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學前的最后1分鐘、每周末放學前的最后5分鐘、每個重大節假日放假前30分鐘,由當堂教師或學校針對實時情況進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學校把“1530”安全教育模式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明確授課教師、明確教育內容、明確教育時間,做到安全教育全員參與,形成“1530”安全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
班級是學校的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貫徹教育方針、落實培養目標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連接學生、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學校工作中,扮演著前臺主角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積極抓好“1530”安全教育工作。
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班主任要定期組織本班學生學習學校及班級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規定、辦法等,讓學生知曉學校、班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從而達到約束的目的。
2.認真落實“1530” 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前1分鐘、每周五放學前5分鐘、雙休假期和節假日放假前30分鐘對學生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堅持對學生安全教育每日一提醒,內容要有針對性和教育性。要做好“1530” 安全教育記錄。
“1”分鐘:班主任老師每天放學給學生進行1分鐘安全教育。
“5”分鐘:周五下午放學前班主任對學生進行5分鐘安全教育。(對一周的安全情況小結)
“30”分鐘:節假日、放假前由學校統一安排給學生上安全教育課。
3.班主任要不斷創新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利用1分鐘得到警示作用。利用5分鐘總結本周安全工作,利用30分鐘主抓領導給學生講解安全重要性。
4.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不能有絲毫的僥幸心理,不能有絲毫的松勁情緒,要把各項工作做細、做精、做規范,在落實上狠下功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