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訊 今天,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舉辦校城融合示范基地揭牌暨“五聯五促 共智共建”簽約活動,山東省首家校城融合示范基地啟用。
該基地占地面積8.3萬平方米,包括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科技園、校城融合黨建示范展廳、產學研成果轉化展廳和“深藍薈”紅帆黨支部,涵蓋校城融合黨建示范平臺、公共研發及技術轉移平臺、創業孵化平臺和人才服務平臺等多個平臺。
其中,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科技園占地167畝,入駐企業超200家,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鏈企業占比超過70%,現已有國家及省市區公共服務平臺30個,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規上企業6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專精特新”企業16家、瞪羚企業2家;校城融合黨建示范展廳包涵政策支撐、“映山紅”干部、產業興城、人才賦能等十個板塊,集中展現了濱海街道校城融合工作成果;產學研成果轉化展廳主要對校城融合、產業培育、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進行展示;“深藍薈”紅帆黨支部則立足園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實際,以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科技園為陣地,服務入駐企業黨員。
“基地旨在完善黨建統領、產業發展、人才積聚工作成效,目前已注冊企業220余家,其中海洋科技型企業130余家。”濱海街道黨工委書記石強介紹。
為高標準推動校城融合示范基地建設,濱海街道踐行“五聯五促”工作機制,通過“組織聯建促資源共享、人才聯育促就業創業、科創聯動促產業共興、治理聯抓促校城和美、文化聯創促品質提升”,探索“高校資源直達社區、人才實踐助力基層、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的基層創新模式,串聯起“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有效助力高校科創資源精準高效轉化,推動校城深度融合、一體協同,為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近年來,新區充分發揮高校資源集聚優勢,持續深化落實校城融合發展理念,先后舉辦高校人才創新成果轉化與“雙招雙引”對接洽談會、科研項目成果轉化校企對接交流會等多項活動,設立總規模1億元高校校長基金,賦能高校人才科創成果就地轉移轉化;校地聯合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家大學科技園動力谷、山東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成果轉化(靈珠山)示范基地等科創孵化平臺,打造獨具新區特色的環高校人才創新圈。
下一步,新區將持續聚焦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協同發展,通過設立高校人才科創成果轉化基金、舉辦高校人才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大賽、開展科技成果專題路演等方式,充分發揮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高校科創孵化平臺、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科技園等平臺載體作用,加快引聚落地一批優質人才科創項目,將高校人才、科研資源匯聚優勢加速轉化成“品質西海岸”建設的新活力新動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