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2年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將勞動課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勞動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技能,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為了貫徹落實教育改革相關政策,我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好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緊迫感、責任感,積極開展勞動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設置勞動專業課程。我校開設了勞動教育課程,以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編的《勞動教育(實驗)》為主要教材,以其他實踐性勞動、非遺手工為補充,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感受勞動收獲的快樂。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根據教育局要求組織學生參加學工和學農活動,讓學生在動手中體驗勞動的艱辛,收獲的幸福。假期中,組織各班積極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到海邊開展撿垃圾公益活動、學生走進圖書館整理圖書、走進養老院為老人們做飯等,在開展勞動教育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敬老愛老的美德、參與公益的情懷,潛移默化的進行德育教育,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三、開展勞動教育融合課程。我校根據國家和青島市關于勞動教育相關政策和精神,結合我校課程特色,堅持勞動教育與學科有機融合,以項目式學習為載體,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在勞動教育課程開展過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滲透,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
學科融合具體措施:
1、語文組:①閱讀有關勞動的傳統美德文章;②學生書寫勞動教育作文;③學生分享勞動傳統美德經驗;
2、數學組:實踐勞動工具的使用,探究勞動教育在課堂中的滲透;
3、英語組:結合國外勞動教育,向學生推薦勞動教育實踐方法;
4、道德與法治:將生涯規劃教育融合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使學生能夠初步形成對職業認識、做好生涯規劃。
5、地理:地理模型制作
6、生物:勞動的果實——種子的萌發,黃豆芽、綠豆芽的萌發、培養和炒制。
7、音樂:各級部手工作品(審美實操)
8、體育:有關勞動的游戲、傳統體育項目
9、信息技術:flash動畫制作、航模
四、實施保障
1、經費保障:圍繞勞動教育課程開展,對所需的材料、設備優先提供經費保障。
2、師資保障:各學科老師全員參與,通過集體備課保證課程質量,通過研討、觀摩、評課等方式提升授課老師教學水平,積極參與勞動教育相關教研活動和培訓,提升老師們勞動教育課程素養。
3、課程保障:以青島市教科院配發勞動教育教材為基礎,積極將課程校本化,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水平探索符合我校“快樂育才”特色的校本化勞動教育課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