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堅持“以人為本 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做好卓越人才培養的奠基教育,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深化藝術教育改革與創新,以“讓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為目的,逐步建立了有效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校園體制,制定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突出學校美育發展特色,注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開啟學生詩意與智慧人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質,實現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注重藝術濡染作用 創設高雅藝術氛圍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美的事物總能引來關注的目光,學校利用這一心理特點充分發揮藝術的獨特魅力,用藝術的美來感染人,影響人。在五十八中,上課聽到的不是鈴聲,而是《森林狂響曲》等名曲。無論上課、下課、課間操、上學、放學,學校都精選播放一首名曲,用名曲代替鈴聲,通過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系統等給學生播放、解析世界名曲,讓學生了解音樂背后的故事,熟知大量中外名曲,提升藝術品位。
二、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 完善美育教育培養體系
發揮名師的帶動與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優質師資、課堂教學、校本課程三大資源。加強藝術教研組建設,教研組由正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市拔尖人才擔綱,成立名師工作室,發揮名師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國家、省、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上足藝術課程,創新的將京劇等傳統藝術形式引入課堂,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藝術課;開發了“交響樂”“中國剪紙藝術”“合唱藝術”校本課程,開設藝術選修課,立足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以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生物學科為實驗片區,帶動數學、物理、化學和地理學科,在學科中融入美育教育,各美其美,大美無疆。
進一步完善了以任課教師為主的過程性評價和學業性評價辦法,藝術教師對學生的出勤、課堂紀律、課堂參與積極性、完成作業情況給予賦分評價(滿分25分),對學生的音樂和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進行學年度測試評價(滿分50分)(具體見《青島五十八中學生藝術素養測評辦法》),以對學生藝術素養發展起到監督、引領和促進的作用。
三、成立藝術發展中心 健全藝術教育評價體系
藝術教育是通過學習和運用多種藝術活動形式對學生進行基本藝術素養的教育,是著眼學生未來發展,健康、快樂、高雅生活的高品質教育。學校成立學校藝術發展中心,制定了《青島五十八中學生藝術素養測評辦法》和《構建青島五十八中藝術活動平臺實施辦法》等,不斷健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評價制度,學生進行自評,邀請專業人士進校測評,調動校內藝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團體優勢,加強和推進藝術教育工作。
四、關注學生終身發展 構建多維度美育平臺活動體系
青島五十八中校長袁國彬說,學校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優質平臺,這不僅是為了展示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過程的精彩和成長的喜悅,為終身發展奠基,讓青春更加絢麗多彩。
學校本年度在藝術教育教學上投入僅三十萬元,以普及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為原則,分時段定期舉行交響樂專場音樂會、“五八好聲音”、電影節、合唱節、校園心理劇大賽、詩歌朗誦比賽、攝影比賽、書畫比賽、書法剪紙烙畫作品展、藝術節、迎新年文藝匯演等大型文藝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生動豐富的活動之中,讓更多學生在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就連運動會入場式,也成為了學生進行自我藝術才能展示的大舞臺。這些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我校學生參與度高,其中交響樂專場音樂會、藝術節元旦文藝匯演(含觀眾)、合唱節比賽和運動會入場式才藝表演學生參與率都能達到百分之百,做到了學生高中畢業時都能掌握一項藝術特長,都能欣賞高雅藝術。
五、拓展學生自主參與平臺,建立藝術社團發展體系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彌補師資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以普及為主、兼顧提高為基本原則,建立從高一新生入學藝術素養全面調研摸底、聘請校外藝術名家,培養藝術社團骨干、注重優秀經驗傳承、以大帶小,實施校本研發、成立藝術社團、以點帶面的藝術社團發展體系。對學生積極參加藝術興趣小組、社團或各類藝術活動的以滿分15分劃分等次納入學生藝術素質發展評價。
六、突出特色品牌建設 打造藝術教育名片
藝術可以塑造人格美、培養才能美、鑄造行為美,促進全面發展。為在校園中弘揚高雅藝術,學校著力于藝術品牌建設,發揮品牌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閃亮藝術教育名片。2008年,學校成立了青島市中學生第一個大型學生交響樂團—“金鑰匙”交響樂團,樂團全部由在校學生組成,近半數成員為非藝術特長生。樂團苦練內功,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等時間,高效率、高質量的進行訓練,樂團一年一個臺階,在歷次山東省、青島市藝術展演、藝術節比賽中,均獲一等獎,成為青島市首屆中學生十佳“明星社團”。樂團在自身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為提升全校師生欣賞高雅音樂水平,本學年繼續面向高一新生開設交響樂欣賞專題講座,在校體育館舉辦專場音樂會,在校運動會進行器樂展演,陶冶師生情操,提升藝術素養。
在青島市教育局組織的“新時代,十個一伴我成長”第三十一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我校高二1班演唱的《三百六十五里路》、《少年》、大氣磅礴、氣勢恢宏,贏得了現場評委一致好評,獲得高中組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高二9班朗誦的作品《就是那一只蟋蟀》,也獲得高中組一等獎。
七、藝術測評逐步實施,還需進一步補充完善
本學年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分兩部分進行。
以任課教師為主進行過程性評價(學生的出勤、課堂紀律、課堂參與積極性、完成作業情況,滿分25分,優秀22.5分,良好20分,合格60分)優秀率達 100 %。
以任課教師為主的學業性指標測評成績(滿分50分,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測定,優秀45分,良好40分,合格30分)優秀率達100 %。
學生各類藝術社團、藝術興趣小組參與率達100 %。
藝術測評措施及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學校下一步打算把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和學校數字校園建設,大數據平臺相結合,建立與<《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發展報告》相兼容的評價體系。
美育工作是學校德育和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學校通過藝術教育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師生創造一個文明、和諧、藝術、人文的精神家園,也促進了學校內涵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