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中旬,《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招商工作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爐。作為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開工中面積最大的園區,山東青島將以“核心”土地打造國際招商“高地”,到2025年,累計推出凈地37.3平方公里,集聚行業領軍企業不低于130個,產業規模達到2700億元。
高點占位的青島,將如何通過國際優質資源的招引配置,撬動城市產業能級的全面提升?根據《方案》,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將重點打造數字科技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三大產業集聚區,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招引,打造具備“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青島優勢”的產業集聚高地。
三大集聚區都已經具備相當的產業基礎,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產業聚集態勢。國際招商產業園的發展又將為各個集聚區勾畫怎樣的產業藍圖?根據《方案》,集聚區將聚焦產業鏈招商,引進一批集群配套的建鏈、補鏈、延鏈、強鏈項目,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特色彰顯的優勢產業集群集聚高地。
其中,青島數字科技與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位于西海岸新區,凈地4.5平方公里。數字科技產業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及超高清視頻等全產業鏈;智能制造產業重點發展智能裝備制造和機器人制造,建設集研發、設計、生產服務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即墨片區6.3平方公里,萊西片區15平方公里,將加快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全面突破動力電池、電控系統、輕量化材料等關鍵部件設備研制,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電器等汽車及零部件配套產業,建設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位于平度市,凈地11.5平方公里,將圍繞智能化、物聯化家電生產和核心零部件配套項目,重點發展白色家電整機、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數據傳輸和處理模塊,全面提高智能家電產業聚集區國際競爭力,打造中國智能家電第一鎮。
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為產業的全面起勢準備了含金量十足的“黃金政策”。探索推行“標準地”供地模式,是國際招商產業園的創新之舉。《方案》要求園區內新增用地指標配置實行項目化。實施“畝產效益”改革分類評價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并對各集聚區投資強度、達產后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稅收和產業用地比例提出了相應要求。
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綜合保障機制,《方案》提出在土地供應、資金安排、產能壓減、能耗指標等方面享受政策支持。對符合入園條件的項目,按“一事一議”方式積極運用市場化方式對能耗指標和煤炭替代指標給予重點支持。
給項目以全方位金融支持,《方案》提出綜合運用財政獎補、政府債券、銀行貸款、保險資金、專項基金等方式,加大對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按照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財政政策和創投風投政策對企業上市和股權投資給予獎補。建立投資項目“白名單”,引導金融機構和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支持園區項目建設。
對科創平臺和人才提供支持,對新獲批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給予1000萬元獎補。鼓勵園區面向全球引進頂尖人才團隊,對入選青島市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團隊的,給予1000萬元至1億元的綜合資助。
對招商引智實行“懸賞式”獎勵,對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新設項目,年實際到賬外資不低于1000萬美元的,按實際到賬資金的2%給予獎勵,并對招商引資團隊或個人予以獎勵。新引進的世界500強企業,其本部租用自用辦公用房,由項目所在區市按年度租金30%標準,連續補助3年。
在組織保障方面,《方案》提出建立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要求相關區(市)作為“一把手”工程抓細抓實;培養專業招商團隊,強化“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個專員、一跟到底”全流程服務;借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優勢,依托“國際客廳”,吸引全球資本、人才、項目集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國際標準,推進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提高政務服務效率,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加快建立“一企一策”政策供給機制,為領軍企業配備服務大使,提供直通包辦服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