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學期,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特色發展、精致管理、品質立校為統領,以構建“‘干群·師生·校企’命運共同體”為基礎,以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為載體,以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優化類型定位,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四大改革,極大地提升了學校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主要成績如下:山東省優秀考點、青島市五星級基層黨組織、2022年度青島市人社局優秀教育基地;《自主德育賦予學生核心競爭力》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優秀工作案例;會計事務專業教學團隊獲評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賦能“1+X”證書,鍛造“三融三驅”育人新模式實踐探究》《“自信、負責、成功”自主德育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評2022年青島市市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獎;《中職數學“四評兩翼三環”教學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獲2022年青島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生命教育研究》獲評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李霞獲評青島市“最美教師”。
一、強師德正師風,干部教師綜合素養不斷提升
1.強師德正師風,構建風清氣正育人生態。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思政建設。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典型的宣傳表彰,評選職業道德模范集體3個。三是持續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組織全體教師簽訂拒絕有償家教承諾書,將師德師風、廉潔從教納入了教師日常考核及教研組考核,夯實了師德師風底線。四是繼續實施《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教職工失責失德行為問責暫行辦法》,嚴格教師有償補課等師德失范行為的問責追責。
2.強師能增師技,全面推進干部教師隊伍建設提質增效。一是以作風能力提升為抓手,注重崗位實踐,落實了5位青年教師掛職、4個特崗聘任工作,加速了青年教師的成長進程,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效度。二是邀請知名專家對全體干部及核心人員進行了寫作能力、鍛造教師核心競爭力等專題培訓,提升了骨干團隊的綜合素養。三是修訂了“雙師”認定標準和發展規劃,共建了萬美盛世、海藝時代等“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3個。四是加快推進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工作,本學期開展多元化班主任培訓10余次,成立了劉曉莉校級名班主任工作室。
二、深化改革,學校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加速
3.優化機制,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一是修訂了五年發展規劃及管理權限清單,健全了學校依法按章程辦學自評機制,學校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工作被市教育局推薦參評山東省依法治理改革試點學校。二是面向全體師生、家長征集教育教學、教師發展等八個方面意見建議38條、征集家長建議百余條、學生諫言91條,民主管理的通道越來越暢通。三是高質量完成了學校2022年度質量報告。四是修訂了干部教師聽評課管理制度、教研組集備制度,極大地提升了常規教學的規范性和實效性。五是建立新型校級督導室,精準把脈學校規劃和各類督導檢查,以建立工作執行臺賬和總結臺賬為抓手,順利完成了期初調研、績效考核迎檢以及“陽光校園”“文明校園”復評等工作。
4.尋求突破,創新推進“一體化”建設步伐。一是與青島66中合作順利開設2022級新型普職融通班兩個,共計76人,通過構建普職融合育人聯盟、成立普職融合育人工作委員會、實施雙班主任管理機制等措施,在普職一體化融合育人方面提供了“華夏樣板”。二是加強與新道科技、航天信息、完美世界、青島市跨境電商協會、青島市動漫創意產業協會等優質企業的合作,積極探索產教融合發展新路徑,有效破解了教育資源不足,專業教學效果不佳,實戰機會短缺等難題。三是有效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與甘肅省定西市臨洮農業學校簽署《校級友好幫扶協議書》,圓滿完成了該校兩名干部教師到我校跟崗實訓的工作任務。
5.凝心聚力,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以“雙高引領,融合育人,推進四個一體化建設,打造華夏樣板,實現辦學效益四個倍增”為目標定位,高標準制定了學校《落實<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為學校近三年創新發展明晰了方向。二是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完善了OA辦公自動化系統功能,順利完成全國中職信息管理系統平臺數據建設任務。三是開設“華夏直通車”“校長信箱”,建立《“校長信箱”管理及回復制度》,本學期收到意見建議75件,逐項予以回復處理,極大地提升了群眾滿意度。四是持續開展“暖心工程”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開設了咖啡、茶藝等體驗課、為洗手間安裝提供熱水的小廚寶、為學生宿舍區配備吹風機、洗衣機、烘干機、洗鞋機等生活設施,提升了廣大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強基固本,立德樹人實效性不斷提高
6.多元育人,形成全員化個性化指導機制。一是以《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基礎,提升班主任責任感和使命感,本學期班主任評議滿意率達96.6%。二是通過專家理論引領、團隊互研討、自主交流等方式,開展全體班主任專題培訓10余次,抬升了班主任隊伍高質量發展的高度。三是積極參加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能力比賽,李耘心榮獲全國三等獎、于娟榮獲山東省二等獎,另有8名教師在青島市比賽中獲獎。四是扎實落實“華夏紅?全員牽手導師制”,完成了每人13名學生的家訪工作,確保了家訪工作的全覆蓋。五是完善了“三三”德育體系,本學期組織名家進校園活動6次,開展心理主題宣講活動6次。
7.多方聯動,構建全方位廣視域育人途徑。一是組建班級、年級家長委員會,組織線上家長會4次、家庭教育指導專題講座1次,征集家長建議百余條。二是建立富有專業特色的志愿服務實踐基地,完成1600多名學生“探尋紅色基因”社會課堂研學工作。三是深化“雙元耦合”班級建設,15個班級被評為“規范管理文明”最美班級。四是實施宿舍質量提升工程,構建“管理、服務、育人”三位一體管理模式,本學期20個宿舍被評為“最美宿舍”和“和諧宿舍”。
8.多維實踐,深化全角度深層次素養培育。一是豐富 “華夏紅·博修云”課堂資源,完成第十一季共8期“博修云課堂”中的德育學堂觀看及心得體會的撰寫。二是將“十個一”項目行動融入管理文化、融入課堂教學、融入校本節日、融入社會實踐、融入多元評價,構建“十+N”項目實施體系,在青島市2022年文明風采評比中,5件作品獲獎;開展了4次勞動教育課,開發完成學生勞動校本課程《勞動教育實踐》;組織籌備了學校第二十九屆校園藝術節,受疫情影響,本項工作沒有全部完成。三是以青島市“十個好習慣”為指導,開展公民教育、修身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生涯教育、安全教育、美德教育等主題教育課程和活動,近百名學生在市級以上各類比賽評選中獲獎,兩名學生獲評國家中等職業學校獎學金。四是出臺《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懲戒管理辦法》,規范學生獎懲、紀律處分等管理過程,提高教育管理實效。五是加強學生體質健康教育,制定《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提升方案》,孫里勝、王勇、李杰三位老師,每天進行分類專項指導,本學期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合格率94.41%、良好率18.45%、優秀率1.01%;李杰老師組隊參加“青島市首屆中小學生生存教育技能大賽”,取得初賽第三名的好成績。
9.豐富形式,錘煉活力團組織。一是開展了“青春學習二十大”系列團日學習、主題宣講、“向國旗敬禮”等團員教育實踐活動,組織線上+線下團課培訓6講。二是廣泛開展主題鮮明、參與性強、寓教于樂的學生社團活動,“華夏紅·黨團領雁”志愿服務項目獲評2022年青島市中學生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月光搖籃讀心社”榮獲青島市中學生優秀社團、《破繭成蝶》在2022年青島市中學生心理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三是以“寸草心”華夏職教義工四進服務和學雷鋒志愿活動為抓手,組織師生參與“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典范城”、擦亮“習言習語”等校內外志愿服務活動,錘煉先鋒力量。
四、完善體系,教學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10.嚴抓常規,夯實教學質量。一是修訂教師月考核管理辦法、完善教案規范標準,嚴抓常規教學月督評考核。校級領導、中層干部、教研組長三級聯動對54個教學班全方位巡課,確保了線上教學的平穩有序;受疫情影響,在全體教師積極配合下,順利組織實施了線上期末考試。二是提升校本教研實效,修訂了教研組教研、集備管理制度,本學期開展校本集體教研2次、各教研組精心組織專題教研集備共計99次。三是持續推進“333”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工程,強化課程思政落地落實,以信息化課堂教學改革、學業評價改革、課程思政改革為依托,加大教學診改力度,打造特色化課堂教學模式,全面落實“三教”改革,形成課堂教學改革優秀教研成果11項。
11.重促品質,落實提質擴優。一是春季高考多措并舉確保品質。構建選科走班及學科分層輔導晚自習制度,13位職教高考任課教師完成了240次晚自習授課任務;落實“期初-月考-期中-期末”學業診斷制度,制定“一生一策”分析管理制度,召開專題會6次;順利完成2020級“3+4”班級專業課轉段工作。二是采用“項目+教師+學生”的層級管理體系,以“月檢測+模賽”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競技水平,截至目前李瑞祥、劉榮鑫老師輔導的電子商務榮獲省賽二等獎,數字影音后期制作、虛擬現實制作、電子商務技能、服裝陳列設計分別榮獲市賽一等獎5項,曲秀穎、李彩霞、矯學光、李瑞祥、劉榮鑫、張文琪、郭偉7位老師分別榮獲市級優秀輔導教師獎;學校圓滿完成5個市賽賽項的承辦組織工作。三是對標山東省特色化專業建設項目標準,對接國家省級專業建設標準,科學精準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6人順利考取1+X技能等級證書。四是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一體化改革。制定《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大思政課建設實施方案》,營造課上人人講,課下人人研的濃厚氛圍,形成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思政教育案例105個,并編纂成冊。
12.強提師能,鍛造創新型教師團隊。一是構建了以各類優課、教學能力大賽、課題研究、教學改革實驗項目、教育教學成果等項目為引領的適配教學團隊,實行目標責任閉環管理,鍛造三教改革、綜合育人、師能成長、團隊協作的融合型優質教學團隊,會計事務專業教學團隊獲評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二是采取“六力并舉”培育模式,落實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管理制度,促進專業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本學期共有19名專業教師到道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山東迅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海藝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進行企業實踐。本學期,《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校企雙元育人模式的實戰研究》《中職學校民國服飾博物館建設與時代創新研究》兩項課題順利立項青島市“十四五”規劃課題;6名青年教師獲得“一師一優課”一等獎;各級各類培訓項目參與率為100%,17名教師獲評國培優秀學員。
五、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招生實訓工作不斷深化
13.與時俱進,創新做好學校招生實習工作。一是高質量完成2022年度15個教學行政班646人錄取工作;完成數字影像技術、動漫與游戲設計、納稅事務三個新專業申報的論證和前期答辯準備工作。二是規范實習管理,組織校企洽談對接會,安排中高職共計148名學生到21個企業實習,加強過程和細節管理,撰寫實習走訪記錄124份,編纂了2022年度實習指導報紙《攜著陽光成長》、更新了《職場事事通》案例 12個、完成了《桃?李——優秀畢業生風采錄》第五輯的編寫,本學期實習工作平穩順利。三是在實習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新業態、新崗位為導向,科學制定計劃;以實習日記為載體有效提升管理力度;以見習實習目錄為基礎,把準課題研究方向。
14.豐富載體,深化校企合作的內涵式發展。一是發揮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青島市財會金融職教集團牽頭學校優勢,積極籌備成立青島市財經商貿產教融合促進會。二是以校企雙元實戰育人為引領,完善了前三批現代學徒制項目成果轉化,優化項目深度實施推廣;夯實了第四批現代學徒制未來工匠培養試點項目中電子商務專業、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兩共70名學生的培養任務;拓展了財會、商貿、動漫、服裝、表演專業類別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工作。三是扎實開展“企業服務站活動”,通過調研青島尊道傳媒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融實習單位,職教集團成員單位,商貿專職委成員單位走訪等工作于一體,繼續開展用人單位需求調研,廣泛了解目前學校所開設的專業發展現狀,提升專業調研報告質量,為學校專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建議。四是規劃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建設。按照“校企共建、利益共享”的指導思想,經過教工引薦和企業自薦,組織校長企業見面會,遴選駐校企業,校企共建在線課程數字化資源庫、“一體化”實戰電商直播工場、新媒體電商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動漫生產性實訓基地,為校企雙元實戰育人模式做好硬件、軟件建設。引進青島金柒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帶項目入校,帶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行實戰,學生自主直播61場,產生7106筆訂單,成交金額達22萬,峰值時間實現16秒1單的交易量。
15.拓寬渠道,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能力。一是以職繼融合為抓手,與青島開放大學合作,成立“青島開放大學老年教育學院”、與市北區社區教育學院合作,成立“青島市市北區老年教育示范基地”助力我市老年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二是拓展了學歷繼續教育項目:與中國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聯合辦學招生計劃由20人擴增為6個專業200人;與青島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聯合辦學,招生計劃為15個專業500人;與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開設3個高中起點專科專業,招生計劃為60人。三是夯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項目:本學期,開設適合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和繼續教育提升的培訓課程23門,合計培訓學員3000余人次,學校獲評2022年青島市人社局的優秀教育基地稱號。四是積極探索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化合作辦學的路徑和可行性,助力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步伐。
六、提質增效,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優化
16.以融媒體合力,不斷提升學校美譽度。規范新媒體中心的常規管理,采用工作量表考核制度,鑄牢學生新媒體專業技術根基。本學期學校公眾號共發布信息260余篇,《冬日笑顏 溫暖你我》單篇閱讀量達1460次;抖音號、視頻號發布30余條,《新媒體中心納新》觀看量達6.1萬次;《秋天的模樣》《愛,從不獨行》等30個作品被山東教育電視臺、市教育局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17.多維并舉,創造和諧安全穩定校園環境。一是繼續開展安全工作雙預防體系建設,提升校園安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成校園危險源辯識與排查和校園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校園安全巡檢小程序”全面推行使用。二是落實校長辦公會安全工作“雙匯報”制度,實施“三全”管理,即制定全員主體責任清單、全員簽訂崗位安全責任書、建立全區域風險告知牌。三是持續開展“守底線、補短板、除隱患、促提升”常態化長效化整治工作,構建工作任務“項目長”“項目員”責任體系,實行項目顆粒化管理。四是多維
度加強安全培訓和宣傳,本學期共開展全員安全培訓5次,學校微信公眾號宣傳40余次。五是網絡安全工作持續加強“四防”和“三支隊伍”規范化建設,完善“一賬一冊一單”工作機制,健全了校園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五是依托校本教材《安全教育秘笈》和安全教育平臺,常態化實施“1530”安全教育模式,按主題、分場所開展逃生演練4次;1554名學生以優異成績參與完成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活動。本學期無安全事故發生。
18.真誠服務,不斷提高后勤服務質量。一是做到財務管理科學化,核算規范化,認真梳理2022年學校項目支出,牽頭完成2023年財政資金預算申報和政府采購預算編制二是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做好學校財產的登記造冊,做到賬賬相符、賬物相符,完成學校固定資產卡片和標簽的建立粘貼工作,完成了約500萬固定資產的報廢清理工作。三是提升師生生活品質,如期完成了2022年校舍維修工程、西校區學生宿舍改造、信德樓共享閱讀空間維修改造、崇德樓廁所入樓改造、瑜伽乒乓球活動中心改造、西校區學生宿舍生活環境改造;更換了教室照明燈管800余根;高質量做好校園日常清潔消毒。四是抓好學校食堂管理,嚴把采購關、驗貨入庫關、烹飪加工關、食品留樣關等關鍵環節,確保師生用餐衛生安全。
19.從嚴從緊,全鏈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完善了各項防控規章制度和方案,組織完成了4次疫情防控演練,堅持做好“一日三檢兩報告”、“四個一律”、科學消毒通風工作。二是成立由19名老師組成的“華夏紅·黨團領雁”核酸檢測突擊隊,累計為全體師生和社會考生進行核酸檢測12次。三是令人感動的事件:成人高考期間,32名教師快速響應號召半夜12點前奔赴學校備考;校長書記帶頭,33名身體康健的老師勇挑監考重擔,更有部分已經陽性發燒的教職工依然堅守崗位;“3+4”轉段期間,全體任課教師冒著轉陽、復陽的風險為學生輔導加課,高三職教高考團隊,年前為學生上網課到臘月27,年后正月初四開始繼續為學生授課(初九恢復線下授課);李瑞祥、曲秀瑩帶領學生遠赴棗莊和臨沂參加技能大賽,鞏偉華、隋毅老師克服家庭困難,依然順利完成輔導和參賽任務;學管處三名教導員圓滿的完成了全體學生全學期的核酸檢測工作。還有許多干部、老師為織密校園疫情防控網絡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此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七、存在的問題
1.教職工隊伍建設方面:大局意識和干事創業勇爭一流的意識不足;存在慣性思維和惰性思維導致工作標準和效度不高;文化課與專業教師比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培育數量不足、質量不高。
2.職教領軍學校建設方面:骨干專業、骨干團隊、骨干教師、專業領軍人物實力不夠,數量不足;技能大賽教師與學生的選拔機制、管理機制、梯隊建設不夠健全;教學研究能力、教科研能力、工作執行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
2023年02月03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