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教研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課程健康推進的重要保障。為促進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學問題為核心的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學校經過反復論證和初步實施,確定深入開展先行課和日集備活動,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日集備”是學校為加強對各備課組集體備課的管理而出臺的重要措施。顧名思義即要求每個備課組每天針對課堂教學情況,定時間、定發言人、定主題進行交流、調研,力爭每天解決一至兩個教研命題,其目的是為了發揮集體智慧,提高備課效率,并以此形成制度,進一步促進備課組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先行課”是為促進備課組內教師之間共同交流而提供的樣板課。即同一教案的前提下先行上課,為其他老師出精品課提供修訂范例。學校規定“先行課”為備課組全員教研活動形式,備課組要按學校規定的課時出齊出足先行課,組內教師都要出課、聽課。為保證先行課和日集備活動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依據教學規律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作如下指導意見:
一、各備課組須按學校要求進行集體備課,每日一次,稱“日集備”,高三級部晚自習期間再加一次。
二、集體備課由各備課組長負責組織,應定中心發言人、定中心議題。每次集體備課應由專人負責記錄。
三、集體備課的內容應包括教學計劃與進度、單元檢測與學情分析、教學案分析與反思、重點難點突破與教法、學法指導。具體說來:
1.備教材。教材包括課程標準、教科書、有關參考書等。任課老師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教學目標、知識體系和教學基本內容。要熟練掌握知識結構和各章節在教材中的地位,把握各章節的重點、難點,了解現代科學的有關新成果。要廣泛閱讀參考書,借助參考書更好的掌握教科書,有重點的選取材料,以充實教學內容。各學科還要重視備實驗、備教具,做好教學直觀教具及聲像資料的準備工作,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輔助性。
2.備學生。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的雙邊活動。要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實際,有的放矢,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技能水平、興趣愛好、思維方法、學習習慣,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授課方法,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做到既面向全體學生,又關注學生個性,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3.備教法、備學法。教學活動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應遵循教學規律,貫徹教學原則,研究和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即根據學生、教材、課型的特點,使教學方法適應教學內容及學生接受能力,以利于突出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是引導學生向知識寶庫進軍的領路人,但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活動。為此,教師在選擇適當教法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學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集體備課后要求各備課組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典型例題、統一基本作業、統一單元檢測。但不排斥個性化教學案和個性化教學活動與教學研究。
五、各備課組要按課時數開齊開足先行課,開課者應高度重視,認真準備。備課組長須帶領全組教師集體聽課,集體交流,對教案進行再修訂。
六、《青島五十八中教學常規》和《青島五十八中關于教師綜合評價及綜合效益獎評定辦法》為先行課和日集備的基本保障措施。級部小組成員及分管領導應主動參加、督查各組先行課和日集備活動情況。學校將組成專門班子進行檢查,并量化記分,期中期末各匯總一次。對于無故不參加者,應給予批評教育乃至扣除綜合效益分數處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