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規模
學校座落于環境優美秀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分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可容納3000多名學生就讀。學校有教職工2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近三十人,擁有省市優秀教師、省市教學能手、省市德育先進、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等稱號者近七十人。
辦學條件
學校擁有一流的實驗設備,近五年來累計投入約2000萬元巨資不斷充實實驗設施,滿足了專業課教學需要,建起了充分滿足專業課教學需要的各種實驗室40個,其中僅計算機實驗室就有16個,共有計算機1100臺。還建有網絡綜合布線實驗室、計算機與通訊實驗室、電子電工綜合實驗室、可編程控制器實驗室等,擁有性能優良的教育教學網絡中心,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校園網實現了三方面的功能: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二是完成現代化管理的校長辦公系統,三是構建了信息發布平臺。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成就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奉獻整個社會”的辦學理念,“鋪就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和諧互動之路”,遵循“打造新電子,服務新經濟”的發展思路,與時俱進,瞄準世界一流職業教育,創造條件,發揮優勢,追求卓越。
師資水平
學校有教職工2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近三十人,擁有省市優秀教師、省市教學能手、省市德育先進、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等稱號者近七十人。
榮譽獎勵
青島電子學校是教育部、信息產業部認定的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是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示范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青島市十佳師德先進單位、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青島市教育教學先進學校、青島市教育品牌名校和青島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200多項榮譽。
歷史沿革
青島電子學校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二中學,1980年32中開辦第一個職業高中班,1982年職業教育已初具規模。1983年10月,青島32中加掛青島第十二職業高級中學的校牌。此后,青島32中雖然是一套班子,但卻有了2個校牌,2個公章,形成了職業高中、普通中學雙軌并行的局面。1985年6月山東省教育廳的批復同意將青島第十二職業中學改辦為青島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規模為在校生九百人,暫設電子計算機和工業自動化兩個專業。1985年經青島市教育局批準,二職專高中停招,學校辦學重心轉移到職業教育。1989年6月青島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改為“青島電子學校”。學校正式升格為普通中專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220人,學生近3000人。分市南、市北兩個校區,分別位于市南區新昌路36號、市北區臺東一路118號。占地46514平方米。建筑面積41906.29平方米。
專業設置及特色
學校本著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復合型的要求,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崗位需求為依據的模塊化課程模式。突出職業特色,突出實踐教學,突出崗位技能培訓。學校精心培養技能型人才,搭建起本科、大專、普專、職專四個學歷層次平臺,設有計算機及應用、電子技術應用、電氣技術應用三大類專業。計算機專業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首批示范專業,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示范專業、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氣技術應用專業被山東省教育廳認定為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學校努力探索規模化、集約化、連鎖化的辦學道路。2008年牽頭成立了青島電子信息業職教集團,吸納市內部分開設計算機、電子技術、電氣技術等專業的職業院校和電子信息行業的知名企業,至今共有3家行業協會(學會)、80余家企業和16所職業學校加盟集團。
學生就業情況
就業率高:學校先后與聯想集團、青島特銳德電氣、青島LG浪潮、海信集團、青島海洋電子等近八十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協議,就業率達100%。對口高職升學率高:近幾年我校共有4000余名學生被高等職業院校錄取,其中有203名學生被本科院校錄取,高職錄取率達100%以上。2013年學校率先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3+4”分段培養本科班,實現學校多元化辦學層次,達到升學有路、就業有門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