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學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轉變觀念、守正創新、攻堅克難、守住底線,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以“‘干群·師生·校企’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切實發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著力在“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上下功夫,在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四大改革上下功夫,在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戮力爭創全國文明校園、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和特色化專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師德為先,鍛造高素質的干部教師隊伍
1.師德為先,樹立風清氣正的良好校園生態。一是開展喜迎二十大思想政治大學習,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切實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以慶祝教師節為契機,選樹宣傳師德高、師風正、師能強的“四有”好老師典型;繼續開展教師職業禮遇工作,切實加強師德傳統教育、師德榜樣教育。三是依托師德教育活動月,持續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讓全體教職工始終葆有“三感”“四有”“五心”,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四是繼續實施《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教職工事項報告制度》《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教職工失責失德行為問責暫行辦法》,嚴格教師有償補課等師德失范行為的問責追責。
2.練好內功,提升干部教師綜合素養。一是加強培訓提升,注重崗位實踐,鼓勵改革創新,以作風能力提升為抓手,以建扁平化、項目化的工作機制為突破點,著重解決落實責任、加強協作,簡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問題;扎實推進青年教師掛職、特崗實踐考察工作機制,打造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管理有方的管理隊伍,啟動培育齊魯名校長工程。二是強化教師“六種能力”建設,以“三教”改革攻堅行動為載體,將課程、教材、資源開發,課堂、教法、信息化等有機融合,鍛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加速“雙師”隊伍和專業領軍人物培養進程,提升學校專業師資的先進性和引領性,啟動培育省市名師工程。三是以輻射帶動為目的,推進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構建班主任成長共同體,以班主任專業能力比武為抓手,系列化開展培訓、督評等工作,以團隊力量,促進德育隊伍高品質專業化建設,啟動培育省市名班主任工程。
二、深化改革,推進學校現代化建設進程
3.優化機制,進一步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一是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做好學校章程和五年發展規劃修訂工作,健全學校依法按章程辦學自評機制和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全面落實機制, 創建山東省依法治理改革試點學校。二是發揮校務委員會、三個議事會、師德學術委員會的治理效能,落實校務公開制度,健全民主監督機制,修訂《青島華夏職業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方案》《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教師考核工作實施方案》《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推薦工作辦法》《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上崗實施辦法》并召開教代會審議通過;完善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社會等多方參與的質量監管評價機制,高質量完成學校本年度質量報告。三是進一步探討設立膳食委員會、信息中心、新聞中心、督導室,專業部、培訓部等機構,讓位得其人,人盡其才,適才適所,人事相宜,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益。四是為督導室賦能,以創新機制、建強隊伍、內外聯動為抓手,強化督導室在各級各類督導評估中的統籌、協調、監督作用,助力學校高品質發展。
4.尋求突破,創新推進“普職一體化、中高職一體化、產教一體化”建設步伐。一是打造新型普職融通“華夏”樣板,與青島66中通力合作,夯實新型普職融通班育人效果,真正實現課程共建、資源共享、共同育人的目的。二是構建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以電子商務專業為試點,攜手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探索與山東省和晟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創建“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和晟跨境電商產業學院”。三是打造符合學校實際的新型校企命運共同體,加強與新道科技、航天信息、完美世界、聯合深圳市遠湖科技有限公司(華服小當家版塊)、山東省和晟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青島市動漫創意產業協會、青島海藝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青島左誠信息服務咨詢有限公司合作力度,在產教一體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5.凝心聚力,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以規劃為引領,聚焦《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強年度工作計劃與五年發展規劃的有效銜接,高質量完成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驗收工作和2022年學校績效考核工作。二是以學校特色發展、精致管理、品質立校為發展方向,深耕細作、求實求效、擴優提質、務本務根,高質量完成“陽光校園”“文明校園”復評工作,爭創市教育局2022年陽光校園“1+N”特色化學校;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不斷完善全國中職信息管理系統平臺數據建設。三是暢通民意反饋渠道,開設“華夏直通車”“校長信箱”,優化承辦流程,提高回復實效;持續開展“暖心工程”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打造學校悅享空間和活動中心,通過教職工社團建設,引導教職工參加體育活動,開展咖啡、茶藝等體驗課程,豐富教職工文體活動,開設“寒假托管驛站”,增強廣大師生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強基固本,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6.多元育人,形成全員化個性化指導機制。一是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四方協同、五育融合”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三全育人”德育工作體系建設,以《班主任隊伍建設》依托,以“培根鑄魂育新人”為價值追求,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助手”平臺建設,深化“五位一體”培養模式和“培訓-比武-督評”培養路徑,推進“一專多能”四維班主任隊伍建設,力爭全省、全國中職學校班主任能力大賽中再創佳績。二是以青島市李耘心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設為基礎,遵循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室建設標準,推動工作室建設再上臺階。三是進一步深化“華夏紅?全員牽手導師制”活動實施,立足自主選擇,為每一名學生配備一名導師,以任務驅動指導學生職業成長和學業成長,三段式開展立體化集中指導。四是繼續組建“三助”團隊(名家助教團、校友助教團、家長助教團),分專業、分年級常態化開展“三進”活動(名家進校園、優秀畢業生進學校、優秀家長進課堂),構建助力學生成長的“三三”體系。
7.多方聯動,構建全方位廣視域育人途徑。一是建設家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組織架構,以家庭教育課程“五步教學法”落實家長課堂效度,上好“家長開學第一課”,開展全員教師家訪,積極參加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以“標準校、示范校、品牌校”為建設梯次目標,常態化落實三級家長委員會建設、家長學校建設、三長見面會等工作,對標對表,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水平,全方位提高家長滿意率。二是建設社會育人聯盟質量提升工程,進一步發揮青島職教義工“市北聯盟”和《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志愿服務手冊》作用,以錘煉學生專業素養為核心,以社區義工服務基地為抓手,開展學分制專業菜單式義工服務,提高社會育人質量。三是建設班級育人質量提升工程,以《班級建設指導方略》為指導,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開展最美班級、最響班級建設,以校風引領班風、學風,建設有專業特色、有文化基奠的獨具職業生命成長特色的班級。四是建設宿舍管理質量提升工程,創新物業外包管理形式,提升宿舍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堅持質量與服務、管理與教育同步推進,實現“管理、服務、育人”三位一體管理體系構建,開展“最美宿舍”“和諧宿舍”評選活動。
8.多維實踐,打造全環境浸潤式自主體驗模式。一是深化“三個一”德育模式建設,實踐與推廣“自信、負責、成功”自主德育模式,打造多彩校本德育課程,建設以《中小學德育學堂》、“悅讀伴我成長”為主要內容的“互聯網+德育”資源,深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以中華傳統美德為基礎的美德教育,以“尋美-樹美-學美-踐美-育美”為主線,以誠信教育為主題,通過入學教育、升國旗儀式、典禮教育、法治教育、國防教育、紅色研學等活動,推動美德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打牢道德根基,培育“陽光學生”,獻禮二十大,開展“學憲法、知憲法、守憲法”知識競賽。三是繼續融合“三雙”教育行動計劃,落實每月一主題活動實施,高標準創建“十個一”項目示范學校,持續推進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青島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青島市合唱團建設工作,高質量組織實施秋季田徑運動會、校園藝術節等活動。四是根據青島市《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重點任務落實方案》要求,全面加強學校勞動教育,進一步明確勞動教育內容,開發《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學生勞動校本教材》,開齊勞動教育課程,建立勞動值周制度,形成勞動教育清單,推進家庭勞動教育,積極開展社會勞動教育,健全勞動素養評價體系,持續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學校“勞動小能手”評選工作。
9.多階遞進,深化全角度深層次素養培育。一是持續精細完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積極吸納新生力量,形成新老接力傳承的良好建設氛圍,打造思想先進、嚴格履責的優秀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以學生會、團委、學生校長助理引領班級學生干部的三層兩級立體化隊伍建設模式,繼續實施項目管理,成立專項治理隊伍,召開學生代表大會、團委學生干部大會、學生議事會,引領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學校建設發展中。二是依托德育目標分層考核與評價,立足《一日常規》,狠抓規范教育,積極踐行青島市“十個好習慣”,提升學生習慣養成和美德教育,選樹典型,參評第八屆 “感動華夏十大人物”。三是依托《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懲戒管理辦法》,推進德育工作效度,重點細化和創新手機管理、吸煙治理、欺凌防范等工作;本學期開展獎懲管理育人案例征集活動。四是加強學生體質健康教育,將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目標和首要任務,制定《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提升方案》,建立“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完善“學生視力監測機制”,形成學校、班主任和家長三方協調配合的管理機制;做好本學期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確保合格率在95%以上,優良率在52%以上。五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完善、提煉“四大體系五層賦能”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為德育工作順利開展保駕護航,爭創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
10.豐富形式,錘煉活力團組織。一是以迎接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系列化團員教育實踐活動,筑牢紅色信仰,厚植愛國情懷。二是豐富活動載體,修訂《青島華夏職業學校社團指導教師考核辦法》,規范社團輔導員齡的統計。創新推進學生社團建設,凝練社團文化內涵,助力校園文化建設。三是凝聚青春正能量,以“寸草心”華夏職教義工四進服務和學雷鋒志愿活動為抓手,擦亮“華夏紅?黨團領雁”志愿服務品牌,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爭創2022年青島市教育局“活力團組織”。
四、完善體系,打造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核心競爭力
11.嚴抓常規,夯實教學質量。一是嚴抓教研集備管理,強化問題導向、任務導向引領,增強教研目的性、效果性,落實教務巡查制度、教研集備反饋機制和干部教師聽評課制度,校本教研作為優秀教研組評選的重要指標。二是以信息化課堂教學改革、學業評價改革、課程思政改革為依托,加大教學診改力度,進一步革新課堂教學,抓實常規教學督評,提升常規教學質量。三是以教育科研引領,抓好各級各類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成果的實踐轉化與推廣,高質量培育教育科研成果。四是以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遴選標準為綱領,籌劃推進學校課程資源建設,完善數字化教學平臺,充分適應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要求。
12.重促品質,落實提質擴優。一是落實“團隊+目標+考核”職教高考機制,通過內強外引強化隊伍建設、教師包干實時跟蹤臨界生學業變動路徑,探索第三方評價制度落實教師量化考核,強隊伍、確目標、重考核,以打造多元化新型普職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為突破口,統籌管理,多措并舉,強化落實,確保3+4轉段率100%,爭取2023年高考本科達線人數穩中有升。二是技能大賽以“機制保障+項目管理”為舉措,明確目標職責,創建技能大賽輔導教師“建檔立標”職責,建立“項目+教師+學生”的層級管理體系,確保市賽成績穩中有進,國賽項目多點轉化。三是對標山東省特色化專業建設項目標準,對接國家省級專業建設標準,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設精準適切的人才培養方案、深度推進“崗課賽證”融通課程改革、中高本一體化建設、高質量開展1+X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打造特色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德技兼備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優質人才。四是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縱深發展,重點開展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工程。每個教研組至少遴選1門課程作為課程思政示范課重點建設,推出思政金課和課程思政示范課,至少規劃建設、修訂1本濃厚“思政味”的校本教材。
13.強提師能,鍛造創新型教師團隊。一是建立項目化師能提升管理模式,以優質課、教學能力大賽、教學改革實驗項目、教育教學成果評比等項目為驅動,建立適配的項目建設團隊,實行目標責任管理,打造三教改革、綜合育人、師能成長、團隊協作的融合型優質教學團隊,培優學科帶頭人、名師團隊。二是抓實教師梯隊發展培養建設工程,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層級設計,制定教師梯隊發展建設方案,整體規劃對新任教師、菁英教師、骨干教師、名師、教育名家等的培養。三是打造特色創新培訓平臺,加強頂層設計、分類施策、服務教學、專題推進為策略,優化培訓內容、改進培訓形式,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素養的培育,加強對教師的國家職業標準、學科教學標準、學業評價標準等的培訓及考核。四是培育內涵豐厚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對標國家、省、市“雙師”建設標準,依托校企共建教師發展中心,加強專業教師與企業導師雙向互動、相互兼職,引進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通過校企共建專業建設方案,開展專業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培育“經師”+“技師”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
14.深化合作,豐富校企融合育人內涵。一是積極對接校內合作企業,在總結前期合作成果的基礎上重點查尋不足,校企聯合豐富合作育人內涵,探索以實戰項目為依托的工學融合育人模式。二是特色化專業先行先試,校企聯合創建產業學院人才培養模式,與合作企業聯合優化專業課程,強化專業技能的教學培訓,提升專業建設品質,著力打造產、學、研、用、創于一體特色化產業學院。三是完善產學研用的協作對話機制,推進行業企業全過程參與職業教育,將名師名匠進校園落到實處,辦出成果形成特色。四是夯實專業建設信息技術保障,繼續開發、完善、延伸、挖掘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數字校園管理系統應用,充實華夏紅?博修云平臺課程內容,完善OA辦公自動化系統功能、完善班主任工作助手平臺功能;基于數字校園管理系統建成學生實習管理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
五、創新推進,構建招生實習、校企合作、社會化培訓命運共同體
15.與時俱進,創新做好學校招生實習工作。一是精準完成2022年新生各項錄取信息核對的收尾工作;創新陽光招生宣傳的途徑及平臺,做好2023年招生形勢研判及專業規劃;召開2022年招生工作總結會,提前打造2023年招生骨干團隊。二是尋找頭部企業、明星企業與學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優質實習崗位,扎實推進實習就業工作;建設智能化的學生實習、就業數據庫和管理平臺,推進畢業生跟蹤在智慧校園平臺的信息網絡化管理,提升畢業生滿意度;修訂完善《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實習管理規定》。三是召開校企洽談對接會,健全實習評價體系,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遴選優秀實習案例,整理編寫實習指導報紙《攜著陽光成長》。四是將實習教學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實習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技能水平,錘煉學生意志品質,服務學生終生職業發展。
16.豐富載體,深化校企合作的內涵式發展。一是發揮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青島市財會金融職教集團牽頭學校優勢,完善集團內溝通交流機制,加強互聯互訪,組織開展集團年報工作;以專業為紐帶,以項目促發展,積極籌建青島市財經商貿產教融合促進會,以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學術交流、課程開發、技能鑒定、技能培訓、編輯出版、國際合作、接受委托等為主要業務范圍,全面提高促進會學校單位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提高企業單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為我市財會金融業培養大批技能型人才。二是著力構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有序推進“第四批未來工匠培養試點工程”,在電子商務專業、動漫制作技術專業70人試點班做好評估驗收和成果推廣,做好財會、商貿、動漫等分專業類別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拓展工作;扎實開展“企業服務站活動”,繼續開展用人單位需求調研,廣泛了解目前學校所開設的專業發展現狀,提升專業調研報告質量,為學校專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建議;開展“企業家進校園”活動,邀請專業行業大咖走進校園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系列活動。三是在現有“現代學徒制——引企入校——混合所有制”成果和經驗基礎下,推進辦校入企,為區域發展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以電商直播為切入點,將服裝、動漫、財會專業群鏈接起來,構建創新創業空間,建設學生創業孵化中心。
17.拓寬渠道,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能力。一是完善學歷繼續教育體系建設,在加強與中國海洋大學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尋求與國家開放大學在學歷繼續教育項目上的合作;以全國“職業院校服務全民學習”項目第一批實驗校為平臺,積極探索開展動漫、小語種、職業技能、教師培訓和老年教育等新的培訓項目。二是拓寬與市人社局、青島市稅務局、青島市衛健委、市檔案學會、青島睿師匯、中國智能化考試服務(ATA)等部門的合作途徑,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能力,打造青島市人社局優秀教育基地。三是積極開展與韓國、日本、德國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交流機制,探索在現代商務與藝術服務領域實現國際交流的方法、途徑,提高學校專業群國際化建設水平,努力實現國際化辦學的新突破。
六、品質為本,抬升學校綜合辦學水平
18.示范引領,開拓學校文化建設新局面。一是發揮好校園文化政治引領、文化浸潤、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持續打造“華夏紅”特色文化品牌,進一步挖掘班級文化、組室文化的內涵,將文化建設融入先進班集體和先進組室評選中,提升以文化人的實效。二是強化宣傳工作“旗幟”“標桿”作用,嚴守意識形態安全,加強新媒體社團建設,強化“兩微一網二平臺”建設管理,辦好《華夏醉美》等原創宣傳品牌。三是加強新媒體宣傳,提升關注度、粉絲量,系列化開展櫥窗、公益廣告等宣傳展示,不斷提升學校影響力和美譽度。
19.拓寬維度,營造學校安全穩定發展環境。一是繼續開展安全工作雙預防體系建設,提升校園安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進校園危險源辯識與排查工作,完善推進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小程序的使用,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為全市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華夏經驗”。二是以網絡安全為統領健全校園安全網格化責任體系,持續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和專職保安、護校隊、護學崗“三支隊伍”規范化建設,完善“一賬一冊一單”(管理臺賬、崗位責任手冊、問題清單)工作機制,做好安全生產“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工作。三是樹牢底線思維,強化食品、消防、防汛、校園周邊等重點領域聯防聯控和專項治理;規范推進飲用水、天然氣、校園用電管理工作。四是完善互聯網+明廚亮灶管理模式,建立由食堂主管、食堂采購員、食堂庫管員及學校財務人員等組成的管理團隊,嚴格做好食堂采購及財務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學生餐營養標準,加強學生營養餐管理,爭創山東省規范化食堂。五是做好“四個落實”,即落實好“1530”安全教育制度,落實好系列主題應急逃生演練,落實好青島市安全教育平臺學習科學使用,落實好防溺水、防火災、交通安全、預防校園欺凌、防電信詐騙、禁毒等各方面的專題教育。六是落實學校新冠疫情防控督導工作機制,從嚴從緊全鏈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健全疫情防控措施動態調控和聯防聯控機制,織密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網絡。
20.真誠服務,不斷提高后勤服務質量。一是加強財政教育投入和預算支出進度監測監督,確保資金執行率和績效目標實現,做到財務管理科學化,核算規范化。二是完善資產管理制度,用好資產管理平臺,做好學校財產的登記造冊,做到賬賬相符、賬物相符,提高資產使用效益。三是做好學校往年基建工程項目審計結算工作,完成學校2022年暑假三個基建項目的驗收工作,做好學校2023年暑期維修項目的前期謀劃工作。四是以首批山東省綠色學校為新起點,不斷探索新理念、新思路,繼續高標準推進綠色校園建設,營造文明和諧校園。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
2022年9月15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