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進展
一是進行調研學習。指派專人對保稅維修再制造開展調研和產業政策研究,明晰了保稅維修再制造的價值、意義和發展前景,完成各類調研分析匯報五篇。二是抓流程理順。重點服務已經確定落戶意向兩個項目,根據項目進展需求,與青島海關、黃島海關、生態環境局、青島市商務局多次召開業務協調會,對接業務流程,出臺了我區的保稅維修監管方案,同時在服務過程中發現了我區開展業務的痛點難點。三是學先進經驗助產業打造。赴成都高新綜保區、昆山綜保區考察學習監管思路和監管流程,并通過不同途徑學習天津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經驗。
取得成效
2020年12月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首單保稅維修業務試單落地,這既是青島自貿片區貫徹國發3號文精神的重要內容,又是自貿試驗區功能創新舉措的重要部分,有利于青島自貿片區進一步吸引和集聚更高技術水平和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和生產服務企業。目前正在進一步推進保稅維修批量生產。
后續措施
1、推進監管思路和監管理念的進一步開放。2、推進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同步配套。3、推進保稅再制造與保稅維修的同步運行。4、推進保稅維修目錄的產品擴大范圍。5、推進我省出臺文件明確監管流程、監管主體等事項。
宣傳報道一: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開展保稅維修業務
2020-12-29 19:10 大眾報業·半島網閱讀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12月24日,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監管下,青島金犇鴻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從國外申報入區的61片待維修液晶面板抵達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這是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首批保稅維修貨物。
保稅維修是指以保稅方式將存在部件損壞、功能失效、質量缺陷等問題的貨物從境外或境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運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進行檢測、維修后復運出境或境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
黃島海關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政策疊加優勢,提前謀劃、精準發力,積極推進保稅維修業務落地實施。 12月18日,黃島海關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等聯合印發了有關在轄區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的監管方案。
“監管方案出臺當天,我們就撥通了黃島海關企業管理處的電話咨詢保稅維修業務,從18日電話咨詢到24日貨物到港,短短幾天時間就完成了賬冊備案、貨物到港及入區等業務。”青島金犇鴻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俊濤說,此次落地的液晶面板保稅維修項目預計年維修量可達12萬片,貨值超過6000萬元。
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允許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檢測和全球維修業務。“保稅維修等業務落地,將有利于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吸引集聚更高技術水平、更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及生產服務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檢測維修中心。”黃島海關企業管理處綜保區監管科副科長宋偉介紹說。
宣傳報道二:
青島自貿片區全球維修業務正式落地
2020-12-23 09:58:51 來源: 城市要聞舉報
消費日報青島12月23日訊 近日,廣州企業投資的青島金犇鴻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從韓國發往青島的61片待維修液晶面板,及加拿大客商投資的天擎電子(青島)有限公司從香港發往青島的50臺待維修臺式電腦分別到港,標志著青島自貿片區全球維修業務正式落地。據青島自貿片區管委產業促進部相關人員介紹,天擎電子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維修電腦可超過130萬臺,貨值超1.6億美元;金犇鴻業預計年維修液晶面板達到12萬片,貨值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青島自貿片區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和綜保區政策疊加的優勢,提前謀劃、精準發力,在12月10日青島前灣綜保區驗收通過之后,即于第一時間積極推進創新業態的落地實施; 12月18日,青島自貿片區管委、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黃島海關便聯合印發了有關在青島自貿片區青島前灣綜保區和青島西海岸綜保區開展維修業務的監管方案,方案的出臺標志著全球維修業務在青島自貿片區正式實施。
青島自貿片區全球維修業務的落地,得到了青島海關、黃島海關、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各部門為企業進行了詳細的業務輔導,并與企業一同探討業務流程,解決業務進展中遇到的難題。
全球維修業務的落地既是青島自貿片區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自貿試驗區功能創新舉措的重要部分,有利于青島自貿片區進一步吸引和集聚更高技術水平和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和生產服務企業。下一步,青島自貿片區將進一步發揮政策疊加優勢,圍繞高端裝備、半導體、精密電子等領域,拓展全球維修再制造業務,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風向標、制度創新的橋頭堡的重要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