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在“修責任心、立民族志、做職業人”德育目標的指引下,創新美育工作模式,打造藝術共育共享平臺、課程學習平臺、活動展示平臺。
一、共育共享平臺
1.打造“崇禮尚美”美育品牌。
學校彰顯職教特征、立足服務類專業特色、突出學生特點,系統性、全方位、高質量打造“崇禮尚美”美育品牌。
一是重視禮儀教育。學校系統規劃禮儀教育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禮儀水平和美育素養。定期開展學生禮儀教育,對學生禮儀進行具體指導和規范;重視學生日常禮儀教育,開展傳統禮儀、日常禮儀、課堂禮儀、軍訓禮儀、升旗禮儀、集會禮儀等的評比活動。
二是打造崇禮尚美的校園文化。學校的校園文化圍繞“禮”展開,學生隨時隨地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將禮儀詩句、禮儀規范、禮儀比賽、禮儀明星等內容做成文化墻板,做到形象美、環境美、心靈美,每一句話和每一件物品都影響校園里的每一個人,使學生浸潤在美的教育和“禮”的氛圍中,培養出良好的思想與高尚的情操。
三是禮儀活動出彩。禮儀隊是學校美育教育的靚麗名片,禮儀隊以尚禮尚德為目標,內外兼修,多年來,出色地完成了上海合作組織領導人峰會、08年奧運會、第14屆全國學生運動會、全國第5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等諸多重大活動的禮儀服務工作,極大鍛煉了學生美育實踐能力,提高了職業技能,傳播了我校美育特色品牌。禮儀隊拍攝的《中職學生文明公約歌》被教育部網站首頁首位推薦全國傳唱。由于扎實的美育教育基礎和出色的職業素養,學校50多名學生現就職于中南海、中央軍委、總后禮堂、新華網,300多名學生就職于東航、南航、山航等各大航空公司,實現了高質量對口就業。
四是以賽促教。學校連續兩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師生禮儀大賽團體一等獎,獲得個人儀態、禮儀演講等8個單賽項一等獎。學校還主動對接行業需求和崗位要求,自編自創職業禮儀操,每年進行禮儀操比賽,學生百分百參與,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育水平和職業素養。
二、課程學習平臺
2.加強美育課程建設。課程學校重視課程育人,將以美育人的目標和內容融入課程,提高育人實效。一是優化課程設置。由我校牽頭制定的《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文明禮儀課程標準》與《文明禮儀課程標準》通過山東省教育廳專家組評審。學校禮儀團隊為旅游專業和航空專業量身打造的特色課程《女子形體》入選青島市精品網絡課程。《民航服務禮儀》入選了“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學校研發的慕課《旅游詩詞文化》,在愛課程網發布。《文明禮儀》《文化名人故居》兩門課程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校本德育課程。二是豐富課程內容。學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心,打造美育實踐的新內核,提升美育的實效性。邀請青島市鋦藝項目非遺傳承人陳大雷為旅游類專業學生量身定制了《鋦藝技能教學》校本課程,將非遺手工在校園落地生根,讓學生近距離體驗美,感悟美,熱愛美。邀請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青島市歌舞劇院、篆刻專家、書法專家、衍畫專家到校開設選修課程,展示傳統文化技藝,提高學生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活動展示平臺
3.活動促進覆蓋廣。學校全力打造新時代青年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實踐育人平臺,突出美育育人地位,圍繞“節、賽、會、展、演”,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美育發展新格局。
一是形成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長的“一班一品”、“一班多品”的局面。學校每學期組織班級藝術展演,組建了書法、繪畫、朗誦、表演、吉他、手工等30余個藝術社團,每個周定期開展社團活動,在豐富學生課余時間的同時,有效拓寬以美育人的寬度和深度。
二是競賽成績突出。學校參加全國文明風采大賽在朗誦、舞蹈、演講、剪紙等分賽項共獲得一等獎14個,健美操隊獲得山東省全民健身操比賽特等獎,參加青島市中小學藝術展演舞蹈、書法、繪畫、朗誦一等獎15個。學校的禮儀、朗誦、舞蹈、導游社等8個社團先后被評為青島市“十佳明星社團”。舞蹈隊是青島市中小學生藝術團舞蹈團,多次代表青島市獲邀參與國家級、省級藝術教育成果匯報演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