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全省素質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把時間、健康、能力還給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學校特制定本意見。
1.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組織好學生作業,對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智力和創造才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各任課教師要根據授課內容和學生學習需要做好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2.作業的難易程度既要符合課程標準基本要求,又要適合學生的實際。要精選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習題,切忌作業過量,搞題海戰術。語文、數學、英語學科作業務必控制在30分鐘之內,其它學科作業務必控制在20分鐘以內,級部領導小組、備課組長、班主任組成協調組負責平衡各科作業量。每天作業總量不能超過2小時。
3.為增強作業布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學校提倡按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的方式分層次布置作業。在寒暑假、節假日和雙休日各學科還要布置一些探究性、實踐性作業。
4.布置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天有課的學科應當堂布置作業,當天無課的學科不得布置。不允許在課后布置作業。原則上各備課組作業布置與批改要統一。
5.要及時批改與發還學生作業,以便快捷進行反饋。作業要全批全改,在特殊情況下,可適當處理,但每次的批閱數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對作業問題突出的學生要面批面改。
6.教師對學生作業要有規范化要求。講評作業,既要講存在的問題,還要糾正學生在書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更要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7.學生每次作業的上交情況和批閱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做好記錄、分析;每次批閱作業應有簡要評語,提倡使用激勵性語言,要寫明批閱日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