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好快樂教育理念,打造好“快樂 平等 寬容 尊重 批判”課堂文化,凸顯“人本立校 快樂育才”學校特色,堅守“為學生一生奠基 為民族未來負責”的學校理念,協調推進教學高質量發展、高位發展,從“集備教研、課前準備、教學實施、評價反饋、師德師品”五個方面規定如下。
一、集備教研
1.堅持“尋標對標”。嚴格落實2022版《課程標準》,立足新一輪
課改要求,結合學期教學計劃,協調“傳授知識、涵養品性、培育能力、提升素養、促進學生發展”為一體,準備好常規教學。
2.堅持“無集備不上課”。在新“五定五統一”(即定時定點、定主備人、定課標研究、定課時安排、定教學進度;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任務活動、統一家校溝通、統一分層輔導方式、統一學業述評)的基礎上,結合學情、班情做好個人的二次備課。
3.堅持“核心素養”中心。以立德樹人為先,將課程思政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涵養家國情懷、法治精神等,以優秀文化育國之棟梁;教學設計要統籌大單元教學,開展主題活動教學,融入真實場景,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培養學生高階思維。
二、課前準備
4.堅持“全要素教學設計”。設計好不同類型課堂活動,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以學定教;培養學生善思、多讀、勤練,學做結合;預設學生學習結果,設計好綜合評價手段,努力做到教、學、評一體化,以評促學。面向不同層次學生發展需求。精準輔導;合理設問,以問題引領不同學生思維發展。提前檢查專用教室、電子設備、實驗器材等。
5.堅持“教材有機整合”。關注教材內容的整合,適時調整順序、合并分解、增刪取舍,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疑點分解、條理清楚、增補適切。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賦能課堂教學。整合習題,分層推送,防止題海戰術,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增加“二次個性推送”。引導學生重視實踐體驗,組織跨學科學習探究。
三、教學實施
6.堅持“負擔輕、效率高、質量優”。豐富教學方法,科學運用多元教學手段,教師善教;結合科學思維、學習規律,注重科學學習方法養成,學生會學;精講、精練,舉一反三,克服機械重復枯燥,學生樂學;分層教學、精準輔導與有效減負協調推進,確保學業質量。
7.堅持“一張課表、一張時間表”。按學校統一課表、統一作息時間上課,不拖堂;堅持“非必要、非必須”不調課,調課須經教導主任室批準備案,并由調課人協調好上課老師、授課內容。優化課堂組織,課前2分鐘鈴響,教師必須到達授課班級(含室外課、專業教室課),師生做好課前準備。做好出勤統計,缺勤必問必追蹤,及時通知班主任。
8.堅持“課堂常規人人抓、抓統一”。課堂是主陣地,要確保課堂和諧、高效,做好課堂組織與管理。上課鈴響,師生行禮問候。始終要求正確坐姿,注意視力保護。疫情傳播期,要時刻提醒學生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對特殊學生要加強關注。要充分利用“課堂思政”,適時引導學生提升思想覺悟、家國情懷,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事事、時時“好學習”。
9.堅持“因材施教、分層培優、精準指導”。設置有效情境,摒棄滿堂灌,堅持探究式、合作式、討論式教學;運用合理因材施教策略與分層輔導方法,靶向瞄準“學生就近發展區”,挖掘學生內驅力;打造學習共同體,用好同伴教育,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均得到有效發展與提升。
四、評價反饋
10.堅持“教學評一體設計與評饋貫通”。以學期為周期,規劃好教學節點,新課、復習課、學業質量檢測與反饋有節奏;以知識單元為單位,設計好分層作業、隨堂檢測、單元檢測;以周為單位,集備組每周1次、任課教師每周2-3次主動與家長溝通,說明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進度與有關要求,對學生做出客觀評價,提出明確要求。用好學業述評,就學生課堂表現、作業質量、質量監測進行周期評價與反饋。
11.堅持“全批全改與質量追蹤”。運用多種手段,開展課堂即時評價、小組評價,發揮即時評價對學習行為的導向作用;隨堂檢測堅持“小、快、勤”;作業、檢測要全批全改、規范批改、及時反饋;不合格同學要二次補測,作業錯誤要面批面改,做好追蹤。作業布置要與五項管理、雙減、精準輔導統籌考慮,量適效優質提負減。
12.堅持“學業高質量與榜樣示范”。精心準備課堂隨測,促進知識掌握;嚴控單元檢測頻次與試題質量,注重時效;鼓勵學生養成錯題收集與反思習慣;科學、規范命制階段試題,緊扣學科標準;高效組織復習,查缺補漏,循環提升;科學分析數據,協調推進基礎發展指標與高質量發展指標雙提升。培養課堂小達人、金牌作業標兵、會學樂學榜樣、學科小能手、領軍人物,拉動帶動全體學生發展。
五、師德師品師能
13.堅持“立德樹人為先”。堅守一顆教育初心,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落實五育并舉,培養能堪大任之才。注重儀表和言行,以愛化人。不侮辱學生人格,不得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把握批評尺度,提出明確整改要求;上課時間不得將學生攆出課堂。
14.堅持“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不斷提升教學素養,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育教學手段,不斷提升信息化賦能教育教學專項能力;教學語言準確、生動,富有感染力;板書規范,條目清楚,重點突出;實驗教學演示正確,操作有序。上課時、開會時,包括監考、課后托管時間段,非緊急不得接打私人電話,不瀏覽手機,始終將關注點集中在學生及課堂上。
15.堅持“全環境”育人。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密切關注課堂安全,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做學生良師益友,及時排解心理困擾;制止學生上課睡覺、交頭接耳、傳紙條、玩手機等不良現象;隨堂教師要負責督促學生做好眼保健操與遵守最新防疫有關要求;合理處置課堂突發事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處理。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適用于全體教師,并將作為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如有貫徹落實不到位或出現有違師德師風問題,學校將啟動調查與責任追究機制。
山東省青島實驗初級中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