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在中山路老城區,一輛外表炫酷又復古的電車格外醒目,電車的外型與百年老街的懷舊風貌融為一體,然而艙門一閉,立刻是另一番景象:16K環幕影像帶你飛躍巴顏喀拉雪山、俯瞰沙漠綠洲、探秘泰山之巔,再一路東行觀賞東營濕地的蔚然鳥浪……全新升級的AI技術與四軸動感震動系統,讓這段旅程既驚喜又逼真,仿佛一步踏入“飛行影院”,從祖國山河飛抵繁華都市,回溯逝去的百年街景。
這不只是一輛“電車”,而是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打造,獲山東省委宣傳部支持的“沿著黃河遇見海”4D沉浸式數字項目。據項目負責人盧暉介紹,該項目在歷時一年多精心鍛造后,目前已經成為青島文旅的重要打卡點。這既是歷史街區與數字科技雙向奔赴的文化新地標,更是AI賦能青島文化產業的創新動力。
“沿著黃河遇見海”4D沉浸式數字項目是青島不斷厚植產業優勢、強化科技賦能,推進數字、產業、創新“多維融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伴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青島的文化科技產業表現亮眼,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數”前行,釋放出無限生機。
構建“文化+科技”高地
日前,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聯合下發通知,將青島東唐影視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捷利達地理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青島亞坦文具有限公司、山東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山東朧愛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認定為2024年青島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青島市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總數已達18家。
文化科技產業發展升級向新,城市活力春潮涌動。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在政策出臺、企業培育、資金扶持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措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不斷結出碩果。山東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獲批認定為第五批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為青島市首個國家單體類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青島市二十二世紀產業園、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基地等4家企業和園區分別被認定為省級集聚類基地和領軍企業類基地。青島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青島文化產業既“叫好”也“叫座”,關鍵在于抓住了科技這個“牛鼻子”,將科技進步取得的各種成果迅速滲透到文化產品生產、傳播和消費的全過程,不斷催生新業態、新產業和新場景。
山東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青島成立,企業發展的齒輪也隨著文化科技發展的大潮轉動起來。
2024年10月,由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畫院、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全球首個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入選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領域科技創新應用教學案例。“首展于2023年1月至5月在湖南美術館展出,是近年國內集中展出齊白石作品最多的一次,是齊白石作品展覽空間最大的一次,也是首個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多日人流量過萬。參觀總人數近60萬人次,組團參觀單位200多家。”金東數字創意副總經理楊楠介紹,這個項目在兩年內獲得三項文化和旅游部及其直屬單位評定的文旅科技創新領域示范案例。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在湖南美術館、深圳美術館(新館)、成都天府美術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珠海古元美術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等多地巡展,去年年底還在中國澳門和中國香港展出。項目打破了傳統藝術鑒賞門檻,重構了傳統藝術解讀模式,豐富了傳統藝術傳播路徑,以期形成文化科技創新示范應用。
“文化+科技”澎湃新動能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文化與科技的結合成為熱議話題。《黑神話:悟空》《哪吒2》等爆款作品的成功,無不是傳統文化在現代藝術形式中的重生。從數字化技術應用到AI編劇,科技為藝術創作開辟了新路徑,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打開美好生活的新空間。
近年來,青島市堅持將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強化政策頂層設計,引導企業探索創新。有關部門聯合印發實施《青島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青島市文化數字化行動方案》等,將文化和科技融合作為文化數字化建設重要內容,提出“做好國家、省、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報工作,培育和引進具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優勢的文化企業或園區”。《青島市“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和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促進產業聚集。此外,青島還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青島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青島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等專項政策,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走進位于青島的Wemake XR梵高數字藝術體驗館,一幅畫作不再只是懸掛在墻上的藝術品,觀眾戴上VR眼鏡,便可穿越時空,步入梵高的藝術世界,陽光下金黃的麥穗隨風搖曳,繁星點綴的夜空閃爍微光……這一創新展館的誕生,離不開背后的打造者——歌爾創客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歷經三年時間打磨,他們用XR技術,構筑了一個可觸可感的藝術世界。
如此精妙的藝術體驗,并非一蹴而就。作為數字創意科技領域的前行者,歌爾創客自2020年成立之初,便將加快數字科技的產業化落地作為發展方向。實現現代科技與世界級藝術作品“握手”,是歌爾創客長期以來探索的課題之一。“與傳統藝術展覽相比,我們的初衷是讓文化更好地被體驗、被感知。”歌爾創客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喆表示。
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展現出廣闊發展前景。
青島市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推進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強統籌推進。每年將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納入全市宣傳思想工作要點,部署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創建工作,并在宣傳推廣等方面給予支持。實施強鏈計劃等項目,支持一批文化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積極爭創國家、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數量居全省首位。鼓勵區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發展符合區域特點的優勢產業,引領帶動文化和科技融合落地見效。其中,市北區以青島中央商務區為載體,加快發展網絡視聽產業,推動出臺支持文化創意高質量發展政策、促進文化街區商貿文旅產業集聚扶持政策,集聚新媒體企業,網絡視聽產業呈現集聚發展勢頭。西海岸新區加快發展影視文化產業,加強影視拍攝制作軟硬件建設,通過提升數字制作等技術,不斷提升電影科技水平,深化“數字影都”建設,示范帶動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
科技創新日新月異,造就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文化產業兼具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也是與不同文明實現“美美與共”的橋梁和紐帶。據了解,下一步,青島科技主管部門、宣傳部門將繼續加強創新服務和業務指導,繼續推進市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升科技型文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壯大科技型文化中小企業、高企、科技領軍企業隊伍,引導企業、機構等開展技術創新,鼓勵企業、機構積極開展文化科技項目研發,積極爭取或實施國家、省、市級科技重點研發、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助力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