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九中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藝術教育工作,在黨建引領下,堅持將藝術教育貫穿于素質教育的始終,注重發揮人文素養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滲透作用,營造濃郁的藝術教育氛圍。尤其是實施“雙減”政策以來,我校藝術教育堅持貫徹面向全體學生、講求實效的方針,遵循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提高學生文化藝術素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學校美育改革與發展。現將我校藝術教育發展年度報告如下。
一、青島九中藝術教育管理
青島九中藝術管理工作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孫睿校長為組長,副校級領導為副組長,各處室負責人及年級主任為成員。同時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長為組長,學生處、團委、教學處、辦公室、藝術組等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及成員的工作小組。制定方案,學校師生全員參與,各校要求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保證了藝術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新學期根據新課標要求,隨著藝術高考考題越來越靈活,名校對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連年大幅提升。我校整合優秀的教師資源,啟動和細化專業名校目標的三年培養計劃,以藝術特長生為基礎、以邊緣生為重點轉化對象,合理引導、深挖潛力,從新高一開始對名校目標生進行一生一策的培養和大考小考的跟蹤,精準定位,錄取為王。
二、青島九中藝術課程建設開足開齊藝術課程。
青島九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足開齊藝術課程。一是以課堂教學作為抓手,做好藝術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強藝術教育課程的管理。嚴格按照課程計劃,把藝術教育落實到課表上,保證藝術教育課程的開足開齊。堅決杜絕了其它科目擠占、挪用藝術課程課時的現象。二是做好學期評價,以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以主科試卷分數作為對學生主要的評價方式,而是包括藝術課程在內的全面的多維度的對學生進行評價。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養。
二、
青島九中綜合開發課程資源。韓明鏡老師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與學生學情開發掐絲琺瑯與不織布創作兩門校本課程,并且參編青島市普通高中勞動課程教材編寫。在美術鑒賞模塊的課程學習中,通過立體構成、色彩表達,手繪POP等活動培養學生感知美、鑒賞美的能力。
三、青島九中藝術類教室配備及經費投入
青島九中藝術組老師進一步整合藝術樓各個專業教室的合理規劃使用,西畫教室、書法教室、陶藝工作坊、舞蹈教室、聲樂教室、器樂排練室等分工精細的各類專用教室。在大力發展社團、興趣小組活動的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十個一”項目計劃。
1.陶藝教室
學校擁有專業陶藝教室,整套先進齊全的陶藝設備,其安全 性強、質量好,有多媒體白板、電窯、泥條機、泥板機、拉坯機, 手轉盤、陶藝工具、雕塑工具,陶泥,釉料等用品可供五十余位學生同時使用。
2.版畫教室
版畫是一門兼具繪畫與工藝的特色課程,通過版畫教學有 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藝術觀察能力與造型能力、豐富的藝術想 象能力、靈活的藝術動手能力和高雅的藝術鑒賞能力。學校的 專業版畫教室配有多媒體白板、激光雕刻機、大型版畫機、木 板切割機、雕刻刀、木板、雪弗板、雙色板等版畫工具。可以 開展木版版畫、綜合版畫、漏板版畫等多種專業版畫類型的體 驗和創作課程。
3.書法教室
為弘揚傳統文化,強化書法教育,我校精心安排了書法教室, 并安排專人進行管理。授課教師可以利用書法教室特有田字格黑板和相關器材,對學生進行書法示范和作品賞析,并引導學生進行臨摹和創作,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4.國畫教室
國畫是一門藝術,是一種修身養性的良好途徑,使學生能從少年時期打下良好的美育基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豐富藝術修養,培養學生審美文化素質,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啟迪 智慧。我校設有專用國畫教室,內設大畫案 6 張,筆墨紙硯等畫具 50 套,可供 50 名學生同時上課。
5.西畫教室:
西畫教室內配有多媒體教學白板,畫案、畫架、寫生畫板、 寫生燈、石膏類幾何形體等美術常用器材。美術教室主要用于高中繪畫模塊的教育教學工作。除了正常的美術教學以外,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也在這里進行,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全面得到發展。
6.美術綜合教室:
學校美術綜合教室內設有配有多媒體教學白板以及色彩艷 麗、可以自由組合的桌椅。教學器材配備齊全,有畫板,畫架, 靜物臺,工作臺,寫生燈,石膏像,靜物等比較系統全面的美術設備及畫具。適用于立體構成、油畫等多種學科教學和創作活動。
青島九中一直加大對藝術教育經費的投入,為藝術教育提供物質保障。2020-2021學年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可容納50人同時學習的電子書法教室。內有電子碑帖、以及動畫演示教學軟件等先進的教學設備。為支持舞蹈隊和啦啦隊訓練翻修了舞蹈教室,為支持合唱團演出添置了服裝,并添置音響設備、購置音樂、美術教學器材、設備、教學用具,投入17余萬元,積極為開展各項藝術活動提供經費保障。
四、青島九中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及課外藝術活動
青島九中藝術教育以活動促教學。定時地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調動教師藝術教學及學生藝術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藝術教學效果。
1、結合重大節日、慶典,開展文藝活動
學校結合 “清明”、“六一”、“國慶”、“元旦”等重要節日和慶典,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藝匯演,主題有丹心向黨、紅歌頌祖國、愛國主題書法大賽等;結合德育活動主題,舉辦書畫、手抄報、歌詠等競賽;開展合唱、校園集體舞、大課間等活動;利用課后服務,開展音樂、美術等藝術興趣小組活動。
2021年1月成功舉辦青島九中第33屆校園藝術節,涵蓋班級合唱、班級舞蹈、班級器樂、班級戲劇、繪畫、書法、攝影、節徽設計等多個項目,全校師生參與其中。同時在校園美術館舉辦青島九中第33屆藝術節美術作品展。各項比賽和展覽安排的井然有序,參賽作品精彩紛呈,展現出九中師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禮賢品質。王貝老師帶領校舞蹈隊,參加青島市中小學班級舞蹈比賽,獲高中組三等獎;帶領啦啦操隊參加青島市中小學陽光體育聯賽健美操比賽,獲高中組啦啦操普及套二等獎的好成績。美術組老師指導學生參加 青島市第三十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展演活動,并獲得繪畫攝影類高中組二等獎、三等獎。組織我校近20名學生參加“美美與共---青島市少兒優秀傳統文化書畫展”分別獲獎,優秀作品在“學習強國”平臺展出。
五、青島九中藝術教育重點項目推進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據任務,基于學情精準施策,本年度藝術學科重點項目推進是:藝術師資建設。為了提高音樂、美術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我校組織老師學習相關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等課改方面的資料,開展教學觀摩、課例研究、大力推行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
1、每學期組織藝術教師參加國培集中培訓活動,學習各級各類藝術教育的文件和教育教學新動向,研讀藝術課程標準,制定本學期藝術教育計劃;
2、認真研討課改要求,根據教材知識體系,制定詳細教學計劃,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備課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參與和審美體驗,通過藝術課教學,逐步培養了學生的初步的審美意識和能力以及初步的藝術鑒賞能力;
3、積極組織藝術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藝術教育培訓,鼓勵教師外出學習取經,開拓藝術教師的視野,逐漸提升自身藝術修養和教學水平;四、加強教研能力,藝術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節精心準備的教學研討課;五、杜絕其它科目擠占、挪用藝術課程課時等現象,學校按照課程表不定期對各年級的音樂、美術課進行巡課。
六、以及實施學校藝術工作自評制度
為建立健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評價制度,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1、目的宗旨
建立科學規范的青島九中藝術教育測評制度,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了解掌握學生藝術素養發展狀況,切實改進美育教學,深化美育改革,完善人才質量標準,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推動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深化。
2、測評依據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教體藝〔2015〕5 號)、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山東省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魯教體發〔2017〕1 號)、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政辦發[2016]33號)以及各年級音樂、美術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
3、測評原則
《方案》針對青島九中學生藝術成長和藝術素質的形成狀況進行測評。青島九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遵循藝術教育規律,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既關注學生藝術課程學習水平,也關注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經歷;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也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既關注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也關注對學生的特長激勵。
4、測評指標及分值
青島九中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以分數形式呈現,滿分100分。
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從出勤率、參與度、任務完成三個維度檢測學生課程完成情況。從藝術基本知識、藝術基本技能兩個角度檢測學生藝術學業指標完成情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