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有序有效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結合學校實際貫徹落實《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本學期青島電子學校搶抓青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大好機遇,面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等新要求,多措并舉,提質擴優,不斷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和服務貢獻度,穩步推進學校均衡教育創建的各項工作。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
一、黨建引領,作風提升
中共青島電子學校委員會嚴格落實上級要求,積極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活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校聚焦主題主線,積極推動主題教育學習,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科學推進,有機融合。
學校組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召開主題教育動員部署大會。學校黨委制定《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讀書班集中學習方案》,校級干部共舉辦四期主題教育讀書班進行集中學習。
《全國“兩會”精神宣講報告會》在我校舉行,邀請青島市委黨校專家教授李光全做了題為《2023年全國“兩會”精神解讀》專題黨課,全體黨員參加學習。
學校開展專題黨課兩次,支部黨員大會十五次,主題黨日十五次,“七一”前夕,各支部通過“強學習 重實干 勤服務 建新功”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
學校黨委加強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實效,充分發揮黨建工作效應,將“雙報到”工作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的載體作用。學校黨委充分發揮“電子先鋒 凝心鑄魂”黨建品牌統領,五個黨支部以“服務先鋒、實干先鋒、政勤先鋒、育人先鋒、青春先鋒”為服務宗旨,全面發揮“電子先鋒”引領,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本年度第五黨支部青春支部參評中共青島市委教育工委“五星級基層黨組織”評選,被評為2022-2023年度青島市“五星級基層黨組織”,2022年度“五星級黨支部”。
學校紀檢監察工作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深入開展清廉校園建設活動,不斷探索廉潔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創造“倡廉崇廉奉廉”的教育氛圍。
學校深入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組織全體黨員、教師參與“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專項答題競賽活動。
二、立德樹人促發展,德智雙育創特色
(一)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筑牢理想信念
學校黨委書記孫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為題為帶領全體師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各班級以主題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形式集中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主題宣傳教育,校廣播站利用中午時間進行“四史”宣講,將“四史”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團委開展合唱、朗誦、征文比賽等“五四”主題系列活動。
(二)筑牢疫情防線,夯實安全根基
嚴格落實全員安全教育,家校社齊抓共管,借助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校級主題教育與班級教育課程互相銜接、校內與校外互相聯動的形式,扎實做深做細安全教育工作。制定更新各種安全方案預案,召開安全專題會議,開展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教育工作。扎實做好交通安全、消防、防震減災和應急疏散演練、防溺水、防毒品成癮藥品、防詐騙、防校園欺凌等安全教育活動,利用升旗儀式進行總動員,借助宣傳教育畫報和橫幅烘托氣氛,各班利用主題班會進行認真學習,依托黑板報、手抄報、征文、情景劇、朗誦等形式進行鞏固。加強日常教育警示,加強節假日教育及家校溝通,加強三地住宿管理,落實“三堂安全課”、“1530”、“三支隊伍”安全教育制度,共同確保學生安全。作為未成年人學校保護督導唯一中職試點單位,五月份高質量迎接了督導室的實地督導。
(三)開展德育活動,促進五育并舉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落實本學期在學校德育工作指導下的“十個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活動方案,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雷鋒月主題活動、體育節、校運動會、歌手大賽、詩詞大會、畢業杯籃球賽、足球賽、全員普法知識競賽答題、畢業典禮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社團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造良好校風學風,構建和諧陽光校園。
(四)加強班主任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學校注重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夯實德育隊伍根基。班主任業務培訓、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領、班主任主題沙龍、班主任能力比賽等提升平臺,不斷助力學校班主任隊伍的成長與成熟。組織班主任統一觀看家長教育指導課優秀案例,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研討分享交流總結,打造學校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團隊。通過開展校內選拔,擇優搭配,共組建3個團隊參加2023年青島市班主任基本功能力比賽。谷立民老師入選齊魯名班主任培養工程。《全員育人導師制中的中職班主任角色研究》德育課題順利結題。
(五)普及心理知識,培養積極品質
學期伊始,組織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普測,給每位參與測評的學生以正向的發展指導,對特殊學生建立臺賬重點關注。舉辦以“做自己的知己”為主題的自我成長和人際溝通團體輔導活動,開展學校第二屆“心育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完善學校心理社團、心理特色班建設,編制校心理委員工作手冊和班級心理工作手冊,對心理骨干學生做系列培訓。面向全體師生、家長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以積極心理品質培育和壓力分類紓解為主線,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楊黎暉老師的《懂得自己,看到孩子》被山東省教育廳《家教有方》節目錄用。
(六)宣傳衛生知識,做好疾病預防
校衛生室根據季節、環境、氣候等的變化,制定衛生健康教育計劃,定期對學生進行專題衛生主題講座,涵蓋抗艾防艾、預防春秋季常見傳染病、新冠肺炎防控等內容,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邀請海慈醫院田端亮醫生開展“三減三健”專題講座。學校獲評青島市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表現突出集體,為全市唯一獲表彰的教育單位。
(七)加強家校社企協同育人,助力學生成長
學校成立了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扎實開展家校社企協同育人工作。邀請家長職業講師團成員為全體學生做職業生涯講座,邀請八大湖派出所董浩訓警官為全體學生進行禁賭禁毒、預防青少年犯罪主題講座,共計開展專題講座6場次。通過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課協助家長解決教育困惑,達成共育的良好氛圍,全校共計開課70余節,涵蓋4000余名家長,為提升家庭教育專業化水平,提升群眾滿意度奠定堅實基礎。
(八)加強學生會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
進一步完善學生會建設,進行整體結構的調整和會內風氣的整治,重點制定《學生會成員日常行為規范》并做量化考核,設立軍委處部門。定期召開學生會干部會議,定期對學生會成員進行考核,進一步提高學生干部的業務素質水平。
三、高標準多措并舉,高質量發展教學
(一)深化三教改革,提升關鍵辦學能力
1.學校參加全國《通信類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評審會。成立標準研制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目前已完成調研報告和標準初稿,受到教育部領導好評。
2.課堂診改活動“一對三”。以教科院職教教學診斷聽課集體調研為契機,安排35歲以下青年教師及骨干教師準備展示課。并將青年教師與教學主任、學術委員會專家,進行一對三結對,成立課堂教學服務隊,有針對性的對青年老師進行一對三指導,著力打造尖兵教師隊伍和骨干教師隊伍。
3.學校與宕昌縣職業中專高質量發展云上共建暨青島電子信息業職教集團成員納新。這是學校圍繞2023年省、市、校工作要點,助力黃河流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重要的一環。
4.3+4、普職融通春季高考班月考成績分析。創新考試方式,采用學校抽測和教師自測相結合,聯系邀請教科院專家命題,通過成績分析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5.積極做好學校教職工參加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青島市教師個性化培訓平臺(睿師匯)等市級以上培訓的組織、協調工作。
(二)圍繞“一體、兩翼、五重點”,開創職教高考新局面
2023年職教高考我校取得優異成績。電氣技術應用專業31位同學達到本科線。數字媒體專業共97名同學達到本科線,其中一位同學全省排名第二,一位同學全省排名18。
1.組織高三職教高考班教師一對一座談,開展職教高考實踐輔導專題會、校一模成績分析會,分學科分班級對一模成績進行詳細分析,學校與任教老師勠力同心,提升學生高考成績。
2.開展職教高考技能考試集訓輔導。其中,數字媒體專業有六個班級,學校統籌機房、任課教師、授課時間,為學生考試做好全力輔導,并對學生進行誠信考試教育和考前心理輔導。
3.加強高考教研集備。輔導老師共同反復研究考試大綱、制作參考標準,挑選復習題目,群策群力,有針對性的帶領學生復習。
(三)精細化管理,打造高質量課堂
1.學校響應市教育局號召,開啟新學期新一輪“校長進課堂”活動。校長和書記帶領全體中層領導走進課堂,推門聽課。
2.制定青島電子學校2+1+N課堂巡視及調研小組工作方案。中層、教務職員巡視,教研室主任調研課堂,進而打造高質量課堂,樹立良好的教風學風,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3.在2022年青島市優質課評選中,學校共有4位教師獲獎,其中張啟光老師獲一等獎,王子聰和王洪藝兩位老師獲二等獎,滕彤老師獲三等獎。
(四)加強專業內涵建設,高質量育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1.產教融合教師進企業。組織骨干教師赴卡奧斯工業智能研究院參觀學習,積極打造服務24條產業鏈專業集群,進一步實現“五個對接”,努力為更好的服務青島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學校專業建設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成功舉行。崔西展校長為與會專家頒發聘書,專家與專業課老師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討論,對數字化改造和綠色升級、專業定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
3.學校特色化專業(群)建設大步推進。學校專業建設落地到人才培養、課程建設、三教改革等方方面面,不斷推動專業建設水平內涵式提升,提高育人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五)落實貫通培養,助力學生多元發展
1.召開高三3+4轉段現狀分析和學困生成績提升研究會。制定各科學困生“一生一策”方案,建立學困生指導學習工作臺賬,整體做出成績提升計劃。
2.組織18級五年貫通班級學生畢業答辯。學校五年貫通培養的學生順利畢業。
(六)強化教科研引領,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1.課題研究成果豐厚。青島市十三五規劃課題結題兩項,青島市“十四五”規劃課題結題兩項。青島市2021年教育學會課題結題三項。
2.多項課題立項開題。青島市2022年“十四五”規劃課題開題兩項。青島市2023年“十四五”規劃課題立項兩項。2022年度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一帶一路”職業教育發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人文交流專項課題開題。
3.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申報2023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項。申報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兩項。申報2023年度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一項。
4.獲得“青島市教育改革創新獎”。學校申報的《信息技術類專業“一線兩段三協同”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成功入選,獲得“青島市教育改革創新獎”。
5.組織教師積極參加青島市首屆中小學教師讀書節系列活動并榮獲佳績。語文組獲評書香教研組,趙琳獲評讀書先進個人,姬同江和鄒旋老師獲評優秀讀書故事。
(七)名師引領教學,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1.提質培優,練內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邀請青島市教科院魏茂林老師做了題為《從教學能力比賽談教師專業成長》的專題講座。開展主題為“如何寫好優質教案”的電子大講堂。邀請教科院蘭曉青老師到校進行講座,輔導青年教師寫好教學設計,提升教學能力,打牢專業基礎。
2.組織青年教師進行“十個一”專業發展培訓。加強青年教師的教案編寫、課堂組織、授課環節等能力。
(八)推動數字化賦能教學,支撐引領教學變革創新
1.參與青島市中職電工電子類專業三課跟蹤交流活動,實現了線上跨校區上課以及線上線下同步教研。
2.在青島市“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現場會上,學校做題為《智慧校園賦能 推動職教高質量育人》的典型發言。
3.2023年青島市第八屆中小學創客大賽Icode賽項Python高級組市賽、省賽4人獲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中國區預選賽中2人獲銀獎、5人獲銅獎、2人獲明日之星,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4.加強學校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校園同步課堂建設。南北校區的錄播教室授課可實現全校的教室同步授課;學校初步建設校園資源庫,實現校園內的資源共享。
(九)提高政治站位,考務工作穩定扎實
本學期學校先后承接普通話考試、職教高考、專升本等考務工作,其中夏季高考兩個校區同時承接,考場多、要求高、時間長、任務重。
學校始終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考試組織、嚴肅考風考紀、規范考試管理、優化考生服務,工作人員銳意進取、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了各項考試任務,實現了“平安考試”的工作目標。
四、發揮資源優勢,打通成才路徑
(一)依托資源優勢,搭建專業橋梁
依托學校計算機、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三大專業的師資、設備優勢,本學期組織承接了社會人員、在校學生的電工電氣工程師、圖形圖像設計師、計算機系統操作師、計算機網絡工程師等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培訓、鑒定達1520人次。
(二)加強產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
認真及時完成了第四批、第五批現代學徒制到企業的蓋章工作。扎實做好學徒學生的管理工作,每周一次例會,強調安全、紀律、出勤,及時和企業溝通反饋學徒情況。
(三)規范實習管理,保障合法權益
每周定時走訪實習企業,加強和企業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給學生送溫暖,為學生服務。指導并督促實習班主任按時上交各類實習材料。
五、優化制度建設,強化責任擔當
(一)完善督導體系,以督促導
1.構建學校督導體系建設。組建學校督導委員會,構建以督教、督學、督管、督管和考核為主線的督導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督導研相結合,通過校園巡視、推門聽課、查閱資料、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方式開展校內督導近百余次,強化學校各板塊工作的流程和規范,在德育、教學、后勤、防疫等板塊加強督導和指引,切實提高辦學質量和教育教學水平。
2.校內外督導同頻共振,形成合力。本學期督導室與各部門共同迎接5次青島市責任督學督導檢查工作,并以此為抓手進一步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提升辦學質量。
3.完成山東省高水平學校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申報工作。根據專家建議和學校發展實際重新梳理高水平學校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確定17項國家級成果、29項省級成果和41項市級成果,合計87項標志性成果。
4.開展中層干部及部門考核工作。依據《青島電子學校中層干部及部門考核管理辦法》制定考核量表,對全體中層干部及干部助理開展考核工作。
(二)先鋒力量引領,筑牢安全底線
學校嚴格落實安全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定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將安全責任壓實到每個工作崗位。扎實落實教育教學、招生實習、后勤服務等各個工作領域的隱患排查、督促整改、鞏固提升。由黨員先鋒為主體組成的護校隊、護學崗和值班隊伍,成為維護師生安全、校園安全的堅強堡壘。強化日常教育引導,與公安、消防、市場監督管理、衛健、疾控等部門建立安全聯防聯控機制,專業力量助力師生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的提升,《多方聯動,為學生構筑強大安全防線》獲山東省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
(三)精細管理,確保部門高速運轉
1.做好文件處理工作。本學期使用信息化辦公軟件及時收發、登記、傳閱、辦理文件1300余份。分門別類做好文件歸檔,電子目錄清晰明確,電子文檔規范齊全,確保各項信息數據有據可查。
2.做好合同審查工作。嚴格履行學校制定的合同審查制度,各部門草擬合同及時轉發律師審查,按要求修改、簽訂、存檔備查,本學期完成合同審查30余份,做到依法規范教育、教學管理,明確職責,依法治校。
3.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整理新聞材料,向校外新聞單位提供我校有新聞價值的報道素材,及時向教育局新聞中心提報新聞宣傳材料,如青島市“正能量·大流量”案例、參與輿情應急演練等多項工作。本學期在招生工作期間,由行政中心牽頭成立招生宣傳小組,協調組織實施各項招生宣傳工作。
六、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
學校響應國家政策,有效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崔西展校長被聘為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通信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國際合作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紀淵海副校長被聘為工信行指委通信分委會國際合作專委會秘書長,工信行指委通信分委會國際合作專委會秘書處設在青島電子學校。
(一)開展中外人文交流,多渠道推進中外合作辦學
學校積極開展中外人文交流和國際理解教育,已經實現了同加拿大、美國、日本三個國家在三個專業的聯合培養和合作辦學。其中在2023年,首屆中日班赴日學生已完成日本京都計算機學院的線上面試以及校內日語能力測試,100%升入研究生院就讀碩士,正在有序辦理赴日留學手續。
學校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對尼開展了援建、共建、師資培訓、聯合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讓中國職教“走出去”,實現海外落地。學校完成了2022年度人文交流專項課題開題,案例《中國職教“走出去” 中職學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入選《中國職業院校國際交流合作優秀案例選集》,參加了2023上合組織國家教育人文交流論壇、2023年IB中國教育論壇。
(二)建設中德能力中心,推進優質國際資源本土化
學校與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合作共建電子專業能力培訓中心,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及德國職業教育相關教學大綱本土化。依托中德能力中心,積極探索推進引入德國優秀教學模式(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模式本土化(電子特色)——成功案例輸出尼泊爾(教學模式、課程資源)的中外合作辦學閉環模式。
目前,學校建立了近30人的中德電子能力中心建設組,陸續召開了十多次推進會、研討會,聽取專家建議,調整思路,以學校2023級工業互聯網班級為中德電子能力中心教學實驗班,制訂完成了青島電子學校中德電子能力中心實驗班級教學領域、教學情境,研制、編寫了青島電子學校電子能力中心校本課程資源,并同步完成了6篇論文的撰寫工作。
回顧過去,我們收獲了一定的成績和榮譽,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對學校未來發展有意義的思考。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學校將繼續緊緊圍繞整體工作目標,統籌兼顧、開拓創新,為實現新跨越而不懈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3年8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