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一年,學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賡續立德樹人育人初心,堅持以精致化管理為抓手,在傳承學校先進辦學理念的基礎上,不斷調適教育教學活動,做到張弛有度、創新發展,達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品質發展的良好效果。
學校獲評全國首批高中人工智能實驗學校、首批山東省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首批普通高中省級數學學科基地、山東省信息學競賽金牌學校、山東省數學競賽先進學校、山東省中華經典誦吟特色學校、青島市家庭教育示范校、青島市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青島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青島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等。《堅持激發式教育,造就終身發展主體》獲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一校一案”典型案例。
一、 堅持德育系統思維,高質量、高效益提升育人效能
(一)堅持五育并舉,搭建創新平臺
1、打造德育品牌化,凝練德育工作特色。學校秉承大思政觀,深化“三全育人”,著力于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協同科大、高新職校、院士港分校等開展多維度思政一體化工作,承辦教育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學校聯盟”現場會。以學校藍心結志愿者團為載體,發動各MT開展“創建文明典范城 一學三做志愿行”志愿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青春在創建文明典范城市中閃光”攝影作品征集比賽、“青青之島,‘分’享美好”主題作品征集活動。不斷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學校獲評青島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2、強化德育團隊建設,擔當育人使命。每年的12月第一個周周四定為青島二中感恩日,并舉辦青島二中班主任節,傳承班主任崗位的立德初心,拓展新時代為學生發展創造價值的擔當和使命。在學生處及全體學生的籌備下,首屆班主任節精彩的舞臺亮相、感人的視頻祝福、別出心裁的“最系列”頒獎詞、以及學生親手制作的心愿冊等亮點紛呈,為我校MT導師的工作注入新鮮的動力與支持,也將引領我校班主任隊伍的持續高質量發展。
(二)堅持細節入手,推進常規管理
1、加強學生手機管理,“小切口、大改革”,力求學生收心戒浮。嚴禁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以“一抓到底、持之以恒、發現一起、處分一起”的態度和決心,杜絕學生手機進校園。同時,暑期學校在門衛室、教學區、宿舍區、活動區安裝50余部公用電話,方便廣大學生和家長及時聯系溝通。
2、系統思維提高常規管理質量。站在系統高度,優化課時安排、教職工值班制度和學生組織值班制度,加強早自習、中午靜校、晚自習、晚睡等方面的要求和管理,保障學生學習和休息。
3、倡導守規矩基礎上的自主開放。加強法治教育,從道德和法治角度提升學生規矩意識、責任意識,同時加強對違紀行為懲戒力度,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水平。
4、加強學生社團管理,對學生活動進行合理規劃。學校在期中考試后進行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納新,隨后逐漸開展各類學生活動,這一舉措旨在讓高一學生適應高中學習節奏后,在保障自身學習效率的基礎上再豐富其課外活動,讓學生對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合理規劃。對此,學校城市化發展委員會還特別發出了“強化責任擔當 積極主動作為”精細化管理倡議書,支持學校的各項管理。
5、加強團隊文化建設,引領團隊特色發展。在各團隊門口設立班級文化展牌,展現每個團隊的團風、團訓、團隊風采、團隊榮譽,激發團隊榮譽感,提升發展內驅力。
(三)堅持全面發展,十個一碩果累累
1、積極深化體教融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青島二中在全國率先實施每天一節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高效支持了學生身心腦的協調發展,開創了體育工作的新局面。青島二中教育集團總校長孫先亮獲第二屆蔡崇信“以體樹人”全國杰出校長,全國政協促進體教深度融合民主監督性調研組到校調研,此項改革獲得“焦點訪談”的專題報道。青島二中籃球隊成功升入山東省高中男籃甲組聯賽、足球隊克服種種困難獲得市長杯第六名。在乒乓球、網球、羽毛球、田徑、游泳、健美操、武術等項目中,我校學生在全國、省、市各級比賽中爭金奪銀獲得獎牌百余枚,有11位同學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 25位同學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2、銘記少年之責,強國必定有我。為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學校積極開展“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系列實踐活動。在各類比賽中,青島二中學子屢獲佳績:第八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獲最佳組織獎、優秀展示團隊等;第十七屆全國青少年原創公益影片大賽獲優秀影片獎;第十屆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榮獲全國銅獎;2021年“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比賽中獲山東省一等獎;市教育局“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筑夢新時代”主題演講比賽中獲高中組一等獎;全市大、中學生“讓歷史說話,講好中國抗戰故事”微視頻比賽中3個作品獲獎;青島市模擬法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青島市中學生商業挑戰賽團體一等獎……
3、推動藝術項目化工作,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學校成功舉辦第31屆校園藝術節,深入打造美哲戲劇、和詩以歌、音樂劇、校園劇等經典項目化藝術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在全國青少年造型藝術大賽中3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7名同學獲得山東省一等獎。青島二中民樂團榮獲山東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學校舞蹈團獲青島市第三十一屆中小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另外我校學生還在本屆藝術節中獲得班級合唱、班級戲劇、書法篆刻、書畫攝影等項目一等獎。山海之韻交響樂團獲評青島市中學生十佳明星社團、閻涵獲明星社長。
二、聚焦深度學習,落實精致管理
為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校提出了與二中教育教學理念相吻合的“深度學習”理念,實施《青島二中深度學習課堂評價指標體系》,特別強調在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
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系統規劃年級工作。通過不同層面的培訓與研討,達成發展共識,形成教育合力。運用杠桿原理,充分激發每一位教師發展激情,全力支持學生發展需求。高一年級結合實際,系統實施緩坡度教學,控制好教學進度與難度,全力幫助每一位學生更好的進步與發展。高二年級針對具體學情,以精致化管理為抓手,各學科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規范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目標,激發學生發展內驅力。高三年級加強對新高考深度研究、把握方向,抓好集備、課堂、作業常規落實,力求實效,實現學生全面高質量發展。通過雙向選擇,實現每名學生課任與培優“雙導師制”,依據具體學情,建立一生一策,定期定向診斷,提升學生學科意識、精英意識、名校意識。
三、精品課程熠熠生輝,支撐學生多元發展
學校依托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范校全員研修,圍繞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全面提升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品質。繼續優化“星光課程”體系、結構和課時。繼續推廣《辯論》《植物組培》《山海之韻》《機械迷城》《數學之美》等“二中金課”,二中課程經驗與《法律視界》精品課程在青島市學校課程教研活動中進行展示與交流。進一步整合課程資源,本年度開發線下課程60門,線上網絡大師課程38門,時尚體育課程14門,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
四、教師梯隊建設成果顯著,二中名師助力品質立校
教師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關鍵,優秀的師資隊伍是確保學生學業質量的核心力量。2021年度全校教師共獲得約260人次的獎項,本學期王先軍校長獲評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高保衛老師獲評全國教學名師,曹淑霞老師獲評山東省學校優秀思政課教師,董天龍、王合江、郝敬宏、高保衛老師獲評正高級教師,李穎、戴健健、宋大偉老師獲評青島市教學能手,張羽、于振興、郭惠、張晶等老師獲青島市優質課一等獎。
李文強、劉楊老師主持的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課題順利結題。二處與教師處主持的青島市十四五規辦重點課題和崔春蕊老師主持的教師專項課題、程志老師主持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及劉彩梅、丁娟老師、矯蕾副校長主持的青島市教育學會名家項目課題、創新項目獲得立項。
學校整合名師資源,繼續推進“超帶動計劃”。通過專家聽評課、讀書沙龍、個性發展方案、素質拓展、專用備課本推廣、教學設計賽訓結合、暖心工程等形式新穎的培訓方式,青年教師獲得快速發展,教學滿意度高。張雨晴、安冉、劉美玲、袁璟、張茜等老師在青島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斬獲一等獎。張茜、安冉、閆彩霞、周貝妮、劉美玲、袁璟、唐城、陳駿淑、張雨晴獲評學校年度優秀青年教師。
五、系統設計扎實推進,創新人才素質培養再創佳績
積極推進創新實驗室建設。本學期精心規劃和設計的共軸光學、創意動畫、物理海洋、微生物培養、地理信息技術、體育訓練與運動康復六個創新實驗室均已經招標結束并進入建設階段。加強項目設計與過程監督,貫徹落實情況與相關評價,充分發揮科創中心創新實驗室群的作用。
協調競賽課程與基礎課程關系,強化五大學科競賽教學指導研究。制定《青島二中強基計劃實施工作方案》,探索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貫通式人才培養模式。校內依托強基MT主動改變輔導策略,加大競賽學生日常學習力度,準確把握競賽學生的學習規律,激發師生潛能,競賽成績和綜合成績均得到提高。本年度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有3位同學入選山東省代表隊,10位同學獲得聯賽一等獎,12位同學獲得聯賽二等獎,我校連續12年獲得山東省信息學金牌學校稱號。全國數學聯賽有5位同學獲得一等獎,13位同學獲得二等獎。全國生物學聯賽有1位同學獲得一等獎,7位同學獲得二等獎;全國化學聯賽有11位同學獲得全國二等獎。全國物理聯賽有8位同學獲得全國二等獎。
積極與校外實踐基地溝通與交流,緊密對接協作課題過程與結題管理,扎實推進學術素養提升計劃及英才計劃,學生研究成果取得新成效。2020級學生共開展課題178個,參與人數727人。2019級所有基地已完成結題及評優工作,共有370人參與課題研究,形成結題論文87篇,評選出的26篇優秀課題已編輯成冊,多個課題獲青島市研究性學習一等獎。2020級學生共有13人入圍2022年山東省“英才計劃”,參與生物和計算機兩大學科的培養。
完善科技創新類比賽相關制度,梳理、拓展創新類比賽項目,聚焦人工智能高端比賽,學生比賽成績實現新突破。修改完善教練員選拔和培養制度及學生創新活動管理等辦法,以教育部批準的中小學生比賽目錄(白名單)為參賽指導篩選高端比賽。我校學生獲得FIRST機器人科技挑戰賽中國總決賽亞軍聯盟,Botball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獲總成績一等獎、最佳論文獎,在全國地理奧賽中獲兩金兩銅,青島市青少年創新創意節獲5個一等獎,青島市電腦制作活動獲一等獎。
人工智能課程開發與日常教學融合初見成效。本學期崔春蕊老師開設基于人工智能機械臂的市級公開課一節。基于人工智能的《高中階段物聯網校本課程構建》青島市“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教師專項研究課題立項。
六、不斷提高學校管理精致化水平,全力保障教育教學實施
學校各部門認真落實黨委提出的精致管理的目標要求,將“以人為本”作為實施精致管理的核心內涵,緊扣“人、事、物”精致管理核心要素,構建“人人有事做、事事見管理、時時有管理、人人會管理”的精致管理體系,促進管理人性化、精致化,提升學校精致管理水平。
學校嚴抓安全管理,堅持“安全先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組織全體師生參加全省教育系統安全專題培訓,制定全員安全責任清單,印制安全手冊,每周辦公會研究安全管理,優化安全逃生方案,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安全逃生演習,提升應急安全逃生意識和能力。嚴格落實各級防控措施,強化常態化防控管理,重點做好疫情相關信息排查,配合做好疫苗接種和每周5%核酸抽檢工作。
學校團委在“智慧團建”團組織系統組織建設上,實現畢業生團關系全部轉出,高一新團員全部轉入,“學社銜接”率達100%。在組織檔案管理上,新高一650名團員紙質檔案收齊歸檔,組織規范化管理。在團員發展工作上,完成80名新團員的組織發展工作。
學校辦公室本學期持續發揮融媒體宣傳優勢,借助校內外宣傳渠道形成合力。在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家級媒體發布報道十余篇;以建黨百年為契機,推送紅色宣講、微黨課、特色黨建工作等系列宣傳百余期,選登學習強國平臺十余次。舉行多次檔案培訓工作,提報檔案開發案例,獲省創新案例,并入圍國家檔案局優秀案例評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中學。
學校總務處在完成常規保障的基礎上,重點對田徑場、無之海、三元廣場和教工休息室進行了維修改造,使校園環境變得更加美麗舒適。同時精心籌劃,積極推進,利用極短的時間完成了教師辦公桌椅的采購、加工和安裝工作,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過去的一年,成績的取得令人欣喜。但我們也應當意識到還有不少工作在精致化管理和品質提升上仍然存在問題,如:
(1)學校各個層面工作的精致化管理仍有疏漏,落實的不夠。
(2)學生分層、分類培養方面,年級干部及導師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在學生底線管理方面,教師還應該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