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全搜索
高級搜索
孫家下莊舞龍約有150余年的歷史。相傳在清朝咸豐年間(1851年)就有舞龍的傳統。孫家下莊舞的龍做工講究,工藝分為扎、裱、繪、粘、裝五大工序,即竹編造型、紙綢裱糊、落墨彩繪、粘貼裝飾和總裝。
孫家下莊舞龍舞得活、舞得圓、神態真、套路多、速度快。整個舞蹈由盤、滾、游、翻、跳、戲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龍、大游龍等過渡動作組成,舞者動作矯健、舞姿變化多端、技藝嫻熟。所有舞蹈動作都在龍的游動中進行,能做到“形變龍不停,龍走套路生”,“人緊龍也圓,龍飛人亦舞”,造型生動,動作間的銜接和遞進十分緊湊。隊形流暢多變,動作一氣呵成,遠望動感十足,近觀粗獷雄壯。
此項目已入選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