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工作總結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5-03-17
    字體大小: 打印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教育方針。秉持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 辦學理念,以 “為學生終身職業素養發展奠基” 為目標,立足青島經濟需求,創新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弘揚不干則已,干則一流的華夏精神,持續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11項重點任務、完成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總結和青島市教育局績效考核目標。學校獲得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山東省營養與健康學校、山東省職業技能考試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應用特色學校、青島市第四批“無廢細胞”等市級以上稱號13項,市級以上經驗介紹12次,新聞媒體報道40余次,獲得電子商務和動漫制作兩項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金獎,本學期學校集體和師生個人獲獎350余項。

    一、舉旗定向 領航聚力,黨建引領成效顯著

    1.強基學紀,強化隊伍建設。舉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通過中心組專題學習、支部主題黨日、組室會議、國旗下宣講等形式深化理論學習,將全會精神貫徹到日常工作與教學實踐中;開好特色黨課、宣講研學、“主題黨日+”,組織到井岡山瑞金等地錘煉黨性修養,打造教育多元課堂,切實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聚焦干部成長,間周“干部導學”構建校本干部能力素質課程,學期舉辦述職擂臺和民主測評,強化干部專題培訓,在實踐實干中鍛造過硬作風。

    2.強健組織,深化品牌建設。完成三個黨支部換屆工作,全面落實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黨建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以書記述職評議、評星定級為抓手,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深化區域性黨建聯建,聯合機關支部開展公益課堂、墻體美化等志愿活動6次,全年服務近200次,活動被機關黨建網等媒體報道;突出典型引路,《“一品四新三強”黨建模式領航學校向“新”提“質”發展》榮獲青島市中小學黨建創新案例,黨員教師劉曉莉獲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強擔當”市級榜樣,集中表彰先進105人次,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3.提質增效,黨建業務融合。以“五融合”為引擎,驅動學校教師隊伍、思政育人、教育數字化展破解發展難題,加速增長步伐。舉辦6期青年讀書會分享活動,形成《書香沁潤青年志悅讀修身華夏情》成果集,以“雙培養”機制強化梯隊建設;組織課程思政專題主題黨日,以2024年青島市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專項課題強化黨建思政引領;聯合市教育局裝備信息中心開展“智教先鋒”聯合主題黨日提升黨員教師意識和素養,為學校數字化革新注入強勁動力。

    4.一崗雙責,護航學校發展。壓實壓緊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修訂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實施方案》《黨風廉政建設》及風險防控體系,統籌抓好校園安全與網絡安全、全環境立德樹人與文明城市創建。扎實開展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和廉政談話,做實全體師生信教等專項摸排,守牢校園意識形態陣地。落實“五必須”警示教育制度,開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活動,創新“廉潤華夏”品牌助推清廉校園建設,先進做法收錄于《青島教育紀檢工作》(第36期)。

    二、制度筑基,治理增效,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

    5.制度保障,變革治理方式創新。

    一是構建“學校章程、基本制度、工作制度、任務清單”四個層級的制度體系,形成學校自主管理、自我約束的體制機制。完善以《章程》為統領的制度體系,實施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干部教師管理、財產財務管理為一體的5大類35項管理權限清單,保障辦學自主權的有序運行。二是扎實推進學校《制度匯編》“廢改立”工作,修訂完善職稱評審、教師考核等制度文件,創建重業績重貢獻的評價機制等32項。三是驅動各部門梳理工作職責,優化工作流程,明確上位依據,建成《部門內控管理建設任務清單》,同步在學校辦公室試點完成《職員崗位工作任務清單》的梳理制定,明確每個崗位的承擔任務和責任范圍,推動部門精致管理、流程再造。

    6.舉辦三十周年校慶,提高辦學影響力。一是緊抓學校成立三十周年契機,將校慶作為校園文化傳承和弘揚的平臺,串聯十八中與華夏學校辦學歷史,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刊印《華章筑夢》文化手冊,推出《答案》宣傳片,舉辦“三秩春秋綻芳華,與時偕行立潮頭”校慶典禮,得到社會各界關注。青島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姜林代表市教育局發言并給予高度評價:精心策劃,立意高遠,融歷史為氣勢,聚精神為戰力。二是加強宣傳提升學校影響力。本學期學校公眾號等三個平臺宣傳報道近300篇,青島市局教育局及青島日報等各類媒體報道40余次,學校榮獲2024年全市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優秀案例獲獎、短視頻比賽二等獎,社會美譽度不斷提升。

    7.強化督導和引領作用。一是以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建設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建制”意識,建立完善聯合督導辦公相關制度。遵循“三確定兩反饋”聯合督導辦公流程,校級領導牽頭,以各部門協作、聯動的方式,開展聯合督導四次,形成周報,完善檔案。二是繼續以學期工作落實、重點工作督辦、聯合辦公專項三大臺帳促進各項工作推進。完成省教改項目推進、班主任能力比賽及修訂完善中高職一體化學籍管理制度、學生綜合評價、節能降耗等制度機制。三是集全校之力高效完成2024年度學校績效考核3個重點項目、2個創優項目和1個創新項目,高質量完成2024年學校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和中職學校辦學達標系列工作。

    三、師德育人,匠心鑄魂,教師隊伍建設成效凸顯

    8.教師專業素養能力穩步提升。一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堅持第一標準,落實師德師風建設六項行動,修訂考核方案,在關鍵節點召開師德警示教育大會,發布提醒與舉報渠道,以嚴查自糾踐行師德違規“零容忍”。開展第40個教師節系列活動,提升教師獲得感與凝聚力。二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以 “五金建設” 為驅動,建立項目化師能提升管理模式,本學期獲 1 項青島市教育改革優秀成果、多項青島市教學成果獎及 1 項青島市教科研成果一等獎;立項 1 項山東省教學改革項目、1 項山東省規劃課題,6 項課題結題。教師在優質課、“一師一優課” 評選中成績優異,2名教師遴選參評山東省優質課,1名教師獲評菁英教師人選,3名教師參選第5期青島名師。

    9.推進教師培訓及雙師認定。一是推進 “雙師型” 教師隊伍建設。持續推進 “雙師型” 認定工作,完成第二輪認定方案,規范企業掛職實踐,安排 49 名教師掛職并備案。二是加強教師培訓與師資補充。實施教師專項規劃與培訓,派出 11 名教師參加國培,全員參與山東省信息化培訓,組織AI賦能、企業兼職教師等多項校級專題培訓,規范企業兼職教師聘任管理,組織 6 次面試選拔,在電子商務、動漫、藝術、數字影像技術等專業培育企業優秀技術人員兼任企業導師,補充師資缺編。

    四、育德于心,踐德于行,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

    10.完善校本德育管理制度。依據《中小學德育指南》要求,制定并完善了涵蓋了《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校本德育管理制度,豐富了“六位一體”自主德育體系內容,梳理了“自信、負責、成功”自主德育模式,完善了“信責達遠”德育品牌內涵。。

    11.加強學校德育隊伍建設。一是規范了德育隊伍評價,43名在校班主任評議平均滿意率96.4%,16位老師榮獲2024年度校級優秀班主任稱號。二是構建了分層和專題培訓相結合的隊伍培訓模式,共計交流15次。1名榮獲市級班主任專業能力比賽一等獎并順利進入國賽;2名教師分別獲評市級優秀德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全環境立德樹人 賦能學生核心競爭力》榮獲市級優秀案例獎。三是完成每名教師13名學生的牽手指導和2名學生家訪工作,51位導師獲優良等次,73位導師家訪獲優良等次。四是深化全環境育人成效,組織“名家進校園”活動6次,“家長駐校”活動13次。五是分年級召開學生議事會,征集提案80余條。學生干部主動成立各項重點活動志愿團隊,57名學生獲評校級“優秀學生干部”稱號。

    12.推進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一是推進高質量班級建設。開展文明規范班級評比活動,31個班級先后獲流動紅旗,完成班級宣傳稿件32篇。二是推進家庭協同育人工作。成立2024級家長委員會,組織新生、期中家長會各1次,開展2次4課時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征集家長意見50余條。5名老師獲市級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稱號。通過家校合作,組織學生在家庭中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勞動習慣。三是推進社會協同育人工作。立足青島市社會課堂網絡化平臺,深化線上自主研學效果,豐富“華夏紅·博修云”課堂內容,建設《中小學德育學堂》為主的“互聯網+德育”資源,全體學生落實每周觀看博修云課堂第十五季共20期學習內容,書寫日記的常態化教育效果。

    13.提升德育主題活動育人成效。一是落實上級關于“十個一”項目最新文件要求,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在青島市“十個一”項目論壇中作典型發言。二是參與“學憲法、知憲法”活動,榮獲市級青少年模擬法庭大賽二等獎。“技能成才 強國有我”系列活動榮獲一等獎十個,位列全市第一。三是舉行新生國防教育、開學典禮、秋季田徑運動會、校園藝術節、“華夏記憶”打卡等校慶系列活動,推進全國籃球特色學校、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合唱團建設工作。四是打造“華夏技藝工坊”與班級志愿服務勞動周融合,對600余名學生進行“一人一技,一生無憂”的中華傳統文化素養和勞動能力的培育。學校愛樂合唱團、健美操隊分別獲得市級二等獎,在市級武術和帆船比賽中獲第二、三名。

    14.多措并舉提升學生身心健康。一是修訂《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實施辦法》,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納入班主任和班級量化考核,在市級學生體質健康抽測中,合格率達100%。二是完成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普測及后續跟蹤篩查工作,累計開展心理委員、宿舍信息員和班主任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培訓4次,心理副校長入校開展心理健康講座3次,組織世界精神衛生日系列活動。三是分別開展1次全體學生體檢、視力普測各1次、健康專題講座5次,視力自測每月開展一次,學校視力防控工作在市級工作會議上做交流發言。引導學生重視生命教育開展新生心肺復蘇培訓560余人次。學校物業滿意率均在95%以上。

    15.夯實團員先進性建設,做好新時代共青團工作。強化思想引領,組織各團支部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主題團日;深化身份認同,開展國慶“望紅旗星光 慶祖國華誕”系列主題教育;全面從嚴治團,嚴格落實積分入團制度,本學期共發展團員71名,完善發展全鏈條團籍管理;樹立模范榜樣,一名優秀學生干部被推薦為省學聯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創新活動載體,打造迎國慶、重陽敬老等主題志愿活動;豐富社團活動,組織特色非遺手作體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五、教改賦能,專業強基,內涵發展突破明顯

    16.初中后五年制專業建設規范有序。一是推進初中后五年制專業建設。聚焦高質量發展,參與第二批初中后五年制專業申報,成立會計、電商等 6 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并研討,規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標準。二是開展教學活動與承辦賽事。以課程領導力建設為重點,結合 “AI 賦能、思政融合” 開展校級 “金課” 教學設計比賽,84 人參評,29 人獲優秀;承辦青島市 “三說” 展示活動。

    17.校企緊密協同,打造“金基地”新生態。一是深化產教融合與專業建設。建設《直播帶貨全流程 》《三維動畫(MAYA)》2 門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校級產教融合實訓教材;持續穩定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校企雙元實戰項目管理,會計、電商各完成 1 項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會計、電商、動漫三大專業 200 人參加青島銀行、企慧升、智豆、青島電影學院的企業實踐,校企雙元育人表彰 41 名優秀學徒,發放獎學金近萬元;順利完成會計、電商、動漫三個專業的現代學徒制驗收工作。二是推進國際教育與課程建設。完善中新班 “雅思語言 + 專業特色” 課程體系,開設 18 節國際理解教育特色課,90 節雅思課程,學校獲評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校。

    18.有序開展教學質量督導。一是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依托現有制度,針對教學關鍵環節制定規范、預警制度,規范教研組相關制度,完善教研、集備工作要求。二是構建教學監控體系。建立教學檢查與巡查機制,由師德學術委員會督評;落實教務巡查等制度,完善教學督評細則并完成教師督評考核,構建人才培養質量反饋監控體系。三是推進校級科研工作。圍繞專業技能課教學方法、思政融合等開展 13 個校級微課題研究,邀請市教科院評選,7 個課題獲評優秀。

    19.技能大賽實現歷史性突破。一是構建技能提升與大賽機制。深耕技能訓練及大賽工作,形成 “技能普測 - 技能抽測 - 四級技能大賽” 層級遞進的技能提升機制,落實 “一賽一課表,一賽一方案”,實現所有專業、學生全覆蓋的大賽機制。二是斬獲多項大賽榮譽與成果。本學期榮獲山東省職業技能考試工作先進集體、青島市市北區新媒體職業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李瑞祥、崔前老師指導的電子商務、李彩霞、邱立校指導的動漫制作獲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獎,智能財稅基本技能蟬聯省賽一等獎,9 個賽項獲青島市技能大賽一等獎;承辦 6 個市賽項目,完成全部專業技能普測,動漫與游戲設計專業技能抽測位居前列。

    20.扎實推進職教高考和職普融通教學工作。一是升學班級推進 “目標+分層+提升” 機制,建立 “一班一策,一生一案” 檔案,對財稅專業動態分流培養,商貿類專業分層培養,修訂高考教師考核獎勵辦法。開展高考教師集體大教研、專業專題教研、學法指導等活動 10 余次。會計事務、服裝制作專業 3+4 中本貫通專業轉段考試專業測試通過率達 100%。二是深入推進新型職普融通建設,與66中、16中合力做好普職學籍互轉、課程共建、資源共享的育人范式,繼續組織職普融通綜合育人聯盟論壇活動和三校聯席集備教研,提升課程共建等水平。

    21.數字賦能智慧校園建設。一是數字基建全面升級。完成萬兆校園網絡升級,提升AI運算能力,初步搭建"人工智能+"體驗館與實訓室。二是資源體系擴容提質。本地部署博修云教學系統,課程容量擴充至萬節以上,滿足師生自主線上學習需求。三是數字治理成效顯著。搭建直觀展示信息的校園 “數據中心”,動態監測教學管理活動,實行考評分離,大數據完成成績分析。獲評2024年全市智慧校園建設應用特色學校、典型應用場景、優秀案例三項市級成果。校長獲評首批青島市教育數字化領航工作室主持人,成立工作室并輻射郊區學校,在全市數字化專題會會作2次典型發言,6名教師入選市教育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二期工程。

    22.書香校園特色彰顯。一是豐富校園閱讀活動。完善教師推薦書目機制,以語文教師為主導開展師生同讀一本書、“推普周” 活動并評選閱讀書寫之星;創新舉辦 “悅享閱讀,書香校園” 主題活動,組織讀書沙龍,推出 “華夏享讀” 欄目,引導學生利用電子圖書館檢索資源。二是發揮書香校園引領作用。憑借山東省書香校園優勢,校長在教育局官微為全市 “十個一” 寒假閱讀活動推薦《新職業教育 —— 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后數字時代:智能未來生活指南》經典書目。

    23.全面推動思政課與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一是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校貫徹相關精神與方案,推進青島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完成 1 項市級思政課題結題,立項 1 個思政類市級規劃課題。二是提升思政教師能力。培育思政創新團隊,開展同課異構、示范課展示等活動優化課程思政內容;教師成果豐碩,1 人獲全國思政學科教學設計優質案例獎,5 人次參與市級展示交流活動。

    六、全員參與,多方合作,做好招生實習與社會培訓工作

    24.特色創新,做好招生實習工作。一是招生成果優異,2024 年新生錄取完成率達 96.7%,完成相關數據分析并形成報告,對招生工作進行總結表彰,4 個團隊獲學校貢獻獎,45 位教職工獲量化加分一分以上。二是實習管理規范,5 位實習班主任負責 340 名中、高職學生實習管理,涵蓋高三 110 人、大二 230 人,強化管理、溝通與考核,16 位同學獲評優秀實習生,在青島市“雙隨機、一公開”實習檢查工作中獲好評。三是借校慶促發展,成立 “政 - 行 - 企 - 校協同育人共同體”,與多方合作優化育人模。校友會聯絡校友數千人次,校慶當天近 300 位校友入校,12 位優秀校友受聘為導師。

    25.聚合強內,推進五年貫通就業創業。一是修訂學籍管理規定、學生綜合素養發展與評價實施辦法中“實習、就業”學生評價管理辦法。二是拓展優質實習就業合作企業,落實“連心惠企”活動要求,建立企業資源庫。通過“校級領導+分管處室+實習指導教師”分層走訪、入校來訪等方式,對接行業協會、優質企業百余家,調研企業用人標準,形成問題臺賬協調落實。三是選派專業課教師、大一學生赴浙江紹興E游小鎮,與國內一流動漫游戲企業對接,籌備引入企業課程及共享師資。四是充分發揮校園“就享家”樂業服務站作用,舉辦生涯指導教育4場,就業創業勞動講座3場,接待校外來訪參觀人員百余人,市人社局2024年“走進市辦實事 見證民生項目”活動會中社會各界代表高度贊譽了校園就享家的建設成果。

    26.深化“政行校企社”五方聯動機制,系統性賦能學校社會服務體系。一是聚焦成人學歷繼續教育,做好330名在籍學生的教育教學和300余人的新生錄取工作。二是加強職業教育參與老年教育示范點建設,與青島開放大學、社區教育學院合作開設書法、PS、老年模特等多元課程,累計服務學員超400人次。三是全方位拓展社會培訓,打造了涵蓋英語雅思、MAYA動畫、統考專升本、足球等培訓在內的多元化培訓體系,累計培訓高達900人次。全力優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線上平臺,實現培訓流程的全線上化操作,開設24門線上培訓課程,培訓學員超百人次。開展教師個性化培訓,累計培訓520人次。與市人社局對接,持續推進職業技能鑒定點申報工作。四是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實踐,承辦第三屆市財稅服務行業知識技能大賽,承接市稅務局、icode 編程、全美在線ATA等各級各類考試20場次。五是持之以恒地做好專修學院的常規管理工作。

    七、基建強基,保障固本,高質量發展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27.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以三精三美的行為標準為引領本學期,進一步加大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重點圍繞"文化育人"這一核心理念,在校園內外大力開展德育文化建設。通過設置“班級文化墻”“特色宣傳欄”等途徑,開展“愛國教育”“廉潤華夏”“心理健康”“健康生活”等內容的主題宣傳,使“華夏紅”校園文化,成為培養德技并修、思創并舉、又“紅”又“專”、自信自立的華夏學子的精神核心。 

    28.落實安全工作創建平安校園。一是落實安全制度與責任。堅持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方針,落實會議研究和 “雙匯報” 制度;更新網格化責任體系、管理手冊、制度匯編;落實全員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簽訂崗位安全責任書。二是開展安全排查與教育。組織消防安全、冬季安全等多項專項隱患排查,建立臺賬并整改;組織安保人員防恐防暴演練;落實“1530”安全教育制度,開展多方面安全教育;邀請檢察院開展法治教育;每月開展不同主題應急逃生演練;運行和升級安全管理系統,提升智能化水平。

    29.精致管理優化后勤保障。一是規范財務管理,修訂三類經費采購審批單,加強項目事前調研和風險評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成2025年政府采購計劃填報,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規;依托資產物聯網系統,實現資產智能化管理,2024年報廢固定資產422萬元;完成校門口改造、校園綠化提升等項目,改善辦學硬件,榮獲青島市“無廢細胞”稱號。二是嚴格落實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實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強化食堂管理;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筑牢安全防線,2024年成功獲評“山東省營養與健康學校”。

    七、存在問題

    面對當前職業教育變革關鍵期,學校仍然存在一些急需破解的問題。一是干部的統籌協作能力亟待提升,需在工作實踐中加快經驗積累,提升綜合管理水平。二是產教融合有待加強,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有待深化,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銜接不夠緊密,需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拓展優質對口實習就業單位,強化學生就業創業意識培養,為五年制高職教育發展奠定基礎。三是要加大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的培育,專業領軍人物培養,提升專業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學校在職業教育變革中搶占先機。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

    2025年2月20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