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青島電子學校將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總要求,緊緊錨定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 “一體、兩翼、五重點”目標任務,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深入落實《青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踐行“成就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奉獻整個社會”理念。發揮“一長兩校”聯盟管理優勢,以“融合、共享、升級、突破”為發展目標,促進青島電子學校與平度師范學校聯盟升級融合,實現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倍增,推動青島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一、積極開展主題教育,全面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1.以學增智以學促干,積極開創干事創業新局面
以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三個務必”,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真抓實干、團結奮斗,更好的落實到電子學校高質量辦學中。
2.促進黨建工作全面融合,完善“一校一品”黨建品牌
促進黨建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帶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把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總體規劃,加強黨建帶團建。
二、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全環境立德樹人氛圍
1.構建全員育人德育網絡,提高全員育人水平
以“五個一”任務清單的形式落實工作要求。重視班主任能力培訓,培養德育名師,打造學校德育名師工作室。落實班主任職級制晉升,促進隊伍整體發展。以班主任能力比賽為抓手,加強班主任專業化能力建設,組織全校班主任及4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參與校班主任能力比賽。建立德育工作委員會,加強法治副校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教育引導作用。
2.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全面系統地加強班級管理,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學生干部隊伍的培訓、管理與使用,充分發揮自主管理功效。抓好行為規范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加強值班常規檢查反饋、督促作用。開展“優秀班集體”、“優美教室”、“優美宿舍”評選工作。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進取的精神及審美意識。
3.切實開展德育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落實“三堂安全課”、“1530”、“三支隊伍”安全教育制度。使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深入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開展推普周、讀書節、寫字節活動,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加強“五項管理”的工作落實,全力做好防近視工作。“一天一節體育課”,塑造剛健有為品格。規范藝術社團的運行,組織校園文化藝術節,展示“十個一”成果。積極推進《青島電子學校學生家務勞動清單》,推進志愿服務的規范管理,形成學校勞動、家庭勞動、社會公益勞動三維的管理評價體系。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攜手形成教育共同體
本學期將開展多姿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邀請專家到校參與培訓,開展期初心理健康普測,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團輔與疏導,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生涯教育指導等,及時化解各類風險。各班級組建完善的家長委員會,組建新一屆校級家長委員會,組織開展家長進校園、家長駐校辦公、“三長”見面活動、參與學校重要工作活動等。開展教師優秀德育論文評選,鼓勵教師探討德育問題,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一次德育研討會議,舉行不少于一次的班主任工作論壇等。
三、加快教學數字化轉型,以“良匠之師”推動教學改革
1.數字賦能高質量課堂打造,校長進課堂推動課堂革命
發揮電子智慧校園特色,開展多校區“同上一堂課”教研活動,數字賦能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校長引領,干部參與,開展項目式、菜單式大集備、大教研活動。開展校企教研、家校教研、職普教研,創新校本教研形式。開展課例展示、精品課程評選等活動。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嚴格落實教材管理制度;發揮思政教師融入各組教研電子特色,加快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格局。繼續推進校長進課堂活動,讓課堂教學做到“三個起來”,即“讓學生動起來,讓氛圍活起來,讓課堂靚起來”。
2.發揮教學創新團隊引領作用,搭建階梯培養“良匠之師”
全面推進以規劃促發展,以比賽促發展,以榜樣促發展,以引領促發展,以管理促發展,以減負促發展,以應用促發展七個工作機制,結合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教教師跨界特色,突出培養教師專業實踐與社會服務能力,大力培養“良匠之師”。充分發揮學校兩個山東省創新教學團隊優勢,打造創新團隊—名師工作室—骨干教師—青年“菁英”發展梯隊。從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視角,形成獨具特色的政、校、行、企“四元協同“培養體系;開展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十個一”工程;完善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參賽機制;提高教師“雙師型”教學勝任力。
3.加強教科研引領教學改革,全面打造職教高考優質賽道
加強成立學術委員會教科研板塊和職教高考板塊的組織和研究工作,不斷總結提煉學校教學階段性成果;以職教高考教學研究、產教融合、中德能力中心建設、“三教改革”、“教師勝任力”、“數字化轉型及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崗課賽證一體化教學”等重點項目研究為依托,優化職教高考賽道,探索教科研工作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教科研工作效率和質量。組織開展1次優秀論文、優秀教學法、課題評選,每位教師形成1-3個教學成果,逐步形成教科研常態化工作制度。
4.全面開展高水平學校建設,全力打造信息化標桿學校
2023年7月,山東省教育廳審核通過了我校提報的《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方案》《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任務書》。自本學期開始,學校將利用三年的建設周期,依托高水平學校建設,建設和打造物聯網、數字媒體和智能制造三個專業群,依托數字媒體省級特色專業,加強學校相近專業的同步建設。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校園數字化轉型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建設信息化標桿學校,加快全國中職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工作。
四、大力深化產教融合,高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1.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升級青島電子信息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進一步吸納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共同牽頭,依托龍頭骨干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及原有成員單位,將電子信息業職教集團升級為產教融合共同體。對接青島24條產業鏈和“十強”優勢產業集群,在原有10個行業產業協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行業和產業加入。將宕昌職業中專加入共共同體。組織建立工作專班,開展電子信息行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情況等方面的調研。
2.與地方經濟和諧互動,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
發揮集團優勢,賦能地方經濟發展。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與宕昌結對學校進行幫扶;建設新專業,與地方經濟和諧互動,努力為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和產教融合型城市貢獻“電子方案”;校企聯合招生,開展學徒制培養,繼續全面推進第五批學徒制工匠班培養工作。對標電子信息產業實際,結合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實際,將產業應用的工藝、技術融入教學實踐,開發專業核心課程、實踐能力項目。
3.完善育人機制,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通過職業生涯課、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工匠精神;通過崗位實習提升學生的技能和職業素養,增強崗位適應能力。嚴格落實教育部要求,開展實習工作。幫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提升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
五、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精細做好安全和服務保障
1. 樹牢安全發展理念,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堅持“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盡職免責、失職追責”的原則。成立學校安全中心,圍繞《山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實施細則,逐條落實分解,逐步打造安全工作標準化常規化校園。提升學校安全信息化水平,使用智慧安防系統、學生行為分析系統等輔助做好學校安全工作。
2. 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公平公正公開工作
嚴格按照崗位職責辦事,堅持“嚴格、規范、優質、高效”的宗旨,按照“借鑒、充實、改革、創新”的工作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加強出勤管理,及時通報出勤情況。對崗位設置、職稱評聘、職稱異動、評先樹優、學期考核、年度考核等教職工關心的問題,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制定實施方案,學校辦公會、黨委會研究通過,及時進行校務公開,堅決維護學校的良好形象。
3. 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全面優化后勤服務水平
制定嚴格的工作規范,加強工作規范化建設。工作上樹立“服務第一、發展至上”的理念,繼續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加大食堂管理力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強學校資產管理,確保賬物相符,一物一卡。加大校園環境管理力度,做到校園花草說話,環境育人。做好校園智能AI系統布設工作。加強教室燈光改造工作,確保燈光照明符合要求。加強實驗室智能升級,對所有實驗室安裝電子交互式白板。
4. 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擔當,積極做好培訓服務工作
繼續做好互聯網+研修和睿師匯個性化教師培訓等服務工作。依托學校計算機、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三大專業的師資、設備優勢,加強與駐地人社部門溝通,多渠道辦學,面向社會積極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和再就業培訓,做好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工作,發揮好職業教育培訓職能。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新學期,青島電子學校將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全體電子人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創新、勠力同心、攜手并進,奮斗以成,繼續用智慧和汗水、 實力與擔當、激情與夢想,共同奏響出青島職教更加華美電子樂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