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年,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作風能力建設,堅持以課改帶教改,推進強課提質,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充分激發師生自主發展內驅力,在學校管理、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教師發展與平臺搭建等方面,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強化持續創新,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做時代教育的領導者。
一、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一)賡續建黨精神,擔當時代使命
以迎接二十大為契機,統籌設計學校德育活動,強化德育活動精致管理意識,完善學生活動“申報、審批、實施、反思、評價”的完整機制,提高各類活動質量;將建黨精神融入學校十大節·日活動,彰顯愛國情懷,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勇擔民族復興使命。
(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課建設
圍繞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迎接黨的二十大等主題,組織開展聯盟學校內思政課集備教研、同課異構活動,開展“時事政治主題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的有效途徑研究”課題專項教研活動,明確聯盟學校各自分工,高質量完成課題任務。
(三)創新性踐行五育并舉
在推進“十個一”項目基礎上,堅持創新思維,推動“十個一”與課程深度融合,實施項目化運行機制,推進每個項目創建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搭建更加優質的學生發展平臺,推動五育并舉。
二、強化精致管理,激發學生內在發展驅動力
(一)優化完善各年級管理制度
根據新高考改革精神,基于學生發展需要,繼續優化完善各年級團隊管理制度。舉辦第二屆班主任節,激發班主任激情和活力。基礎年級實施學部制管理,對學部進行整體評價,突出首席導師業務指導作用,推動導師團隊建設;高二年級繼續優化MT管理模式,強化學生興趣培養和選科指導,提升MT教育教學質量。繼續完善學校學生常規管理制度,堅持以手機管理為著力點,強化重點時間段和重點環節學生管理,提升學生規則意識和文明素養。加強底線管理,發揮教育懲戒條例的積極作用,帶動管理效率。
發揮年級管理效能,加強年級統籌協調。高一年級做好緩坡度教學,幫助學生實現平穩銜接過渡,打好堅實基礎;高二年級加強對學生學科思維的培養,提升學生學科素養;高三年級精準實現高考靶向,全力支持學生沖擊理想高校。以年級管理,加強工作精致落實,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二)系統強化學生干部培養
加強學生干部培訓,建立系統的學生干部培訓課程,明確學生干部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流程,以價值引領為導向,突出領導力建設、貢獻度評價、過程性反饋三個選拔維度,以系統課程的思路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培養一批有情懷、有智慧、能創值的學生干部。
(三)提高安全教育實效
建設系列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推動全年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加強防欺凌防溺水專題教育,開展校園宣傳教育周活動;繼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優化每月逃生演習方案,提升逃生演習質量。完善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強化防疫教育,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全員防疫精神,強化全員防疫責任,建設教職工防疫志愿者隊伍;做好健康知識教育,強化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教育。
三、優化家校社協同,不斷提升育人質量
(一)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
組織上好家長開學第一課,前置家庭教育指導和心理建設服務,引領家長思想認知,緩解家長教育焦慮。規范家庭教育課程體系,統籌理念引領課、必修課、自修課等類型家庭教育課程的開設,滿足家長理念更新、通識培訓到個性化學習的多種需求。建立全環境家校社協同育人協調機制,明確家委會定位和責任,推動家長教育能力和素養逐步提升,促進家校同頻共振。
(二)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強化體能課管理,完善班級參與體能課協同管理機制;加強體質健康檢測工作,通過自主鍛煉和專項訓練、單項比賽相結合,提升學生鍛煉意識和體質健康水平,全面提升體質健康檢測優良率。
(三)完善學生心理支持系統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優化課程內容設置,提升心理課程育人效果;多種渠道發現和關注心理問題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和跟蹤輔導;做好家長課程指導,完善心理健康支持機制。
四、提升教學效率與效益,構建“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
(一)深化教學研究,推進深度學習
深入研究貫徹 “三新”理念,加強對新高考的研究,全面落實 “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探索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有效途徑,進一步落實《青島二中深度學習課堂評價指標體系》,圍繞課堂教學評價指標中的目標體系、動力體系、評價體系、資源體系,建立有效的課堂評價標準,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圍繞“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繼續開展專題教研、專題集備。加強教研、集備工作,發揮發研室主任、集備長的學術領導力。深化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等基本課型的教學模式研究,落實包含“問題-策略-資源-反思”四個環節的集備流程,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提升集備質量。
開展以“深度學習”、“大單元教學”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會。原則上每學期開學第三周召開教學工作會議,通過推出典型課例、開展教學研討,進行優秀教學法、優秀案例評選,形成典型成果,促進教學研究。
(二)樹立質量意識,加強教學管理
繼續推行《青島二中先進發研室工作評價標準》《青島二中優秀集備組工作評價標準》,以教學常規、教學質量、教學研究為核心,進行先進發研室、優秀集備組評選。在全體教師中,牢固樹立質量意識,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加強教研集備的規范化管理;優化學習資料,精編材料、精選習題,提升限時訓練、日常作業的有效性;繼續推進錯題本、筆記本檢查與反饋,關注學生學習習慣。
(三)落實“一生一策”,細化學生指導
系統制定培優課程,優化學科培優方案,建立優生發展檔案,全方位全過程進行關注,把優生培養融入日常教學的各個方面。全面落實1145工程,繼續做好分層分類工作。面向全體學生實施“一生一策”,推進《1145工程工作手冊》制度,明確培養目標、細化培養責任,對培養結果進行有效評價。
五、深化課程改革,推動課程內涵式發展
(一)發揮國家示范校、省市學科基地的引領作用
以學校獲評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數學學科獲評省學科基地,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政治、地理學科獲評市特色學科基地為引領,加強教學研究、深化課程改革,提升各學科的學術研究力、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學科發研室建設,爭取更多學科獲評省、市學科基地。
(二)深化課程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把高質量發展作為課程建設的行動自覺和內在追求,從大課程觀角度,加強頂層設計和宏觀統籌,協同課程實施和管理,以課改帶教改,推進強課提質,深化教學改革與評價,落實教師培訓與校本研修,加強配套制度與保障。整合和拓展課程資源,有效拓展與深化課程實施渠道。圍繞指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將課程實施的主渠道落實到每一門課程的每一節課上,不斷提升學生思維建構能力。
(三)開設精品課程,滿足學生需求
繼續開設精品課程,落實金課工程,通過課程專家委員會,加強課程過程性監督與管理。加強課程供給側研究,優化創新類課程、藝體類課程、二外課程和網絡大師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和多樣化選擇。
(四)完善“夢之翼”德育課程
繼續開展“夢之翼”德育課程的品牌化和體系化建設,包含塑形健身、深度職業體驗、生存挑戰、科技創新、傳統文化、領導力、國際視野、志愿服務等8個維度、25個項目的課程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制定德育課程達標計劃。
(五)深化藝體課程改革,提升學生藝體素養
整合資源,規范、提升體育課程設置,滿足一天一節體育課需求;打造以深度學習為指導,以課程為支撐,以項目為抓手,以藝術團為支柱,以展演為舞臺的系統化藝術教育發展模式,提升全體學生藝體核心素養;同時加強藝術和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和教育,激發其發展潛能,提升藝體教育教學質量。
(六)加強閱讀課程設置
各學科要在課程設置中重視學生的閱讀素養,做好閱讀書籍的精選和推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內涵要求,提供并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六、搭建創新教育平臺,培育學生自我建構與創新力
(一)落實雙向支撐機制,培育學生創新素養
切實發揮創新實驗室群的作用,深化創新實驗室與學科發研室雙向支撐機制,激發老師的創新激情,有效推進創新課程開發、項目式學習、課題研究等活動。精心設計與研究科技創新類項目,及時掌握項目比賽規律,幫助和指導各發研室和MT規范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不斷提高比賽水平,為學校增光添彩,在實踐中培育學生創新素養。
(二)加強競賽教學研究,提高競賽教學成績
加強五大學科競賽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結構,積極開展新高考形勢下競賽的教學指導研究,準確把握競賽的學習規律,協調競賽與強基課程的關系,力爭競賽成績和綜合成績雙提高。
(三)注重過程管理,提升學生學術素養
加強與校外實踐基地的交流與合作,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和機制,狠抓落實,切實提高學生學術素養。做好2021級學生的課題研究管理工作,精選優質課題,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積極推進2020級課題結題工作,嚴格審核論文質量,編輯本年度優秀論文集。
(四)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
發揮青島市人工智能示范校的作用,結合我校學生特點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積極開發人工智能課程,豐富我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推進“十四五”規劃教師專項課題《高中階段物聯網校本課程構建》的研究。
七、確立創業和成業精神,鍛造卓越教師隊伍
(一)啟動教學尖兵培養計劃
為支持教師持續發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學校將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為前提,持續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優化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名師、教育名家等五個教師梯隊培養工程,為教師打通從新入職到成長再到成才的發展通道。持續推進“一師一策”,幫助教師建立個性化發展方案,梳理和分析各類評優政策和條件,為名師成長和發展搭建更加順暢的平臺。啟動教學尖兵培養計劃,培養一批教學業務精良,在輔導奧賽和頂尖學生方面有豐富經驗的頂尖教師。推進青島二中與杭州學軍中學結對工作,共培共享學科競賽資源,通過線上線下培訓、跟崗學習、師徒結對等方式提高師資水平,并輻射支持全市強基計劃教師培養工作。統籌做好2021-2022學年度教師發展成果獎勵,優化教師學術發展評價。
(二)加強青年教師培養
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發展,系統抓好青年教師培養工程,統籌組織好跟崗實習、崗前培訓、入職儀式、拜師儀式、發展沙龍、教學會診等“超帶動計劃”特色活動。統整名師資源,聘任郝敬宏、程志、戴公進、高保衛、靳慶然、劉向力、張睿、陳澤葉、李穎、屠曉蓓、林平、戴健健、曾莉等13名教師為教師發展指導專家,做好傳幫帶。依據青年教師表現和數據分析,進行第二屆校優秀青年教師評選,做好青島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推選工作。
八、推進現代學校治理,實現集團品質發展
通過全國文明校園、五星級陽光校園創建工作,營造和諧校園文化環境,不斷提升學校辦學品質。
(一)推進集團化辦學
繼續推進集團化辦學戰略,以特色學校建設與特色學科培育為抓手,系統構建特色課程、教學、評價、管理體系, 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和特色學校文化。完善特殊稟賦學生早發現、早培養機制,推動普通高中“強基計劃”落實并向初中“奇點計劃”延伸。本學年重點推進青島二中附屬實驗學校的整體辦學規劃與設計,凸顯現代化、國際化以及特色化辦學,高標準做好招生宣傳、教師招聘與培訓、管理團隊的組建、課程設計與教學資源整合等工作。
(二)做好教師招聘工作
進一步做好教師招聘和臨聘教師聘任工作。結合學校發展面臨的形勢與要求,優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
(三)加強檔案工作
發揮“以檔育人”功能,提高師生檔案意識,進一步完善檔案資源,讓其成為學校立德樹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創新檔案育人形式,重“藏”更重“用”,讓“沉睡”在檔案中的歷史重新煥發生機。
(四)發揮宣傳優勢
宣傳工作將繼續發揮融媒體宣傳優勢,講好二中教育故事。落實學校新聞宣傳的輿論引導、宣傳鼓勁作用,進一步打造校園文化精品和新聞力作,為學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盾保障及良好的輿論環境。
(五)優化后勤保障
圍繞后勤工作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宗旨,進一步強化后勤內部管理,努力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與各處室協調配合,為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健全總務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從學校工作需要出發定崗、定責,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有落實。對原有規章制度重新審查、充實、完善。落實好“三重一大”、嚴格采購流程,使之真正起到激勵約束和規范個人行為的作用。
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二中人唯有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事爭一流、唯旗是奪,才能超越夢想、贏得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鞏固傳統優勢,強化精致管理,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