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青島九中走過了步伐穩健有力的一年,特別是本學期,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提升與突破,這是全校教職員工用汗水、智慧和堅持拼出來、干出來的。
2022年,讓我們錨定既定工作目標,明確10大愿景目標,風雨同舟,踔厲奮發,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堅持特色辦學方向,促進學校轉型發展,開拓進取,再譜新篇。
一、學校發展規劃科學有高度,教育質量愿景進一步明晰。
一個學期以來,全體禮賢人明確了內涵發展、均衡發展、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這是青島九中未來發展的途徑和策略。內涵發展就是做強禮賢文化,只有內在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這就要求全體教職工少圖虛名,多修煉內功,扎扎實實做工作求發展。均衡發展意味著學校發展要全面,要協調,要補高考升學率的短板、補課程建設的短板、補治理體系的短板,在弱勢上、劣勢上加倍努力。持續發展既是學校發展的長遠目標,也是做好當下工作必須把握的準則,對于特色發展、精致管理、品質立校,不能急功近利,而應目光長遠。
本學期,在學校的推動之下,全體教師能深入分析學校122年發展現狀、辦學的優勢和短板,逐步理清了學校發展的基本思路,致力于加快學校轉型發展步伐,設定了學校短期、長期的預期發展規劃路線,為落實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強科培優行動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新時代學生創新素養培育體系建設的意見》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青島九中品質立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已成為青島九中教育改革的主題,需要根據學校文化、辦學風格,憑借我校的高質量生源和豐厚的歷史積淀,形成“化學強基基地”等學科、課程競爭優勢,實現“彎道超車”。本學期,以化學學科為代表的各教研組圍繞特色發展,立足青島九中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和學科實際,努力打造自身特色,實現錯位發展。
1.凝心聚力,謀篇布局,明確學校發展十大愿景。2022年1月15日,青島九中召開教學年會,孫睿校長以“賡續百年文化,實現禮賢復興”為主題做了主旨報告,提出了禮賢發展十大愿景:禮賢奮進,勇做教育改革排頭兵;和諧共進,結構改革謀新局;課程建設,全面落地結碩果;人才強校,教師隊伍大發展;全員育人,成長規劃更清晰;全員動員,招生打開新格局;科學規劃,高考取得大突破;繽紛多彩,學生活動大繁榮;再造物理空間,提升教育實效;社會資源,集團化建設謀新局。以十大愿景為目標,明確了未來的辦學定位、發展愿景、任務目標和重點工作,努力做教育改革排頭兵,因時而變,把握變局打開新局,勇于打破舒適圈;發揚百年禮賢所形成的禮賢文化和院士精神,堅持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著眼于品質立校、文化興校,打造獨有的教育品牌。
2.特色學科建設扎實推進,強基計劃實施卓有成效。根據市教育局統一強基計劃實施方案,青島九中組織了2021級化學強基基地學員選拔順利完成并開始開展各項活動。化學組教師利用周末時間為學生進行強基課程培訓。
在第十八屆國際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大陸地區選拔賽中,高二級部四名禮賢學子不負眾望,囊獲兩金一銅,其中張田祺、李自遠同學榮獲全國金牌并入選國家集訓隊,閻然同學榮獲全國銅牌。青島九中代表隊獲團隊一等獎,被評為“優秀團隊”,姚鍵老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在第35屆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青島市化學強基總教練官福榮老師帶領化學組教師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劉曜華、王德楷、程躍陽、吳逸凡、傅先灝獲國家級二等獎,周凡、王航、高玉正獲國家級三等獎,孟江南、楊鑒軒、耿昊琳、王梅羽獲得省級一等獎,焦宸、李京澤獲省級二等獎。
二、教師隊伍建設重德重能,“四有”教師隊伍進一步提質。
本學期,學校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快建設“四有”教師團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通過團隊建設,致力于將禮賢教師團隊建成師德師風典范、教書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尋求教師教育方式的新突破,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和發展路徑。
1.明確團隊建設宗旨。結合我校的發展實際,針對教師隊伍結構性問題,以破解難題為建設導向,以項目研究為建設載體,以教育科研為建設路徑,堅持師德為先,探索新時代育人模式變革的新路徑,探尋禮賢復興背景下的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新舉措,積極開展針對性好、規范性強、實效性高的高水平隊伍建設活動。
2.搭建團隊發展平臺。一是立足校本教研平臺,作為團隊建設實踐基地,調整、篩選、創新校本教研主題,特別是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真問題、新問題,開展案例研究和專題攻關,突出應用研究和行動研究;二是依托課題和項目研究平臺,依靠團隊力量、集體智慧,分工協作,加快團隊成長步伐。
組織開展了青年教師拜師結對活動,組織青年教師匯報課等系列活動,努力提高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檢驗新課標學習成效,提升教學設計水平。先后組織了《數字時代的學與教》《集團化發展思路與辦學模式探討》《技術賦能,提升減負專題培訓》全員培訓。
英語組孫晶老師12月21日開設“基于主題與新知建構,創設新的語境”校級公開課,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托,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目標,英語學習活動設計獨具匠心。物理組黃春紅老師開設《重力與彈力》青島市物理公開課,獲得好評。尚英老師的《質點、參考系》獲市級精品課程。
3.教師發展成績優異。在2021年青島市學科帶頭人的評選中我校教師楊娜評為英語學科帶頭人,青島市教學能手評選活動中,我校蔡鎮、曹成俊、柯晶、馬欣4名教師榮獲“青島市教學能手”稱號。在2021年青島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我校15名教師獲獎,其中白長青、柯晶、王金鳳、黃春紅、邢英、王國香等六名老師榮獲一等獎。郭立新老師優質課《裝在套子里的人》青島市二等獎。物理組劉曉玲老師參加市級優質課比賽獲得三等獎。歷史組蘇玉欣、美術組臧曉萍老師獲青島市“一師一優課”二等獎。英語組組織學生參加2021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測評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美術組韓明鏡老師報送的課例《最純粹的秩序感——蒙德里安》被評為山東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優課”。臧曉萍老師獲青島市優課”二等獎。
三、教學課程工作做嚴做精,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1.明確目標、提前謀劃、精準備考。本學期初,針對2022屆高三高考指標進行預測、分解,基于學校的實際與發展方向,提出了“420計劃”,該目標的制定既符合我校當前水平,又適當地體現發展前景,清晰直觀為高三年級提供了前進方向。高三年級全體師生正以良好的程序和狀態迎接高三“一模”考試。
對高三年級的月考、綜合考試及復習輪次的起止時間等均做了細致安排和部署,尤其是對復習進度做了深入的討論。為每位高三老師征訂了《高考評價體系》《試題分析》《課程標準》,讓老師們在復習備考中找到目標和方向。積極融入各種平臺,分享借鑒名校的備考經驗,聆聽學習專家的科學指導。
2.細化常規管理、強化學習、狠抓落實。組織全體高一老師完成了2021年新教材培訓。組織全校教師開展對新課標、高考評價體系的再學習、再研究,教師人手一冊《課程標準》,各教研組認真學習,掌握領會,深刻鉆研,有效落實。通過聽課、調研、座談等形式了解進度,了解個血教學情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通過考試促進進度的統一。
3.落實五項管理,提升學科質量。教學處、年級組、班級加強統籌管理,合理調控學科作業結構和總量。定期開展學生作業情況調研,分層布置基礎性作業、拓展性作業,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完成彈性作業和獨立個性化作業。制定了《青島九中作業布置、批改、公示制度》,節假日整理《假期作業任務單》,明確作業數量,減輕學習負擔。組織開展教研集備督查,推動各項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每周由教學處安排專人檢查備案,對落實不好的進行提醒督促。
4.學科周展示教研組風采。為增進學科間交流,提高教師教學素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各教研組利用學科特色展示周(11月、12月)滲透學科素養培養,呈現了一系列的精彩活動。
數學組開展數學建模知識講座、組織數學手抄報、數學優質卷面展評、觀看紀錄片、答題競賽、數學演講與頭腦風暴等活動,開闊了學生視野,讓學生深深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有趣味更有意義、有示范更有拓寬、有思考更有啟迪。
英語組開展特色教學活動,將對學生文化意識、家國情懷的培養、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和正確價值觀的塑造作為英語教學重要組成部分。舉辦My stage、 My voice大型演講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寫一封信給“十八歲的自己”的活動,結合教材主題語境“人與自我”,深入挖掘主題意義,關注學生的自我成長。
化學組、歷史組、物理組、政治組、生物組、地理組等均組織了優秀課例展示、分組實驗課展示、專題講座等活動,在學科教學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落實,體現德育與學科融合,體現課堂與活動互補,本著啟智、尋樂、覓趣的目標,提升課程的品質,讓學生暢游科學王國,激發學生愛學科、學科學的熱情,形成校園良好的探索科學氛圍。
5.培育核心素養,建設創新課程。
一是系統設計,整體規劃,準確定位,搭建青島九中創新教育體系;二是多元融合,多層次凸顯創新教育校本特色,建設青島九中“萃智”創意、創造、創新課程;三是加強資源整合,開放辦學,拓寬渠道,優化創新教育資源。為適應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招生,本學期學校已初步醞釀出課程建設的基本框架:基礎課程類、學術課程類、創新課程類、社團活動課程類。這些變革已在2020級高一“強基班”“人工智能實驗班”先行試水。2021年,姚鍵老師率領學生參加全國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指導的學生獲得兩枚金牌,姚建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1人獲得國家二等獎,3人獲得國家三等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