號院內、中山公園內、濱海大道北段王哥莊街道廟石社區、山水庭院小區等共計60余處、2萬余平方米的重點難點違法建筑。
在清理工作中,市區兩級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聯動清違”的工作機制。市城管執法局會同市清違辦加大對各區清違工作的綜合協調力度,及時調度信息,研究相應措施。各區政府把清違計劃落實到每個月,分解到責任人,確保清違計劃的有效實施。市建設、城管、公安、規劃、國土房管、工商等部門與各區緊密配合,多管齊下。市宣傳、政法、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信訪等部門積極為清違工作順利實施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法律保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建立了清違工作持續跟蹤督查機制,對重點區域違法建筑現場督查、跟蹤落實,與城管部門聯合督查,保證了清違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各區對重點區域開展了重點清理,解決了多年的難點。市南區拆除了興安支路11號、13號等16處占路20多年的違法房;市北區結合杭州路——鞍山路快速路建設、老街舊院改造等開展清違工作;四方區堅持示范帶動,有情操作,圍繞創建示范街、達標路組織多次重大清違活動;李滄區組織大規模聯合執法行動46次,累計清理違法建筑16.5萬平方米;嶗山區拆除了奧帆賽區域小麥島周邊約3萬平方米和海爾工業園周邊8萬多平方米違法建筑;城陽區結合舊村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清違工作;黃島區以自拆為主,強拆為輔,違法建筑的自拆率達80%以上。據統計,七區2004年計劃清理100萬平方米,實際完成116.1萬平方米;2005年計劃清理150萬平方米,實際完成167.6萬平方米;今年1至10月份,清理各類違法建筑118.5萬平方米。
按照市委、市政府“重心下移、屬地管理”的原則,今后我市將建立起以各區市政府為主體,相關部門密切協作的清違工作體系,逐步由集中清違向長效清違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