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和強化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本學期,學生成長中心(學管處、團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強化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整合和開發德育資源,拓展德育空間,研究德育策略,實施德育監測,創新德育機制,不斷提升學校各項德育工作水平。
一、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打造安全校園。
1.依歸建設“三支隊伍”,加強學生日常管理
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清單制度,加強學校安全臺賬管理,做好學生交通安全、防地震、防踩踏、防火災、防溺水、防校園欺凌、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專題安全教育培訓。積極開展開學安全第一課、安全主題班會、安全主題升旗儀式等安全教育活動。定期召開安全專題會,開展應急疏散演練和桌面推演,利用應急疏散演練為學生傳授防災減災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保護意識。定期開展安全大檢查,全面查找和大力整治校園安全隱患,確保學生學校廣大師生人身安全和校園財產安全。
充分認識“人防”在學校安全防范中的基礎地位,把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確保安全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底線要求,大力推進學校安全工作隊伍的規范化建設,建設好專職保安、護校隊和護學崗“三支隊伍”,打牢學校安全工作順利開展的人力支撐,有效處置涉校違法犯罪和突發事件,保障學生和教職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和安全穩定。
2.開展普法教育,做好警校聯動。
健全普法工作機制,推動“兩法”落地生效,積極宣傳推動法制教育,營造“兩法”共建校園氛圍。繼續強化我校與江蘇路派出所的聯動機制,成立了“警校共建辦公室”,共同維護校園及周邊環境的良好秩序,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著力營造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構筑平安和諧校園。
3.專注學生心理健康,打造心理教育品牌
本學期心理輔導課重點關注學生的目標管理、習慣培養和情緒調節,開發了《揚帆遠航 新學期新啟迪》《心向目標 突破阻礙》 《走出舒適圈 邁向新目標》等教學設計,運用角色扮演、心理游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和感受,促進學生課堂生成,并將課堂效果向課下延伸,不斷提高課堂成效。繼續開放心理輔導室,開展個別心理輔導,接待學生和家長,認真填寫咨詢記錄,加強與班主任的溝通,關注特殊學生。
五月份開展了學校心理健康節,舉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初一級部重點開展了團隊接力比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初三級部重點開展了考前團體心理激勵活動,多年來心理指導中心一直在探索考前心理輔導,目前已經達到了科學有效、立竿見影的效果,團體心理激勵的方案和做法在三月份召開的山東省考試心理輔導研討會上代表青島市做了經驗介紹。
二、健康防護,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本學期的衛生工作仍不敢有半點松懈。面對國內疫情形勢相對穩定但仍存在風險,且國際疫情防控形勢相對復雜的局面,我校嚴格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各項工作。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相關要求,衛生室嚴格落實每日晨午檢、因病缺課登記與追蹤、班級通風消毒等相關制度,為學生安全的學生生活提供保障。
為貫徹落實“五項管理”相關要求,本學期我校扎實做好學生視力保護工作,每日兩次眼保健操加一次陽光亮眼操,并進行有效監督;利用好學校宣傳欄,班級板報等,培養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嚴格落實上級要求,每學期開展兩次學生視力普查,分析數據,尋找問題,制定解決方針。
三、分層次找準切入點,提升立德樹人實效
1.加強德育頂層設計
加強德育工作整體規劃。學管處研究制定了我校德育工作方案《六育途徑,創“快樂育才”德育品牌;五育并舉,塑“實驗系校”時代人才》,并獲評為“山東省100 個普通中小學校優秀德育實施方案”。
加強機制建設。本學期,制定了《學生違紀處理實施辦法》、《關于加強學生在校手機使用管理的規定》等制度,對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和保障,有助于營造學校良好的學風、班風。
2.加強德育團隊建設
健全優秀班集體選拔機制,切實體現班級管理效果,以變促質;堅持班主任例會制度,以《德育簡報》的形式及時反饋學校、年級、班級學生情況,促進班級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加強班級管理,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學校教育、教學、學生思想紀律管理中的作用。
3.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切入點。成才必須先成人,指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有品性、有教養、有責任心的人。為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培育,制定了《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文明禮儀提升周,第二階段“好習慣,益終身”十個好習慣宣傳周,第三階段“崇德尚禮,做文明公民”公民素養塑造周,學生們通過班校會、《文明之窗》視頻拍攝和宣傳、國旗下演講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觀和愛國主義情感,在時代變遷中弘揚主旋律。
四、落實五育并舉,加強意識形態教育
(一)踐行“十個一”項目
1.發揚項目特色,分層開展活動。
繼上學期開展“班班特色”活動,本學期開展了“生生有品”活動,推選出了品德優良、素養發展全面的典型,以此倡導“做有品位學生,享有品質人生”理念,突出學生個人特色,讓學生在各個方面獲得培養、展示、提升的舞臺,形成“生生有特長”的教育格局。
2.增強身體素質,提升運動技能。
為落實“十個一”項目,全面提升我校學生身體素質,鍛煉運動技能,本學期開展的體育節活動充分考慮到了體育本身的競技性、學生參與的趣味性、與體育中考相結合的實際性等諸多方面,最終在初一年級開展拔河比賽、大搖繩比賽、班級足球聯賽等有利于班級建設的諸項團體項目。在初二年級舉行拔河比賽、班級籃球投籃大賽、籃球運球個人挑戰賽、立定跳遠個人挑戰賽等與中考接軌的多項賽事。在本屆體育節活動期間,學生自身運動技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且團結協作、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培養,對于各班凝聚力建設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我校各體育隊伍成績斐然。在本學期剛剛結束的青島市足球比賽中,我校女足在建隊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前八名的好成績。在青島市田徑比賽中我校健兒奮勇拼搏,助市南區或團體總分第三名,個人冠亞季軍更是數不勝數。而像帆船、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其他各支隊伍也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全力備戰新一年的比賽周期。
3.加強美育熏陶,培養藝術素養
進一步落實我校藝術教育工作,打造我校藝術品牌,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積極推進管樂、合唱、舞蹈等隊伍的建設。本學期我校各藝術隊伍積極為第三十一屆青島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各項目比賽活動做準備。其中本學期舉行的合唱比賽與藝術節書畫攝影展比賽我校已積極參與,學生排練刻苦,準備充分;各帶隊老師認真負責,統籌安排,呈現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實際效果。另外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在美術組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舉辦了“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主題藝術作品創作比賽,廣大師生積極參與,作品廣受好評。
4.培養科學精神,創新決勝未來
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深化學校科技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管處、科技中學于5月初聯合組織開展了校園科技節系列活動。本屆校科技節在初一初二兩個級部進行,各設置了3個項目的比賽以考驗學生動手制作能力。在各項比賽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豐富自我,既有個人能力的彰顯,又有團結協作精神的體現。
5.宣揚勞動精神,打造勞動教育體系。
積極打造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體系,制定《實初學生必學30項勞動技能》課程,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規范意識、效率觀念和奉獻精神。推行家務勞動清單制,提升勞動教育效果。利用五一勞動節,開展主題家務勞動,讓學生增長勞動知識和本領。完善學生勞動素養評價制度,每學年結束時,根據學段目標和內容,通過學生勞動素質評價手冊,對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勞動習慣等勞動素養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定。
(二)開展“四史”教育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多模塊、分系列開展了“紅色詩篇”“紅色研學”“紅色宣講”“紅色班會”“紅色課堂”“紅色節日”“紅色長廊”等項目活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深入黨史學習,以青春之姿賡續精神血脈,獻禮建黨百年。各班積極行動,從黨史紀念館到市檔案館,從革命烈士紀念館到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印記,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
(三)積極推進共青團自身建設
規范入團程序,強化共青團紀律。本學期,校團委按照團市委《關于實施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工程做好近期基層團建相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接收36人光榮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團員中開展學四史活動,創作紅色詩歌《紅色薪火 百年傳承》,順著黨的歷史脈絡,從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的角度錄制了“青春心向黨 學史促擔當”紅色快閃視頻,創新學史形式。開展“紅色宣講團:我來講團課”活動,孟琦老師、蓋文佳老師、齊茜老師作為學校紅色宣講團的青年團員講師,以活潑的團課形式、豐富的團課內涵、鮮明的團課主題引領廣大青年深刻感悟百年大黨的責任與擔當;3.5雷鋒日,校團委組織廣大入團積極分子學習雷鋒精神,傳承紅色風尚,主動打掃了圖書館、校園圖書角、操場。校團委帶領團員干部們走出校園,走訪紅色基地,身體力行學黨史、悟黨恩、跟黨走。
(四)發揮活動育人功效
1.開展主題教育,充實學生課后時間。
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專題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辯論賽唇槍舌劍,在思辨中成長;“我們的節日·春節/清明/端午”繼往開來,在文化自信中傳承;讀書節、社團節豐富了課余生活,深化快樂教育理念。
2.舉行儀式教育,打造品牌活動。
充分利用每周升旗儀式、傳統佳節、熱點話題為契機,對全校師生進行中華文化、傳統美德、師德生紀、精神禮儀等各方面進行儀式教育,營造良好校園氛圍,不斷打造實驗初中學校活動品牌。舉行“告別童年 擁抱青春 紅心向黨 快樂出發”主題活動,重視儀式教育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利用國旗下演講、藝術節頒獎儀式等豐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工作,通過各項活動的鍛煉,為國家輸送優秀的棟梁之才。
3.創新學生會機制,重視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去年學生干部管理的經驗中,結合我校實際,改革學生組織,更新學生會機制,創立自律委員會,對午休、課間操、眼操進行專人專項負責,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學生風紀大大加強。
五、健全家校社共育網絡,促進協同育人。
1.建立“家庭教育服務站”。借助學校與社區的黨建共建活動,我校與大學路社區成立了“微光”家庭教育服務站,構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協同育人的格局。
2.提升家庭教育隊伍。我校繳莉萍老師被選為山東省首屆家庭教育名師培養人選,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
3.發揮家委會橋梁作用,促進家校共育。本學期校家委會各項工作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順利開展。加強先進家庭教育理念培訓工作,以《如何陪孩子順利走過青春期》為主題,開展了線上家長學校;暢通家校溝通渠道,召開“三長見面會”,及時解決、解惑家長普遍關注的問題;重視宣傳工作,在青島市家校網投稿共13篇,全部審核通過、順利發表;發揚奉獻精神,順利完成“護學崗”輪值,積極參與獻血活動,全面配合學校搞好“六一”慶典活動。
4.開發教育資源。利用周末時間,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各班集體、團支部進行了社會實踐大課堂活動,內容包含傳統文化、旅游研學、志愿服務、安全消防、海洋文化、科學考察等多個模塊,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們的學期生活,培養了學生的交流協作和社會適應能力,打造了“快樂十個一·班班有品”的品牌特色。
六、做好新生招生錄取工作
制定招生宣傳方案,展示我校風采。本次招生宣傳分為六大板塊,《學校教研組宣傳》、《名師宣傳》、《學校德育特色宣傳》《班級宣傳》、《初一學生宣傳》、《優秀畢業生宣傳》,按照招生的進程,分層次、有重點的有序推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