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全搜索
高級搜索
三字經流派推拿創建于1877年,創始人徐謙光(1820—?)。因母病服藥即吐,在此情況下,運用了小兒推拿手法而獲效,在不斷的臨床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推拿療法,著有《推拿三字經》,主要為三字一句之歌訣,只用推手的方法,通治大人和小兒諸病,被后人稱為“三字經流派推拿”。目前,在青島、濟南、牟平、威海等地三字經流派推拿技術盛行。
三字經流派推拿歷經100多年而長盛不衰,是因為在掌握了病情之后,能夠根據八綱辯證,做全面分析,分出主次,抓住治療的關鍵,選擇最恰當的穴位而擊中要害,戰勝疾病。三字經流派推拿的特色主要表現為善用獨穴、五臟辯證五行取穴、取穴少而每穴操作時間長,三字經流派推拿常用手法歸納起來,只有推、揉、搗、拿、分合、運六個手法,特定穴多為線型穴位,向心為補,離心為瀉,具有便于掌握與操作的特定穴、療效確切重復性強、創造推某穴代替某方劑的獨特風格,這也正是三字經流派推拿在民間流行的主要原因。
近年,推拿作為一種非藥物、無痛苦、易接受且有效的自然療法,已被人們所認可與接受。三字經流派推拿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矚目,也成為較有潛力的國際醫學交流熱門學科。
此項目已入選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