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青島電子學校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部署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成就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奉獻整個社會”辦學理念,發揮“一長兩校”優勢,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地方經濟、推動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撐。
一、加強組織建設,全面打造黨建品牌
1.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規范化建設
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優化黨組織運行機制,實行學校黨支部評星定級動態管理,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創新途徑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黨建帶團建,建立青年組織,凝聚青年力量。
2.全面從嚴治黨,打造“一校一品”黨建品牌
加強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壓實意識形態責任制,開展“啟航教育強市新征程”主題宣傳,建強網絡宣傳隊伍,強化輿情監測與處置,營造清朗校園網絡環境。落實“一崗雙責”,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和警示教育,推進“清廉學校”建設;保障校園廉潔與安全,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發揮黨員在教育教學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完善提升“一校一品”黨建品牌,促進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帶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二、堅持立德樹人,塑造五育融合新格局
3.落實立德樹人改革,持續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
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構建德育工作網絡。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深化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積極組織開展“強國復興有我”主題系列活動。以班主任能力比賽為著力點,加強班主任專業化能力建設。成立德育工作委員會,強化法治教育。
4.強化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加強學校共青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團組織聯系、凝聚、服務青年的作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加強班級管理工作,全面、系統地抓好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完善各項評比制度和細則,大力整治校園環境,積極創建“文明校園”,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5.開展德育主題活動,促進五育融合發展。
認真落實“三堂安全教育課”、“1530”、“三支隊伍”建設,保障學校安全穩定。修訂完善《青島電子學校學生一日常規》,通過學生在校生活學習標準化要求視頻,深入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強“五項管理”的工作落實,組織編寫《青島電子學校急救知識手冊》,全力做好學生防近視和體質提升工作。深入推進“十個一”項目計劃、落實“一天一節體育課”,“藍色之韻”社團品牌建設;結合德育主題月安排,開展促五育融合的專項行動,積極探索五育融合評價機制,塑造剛健有為品格。
6.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協同育人
以學校“心海泛舟”心理品牌為引領,通過心理健康系列活動的開展,全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打造完善“e智家”家庭教育品牌,充分發揮好校級、級部、班級三級家委會的職責,借助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開展家長進校園、家長駐校辦公、“三長”見面活動,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強大合力。
三、深化教學改革,筑牢高質量育人根基
7.聚焦教學規范,深耕生本課堂打造“電子金課”
持續推進“校長進課堂”、“2+1+N”課堂巡視工作,嚴格“課堂10S+”教學常規。加強教學指導委員會分類教學指導;加強各學科課堂模式重構和“一科一品”教學法研究,倡導情境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以“有養課堂”推動核心素養生成;開展學科融合大教研、大集備;建立“基礎技能+崗位能力+創新拓展”專業技能分層教學目標;完善多維課堂評價體系。
8.聚焦教師發展,助力專業進階塑造“雁陣領雁”
持續構建“菁英團隊—尖兵團隊—創新團隊—名師團隊”四支隊伍體系,實施分層分類培養,通過拜師結對、教學觀摩、技能培訓、課題研究、課程開發、技能比武,推動專業進階。持續開展青年教師讀書班、青年教師“十個一”、“教學節”活動;搭建平臺,在職教高考、大賽輔導、特色化專業建設中磨煉尖兵教師,塑造名師和“雁陣領雁”。
9.聚焦課程改革,革新教學理念推動“五個對接”
強化思政課關鍵課程地位,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工匠精神”融合機制;強化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推出勞動教育精品微課。校企協同創新推動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建立“人工智能+課程”教學研究團隊,實施課程教學數字化轉型;開設網絡選修課,推進在線精品課程、數字教材、數字化教學案例庫建設工作;運用虛擬仿真技術開展實訓,以數字化評價賦能職教高考教學改革。
10.聚焦專業發展,AI推動專業升級和數字化轉型
樹立“匠心育人 AI鏈未來”專業育人理念,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推動專業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作用,立足青島、輻射山東、面向全國,開展專業調研,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動態調整機制;以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項目為引領,開展“強技班”訓練,以賽促教,實現崗、課、賽、證深度融合。舉行第二屆科技節;開設“AI+科創”學堂。
四、完善職教體系,強化類型特色提升吸引力
11.優化陽光招生機制,高質量完成招生任務
優化陽光招生工作機制,依規科學合理制定招生計劃。創新工作思路開展招生宣傳。加強與初中學校聯系,利用好家長會、說明會、招生政策宣講會等,向考生及家長進行政策宣傳和專業介紹。發揮“愛潤成長——職業生涯發展”骨干教師宣傳團隊的作用,做好每一名考生及家長的宣傳工作,高質量完成招生任務。
12.深化校企協同育人,開展第七批學徒制工匠培養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進企業大師工作室,推動“校中廠”“廠中校”建設。開展第七批五個專業現代學徒制工匠班學徒培養,鞏固“一線九翼”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青島市教育系統“連心惠企”大走訪專項行動、每周二“工匠日”行企專家進校園教育實踐活動和“進企業升學業促就業”實踐活動,
13.筑牢“彩虹橋”服務品牌,確保畢業生100%就業率
筑牢“彩虹橋”實習就業服務品牌,提升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每周開設一次職業生涯規劃課。每月兩次邀請行企專家開設講座。每學期3次的企業實踐或志愿服務。安排實習就業前的四個會。開展實習就業五個跟蹤。強化實習就業班主任“實習常規管理能力、校企溝通服務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能力”。
14.開展職教國際合作,多元路徑推動創新
加強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以電子學校尼泊爾分校建設探索“職教出海”新航道;以中德電子能力中心本土化創新完善國際合作“引進來”電子模式;以“3+3+2”繼續打造中外合作貫通培養育人體系;以通信學會國際合作專委會為平臺多方參與國際合作新項目。
15.提升職教服務能力,助力全民終身學習
發揮全國職業院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項目首批實驗校、青島市老年教育示范點和社區教育學院的優勢,開設軟筆書法、老年養生等老年教育培訓班。繼續做好互聯網+研修和睿師匯個性化教師培訓等服務工作,聚焦教師數字化素養能力提升,開展公益培訓、企業職工技能培訓,做好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五、夯實發展基礎,數智賦能高水平學校建設
16.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筑牢校園安全保障
堅持“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盡職免責、失職追責”的原則。打造安全工作標準化常規化校園。加強預防學生欺凌、預防溺水、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專項防治和專題教育。抓實應急疏散演練。加快校園安防體系智能化應用,強化校園安全全方位、拉網式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健全校園周邊安全聯防聯控聯處的機制。
17.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公平公開公正工作
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強工作規范化建設。樹立“服務第一、發展至上”的理念,堅持“嚴格、規范、優質、高效”的宗旨。完善法律顧問規范化管理制度,強化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法律顧問作用發揮。積極參與“學憲法講憲法”和法治體驗活動。
18.加強學校財務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依法依規加強財務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服務水平。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勤儉辦學,合理編制經費預算,嚴格預算執行,完整、準確編制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高質量做好各級審計工作。
19.建設服務型處室,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建設服務型處室,做好總務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加大食堂管理力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強學校資產管理,確保賬物相符。加大校園環境管理力度,做到校園花草說話,環境育人。
20.構建數字化轉型新生態,推進高水平學校建設收官
修訂完善《青島電子學校數字化轉型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精準定位學校工作數字化轉型的爆發點和突破口,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訓、平臺優化、評估、總結表彰等工作。高水平學校建設以“建設任務書”“省市專家反饋意見”為依據,以“問題導向、系統規劃、持續改進、創新驅動”為原則,分階段、分板塊、分任務各部門協同推進,實現圓滿收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