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全搜索
高級搜索
據明末史料記載,嶗山全真派太平宮于元代在山外的下村(今道口路處)建“玉皇廟”,主祀玉皇大帝,因建于下村,又稱下村廟。《道經》中說:“正月初九為玉皇 ”,每年這一天,當地百姓攜老帶幼到玉皇廟進香祈福,拜求平安,逐漸形成廟會。每年的正月初九一般恰在“立春”前后,立春當天要吃蘿卜,俗稱“咬春”,廟會上賣蘿卜和買蘿卜的人最多。久而久之,玉皇廟會被稱作蘿卜會,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在1990年春節期間(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舉辦了第一屆蘿卜會,至今已舉辦了23屆。蘿卜會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是現存的一種活態的地域性傳統文化。在活動期間,青島地區的蘿卜雕刻、剪紙、編織、布貼畫、紙貼畫、字畫、盆景、玩具等民間民俗工藝品的傳統制作工藝,得以充分展示和傳承。蘿卜會以其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和圍繞蘿卜開展的商貿活動,贏得了島城市民的喜愛,現已成為青島市春節期間規模大、群眾參與強、頗具影響力的重大品牌文化活動,蘿卜會自舉辦以來參與總人數達500余萬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