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學校工作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省第十二次、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青島市關于推進中小學特色發展的指導意見》、《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秉承“以人為本、內涵發展、適切教育、多元育人”辦學方略,以作風建設為抓手,落實學校五年規劃,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教師素質和育人質量,打造學校特色,提升辦學品質。
二、主要工作:
(一)德育為先,課程引領,推進學校特色建設
1.培樹特色德育,提升家校社協同育人品質
挖掘百年校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校園打造以正成文化為內核,以紅色黨建文化為引領,以國防文化為特色的校園風景線。深入實施強德固本行動,打造“德正志成”的德育品牌,豐富發展“十個一+N”項目,創新開展“青島一中十大節日”,通過舉辦校園吉尼斯挑戰賽、國防文化節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大家庭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發與實施,優化家長學校建設,充分發揮家委會作用,創新家長會的形式與內容,成立“智慧家長宣講團”、“家庭教育志愿服務隊”,開設“智慧家長大講堂”,發揮智慧家長的模范引領作用。健全和落實工作制度,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認真組織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
2.立足整體育人,完善一中特色課程體系
以省“十四五”規劃課題《課程思政視域下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為引領,圍繞辦學特色,聚焦育人方式改革,積極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和校本課程建設。秉承“基于強基,兼顧奧賽,服務高考”的理念,各教研組加快對強基計劃的研究與推進,舉全組之力建設本學科校本強基與奧賽課程,同時引進校外優質資源,聯合開展強基計劃人才培養的課程開發和教學工作。繼續與國防科技大學、海軍潛艇學院等軍校協作,加快構建完善“三位一體”國防教育特色課程體系,以愛國主義筑牢國防意識,以思政元素搭建育人體系,以強基課程培育思維品質,打造特色辦學品牌。
3.培養教學尖兵,打造新時代特色教師隊伍
開展師德建設月系列活動,評選青島一中師德標兵,大力宣傳優秀教師事跡。繼續豐富完善“雙金字塔策略”和領跑者培育行動計劃,堅持教師專業發展與班主任專業發展雙軌推進、雙輪驅動。發揮尚青魯名師工作室、張磊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輻射帶動作用,實施領航工程,成立青島一中名師工作室。針對新入職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名特教師的不同特點,分別建立培養過程跟蹤反饋機制,引領教師找準目標,明晰路徑,提高素質。各學科至少選拔3人,著力培養能勝任強基輔導的尖兵教師,帶動學科教學水平整體提升。通過訪問研學、高端講座等,推動教師率先融入學科前沿領域;通過聯合培養、“雙師課堂”等,幫助教師在實踐中磨礪技能;實施多元激勵機制,構建豎向對標、橫向對比的評價體系,鼓勵教師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對尖兵教師在評優晉升、績效分配等方面進行政策傾斜,開辟“綠色通道”,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新驅動,分層施教,提升學校教育品質
4.突出校本教研,實施強組提質建設
教研組不僅是教學常規的落實者,更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孵化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教研組建設顯得更為重要,這是落實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的重要保障。實施“青島一中強組提質行動”,修訂完善教研組發展評價標準,明確教研組長的職責,充分發揮教研組長在教研組內管理與引領的雙重作用,提升教研組長的專業領導力,強化教研組長在教學中的權威地位。打破原有集備組辦公格局,采取以教研組為單位合并辦公,實施貫通式一體化教研,培育濃厚教研文化。以新課程實施中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等突出問題為導向,探索形成“問題式教研”模式,提升教研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系統性。校長辦公會專門設置教學管理研究板塊,干部全程參與教研集備,做好管理和服務。各學科以校本教研為支點,嚴格落實“無集備不上課”的要求,實施“一二三四”多維備課法,切實提高教研集備水平和教學能力,爭創市級及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和特色學科基地。
5.聚焦核心素養,打造以學習為中心的素養課堂
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離開課堂,新課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話。課堂改革最為重要的就是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行為中。本學年修訂完善《青島一中課堂教學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繼續踐行“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合作內化,點撥升華”的教學理念,完善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等國家課程校本化實踐成果,進一步探索情境教學、思維教學、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著力打造以學習為中心的素養課堂。加強對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三種常規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規范。優化課上課下學習任務單使用,深化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做好分層作業的校本化研究實踐,實現課上深度學習和課下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聚焦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高階思維,力爭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各年級著力提升執行力,落實“雙減”要求,加強集備、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等教學環節的監督反饋,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6.挖掘特殊稟賦,助力學生個性發展
學校將成立學生發展指導研究中心,組建專門團隊研究學生的特殊稟賦。深入實施1145工程,做好分層分流工作。加強對十八種高考錄取方式的研究與實踐,借助多元智能平臺,結合學生生涯規劃,為每個學生“私人訂制”培養措施,使其在高考錄取中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所長。重點加強對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招生的研究,建立個性化跟蹤指導機制。強基培訓依托本校教練培養和聘請國內客座名師,有計劃地對“強基計劃”目標生進行針對性、系統性培訓。結合教育部公布的36項全國競賽項目,組織成立涵蓋學科拓展、文學藝術、科技創新等領域的38個學生社團,將社團活動與特長發展、人格培養、升學前景緊密聯系,助力學子通過特長競賽駛入綜合評價招生考取名校的快車道。
(三)提升標準,精致管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7.創新集團管理,深入實施集團化辦學
構建青島一中教育集團現代學校基本制度,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深化教師資源共享制度,推進管理者隊伍建設,研究和完善集團的教育質量管理體系。為落實市教育局關于集團化辦學的部署要求,充分開發、利用、共享青島一中優質教育資源,本年度吸收至少一所融合性成員校,探索“一長多校”辦學模式, 推動優質學校帶動新建學校高起點辦學。積極探索骨干教師初高中六年一貫制跨學段執教和特殊稟賦學子六年貫通式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8.找準補齊短板弱項,營造身心健康的成長環境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市局會議精神,制定《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及評價考核工作方案》。提升體育課質量,加強體育社團建設,辦好體育節,以比賽促提升;將日常檢測成績和增值成績納入評優評先,引導師生重視體質健康提升工作;對檢測數據做出科學分析,對及格困難生、優良邊緣生實行教師個體輔導負責制度,對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常抓不懈。落實學生陽光亮眼計劃,加強青少年近視問題的綜合防控。成立心理健康發展指導中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陽光之家”,建立健全危機干預心理動態網絡,形成特色鮮明的“四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運行機制。對心理功能教室進行全面升級,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服務水平。
9.安全為重依法治校,提升現代學校治理能力。
以《青島一中章程》為核心,完善學校管理權限清單,修訂學校綜合治理手冊,完成新一屆校務委員會換屆,充分落實民主管理;邀請法制副校長、法律顧問開展法制類宣傳講座,加強法治教育,提升法律觀念。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健全風險防控與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和臺賬制度,壓實工作責任,切實加強“三防”和“三支隊伍”建設,落實安全工作責任清單,加強全體師生的安全教育與演練。
10.真誠服務精細管理,不斷提高后勤管理與服務水平
以師生為中心,加強對教輔部門和后勤人員的培訓,提高作風能力,發現問題立即解決,更好地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食堂實行自營模式,不斷強化管理,保證水、電、氣與食品安全,不斷提高飯菜和服務質量。繼續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管理與指導,創造更加良好的校園環境。推動硬件設施升級改造,探索信息化公寓管理的實踐方法,利用面部識別和網絡設備輔助公寓管理,提升公寓管理的高效性。做好水、電、物品、設備、設施等管理,健全制度,規范流程,厲行節約,推進節約型學校和綠色學校建設。
附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校歷
2022年8月31日(星期三)學生報到
2023年1月16日(星期一)寒假開始
本學期共20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