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年度的勞動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取得有效的教育教學經驗,現把勞動教育開展情況簡要概括如下:
1. 培養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意識。利用校會和德育課堂,宣傳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開展校內值周、科技活動、家務勞動等多種方式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形成勞動光榮的勞動思想,培養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意識。
2.通過校內值周、家務勞動等日常生活勞動,培養學生勞動習慣和家務生活技能。學校勞動特色之一就是設立了校內值周的勞動項目,學校堅持讓學生開展輪流值周,負責每個學校辦公處室的衛生工作和日常必備的用品服務工作,鍛煉學生的勞動習慣。家務勞動是學校利用節假日開設的常規勞動項目,學生在家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包括用品維護,衛生清掃、照顧老人、燒菜做飯等,培養學生家務生活技能。
3. 通過社會實踐、臺燈、筆筒設計等生產性勞動,培養學生基本的生產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價值。勞動課程與技術學科融合,動手進行臺燈設計、筆筒制作等,對學生進行常用工具的培訓和應用,培養他們生產勞動的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勞動興趣,激發勞動的創造能力。
4. 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校內值周等服務性活動,培養勞動服務意識和勞動自主意識。青島一中積極利用家校合作與校際合作等多種社會資源,借助課外實踐的方式鼓勵學生在課余積極參與社會勞動實踐。學校積極組織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學校志愿服務隊,節假日海邊環境服務隊等,很好的鍛煉了學生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意識和勞動情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