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緊緊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全市教育工作要點。堅持“常規工作標準化、重點工作項目化、創新工作品牌化”要求,強化校風學風教風建設,持續推進“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和學校2023年工作要點,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提升關鍵辦學能力,穩中求進,狠抓落實,高標定位,唯旗是奪,在提升教育質量、培育高素質人才、提升優質藝術教育資源和教育滿意度等方面顯特色,工作推進有成效。學校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家庭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中小學校星級食堂”“青島市中職學校辦學質量考核A檔等次”,60余名教師獲得國家、省市綜合榮譽稱號和個人獎項。
一、加強黨建統領,全面提升黨建水平
1.深化和拓展主題教育成果。聚焦主題教育總要求、根本任務、具體目標,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升華覺悟境界,切實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下功夫、見實效。堅持“理論學習+實地觀摩+線上互動+線下拓展”等形式,舉辦專題讀書班4期和校級領導專題黨課,主題理論學習60余篇。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外出調研考察7次。歸納整改師生和家長提出的教育教學建議140條,食宿建議80條,校園建議51條。
2.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專家述理論、干部述政策、師生述典型”為主要形式分層次開展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項行動,組織全校黨員教師用好“學習強國”平臺學習,優化“每周一學、每月一講、每季一考、每年一評”機制,“每周一學”學習20次,理論學習36篇。“每季一考”進行知識測試2次。深化“第一議題”制度,學校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擴大)會議16次。
3.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落實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重點任務,完善黨組織議事規則和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機制,著力打造“融美鑄魂”藝黨建品牌,爭創省“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建立學校黨代表工作室。實施黨支部建設“強基固本”行動,第三黨支部被評為“青島市五星級基層黨組織”。三個支部分別開展“午間藝小時”音樂沙龍、九水路社區“初心前行·真情九水”慶七一文藝演出、參觀汕頭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初心廣場等黨員活動。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強化團干部培養和對青年的引領集聚,召開青年教師讀書班期中工作推進會和骨干青年教師座談會,開展青年教師“一二三五”培養工程匯報課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舉辦青年教師基本功比武。
4.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職責制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層層壓實壓緊責任鏈條。持續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工作,縱深推進“清廉文化進校園”,打造“清廉校園”。組織黨員干部廉政談話和參觀“清正、清廉、清明、清朗”全國廉潔文化書法展,開展“清風揚正氣 廉潔入課堂”課堂思政、假期清廉研學活動。在閱覽室開辟“清廉園地”,每周一學材料中加入“清廉箴言”欄目,發布“廉政提醒”貼士6次。
5.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持續落實“雙培養”機制,實施“黨員先鋒指數積分評價”,完善“黨員導師制”,深入開展“結對三人行、利他三件事”活動,92名黨員共結對幫扶群眾、學生184人。加強學校干部梯隊建設力度,舉辦干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3次,完成中層干部換屆工作。評選黨員先鋒崗58名。
6.營造學校發展良好氛圍。完成校園環境升級改造,逐步形成“和美健雅”的校園文化體系。落實網絡安全黨委負責制,保障學校網絡安全。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每月開展一次意識形態工作分析研判,筑牢抵御和防范校園宗教滲透的思想防線。完善學校融媒體中心功能,發揮好官網、公眾號、抖音號、視頻號等新媒體作用,學校公眾號推送202 篇,人民教育及人民教育公眾號各1篇,大眾日報2篇,青島電視臺1次,青島晚報 1篇,教育局公眾號6篇,網絡媒體、自媒體報道13篇,主動宣傳學校好聲音、身邊好故事、教育好形象,營造良好教育氛圍。
二、堅持五育融合,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
7.強化課程育人。堅持課程育人、思政鑄魂的工作理念,結合藝術專業特點將課程思政貫穿于教學設計和實施的全過程,開展課程思政精品案例展示活動。參加2023年全國文化藝術職業院?!皩W習二十大,鑄魂育新人”課程思政優秀案例展示活動,張子瑤獲全國藝術類中職學校第一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深入開展“探尋紅色印記”紅色基因傳承教育活動,組織師生赴市黨史館、紅嫂家鄉、孟良崮紀念館、尼山圣地等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先后邀請王繼軍、王發令等革命前輩入校進行青島紅色記憶、雷鋒精神演講。以雙非遺馬頭琴項目為抓手,完善“齊˙寶力高”馬頭琴大師工作室功能,開展馬頭琴大師課,完成馬頭琴制作工坊建設,促進黃河流域文化傳承。
8.強化活動育人。根據“三級六段二十四主題”德育工作框架,圍繞“禮樂文明”結合不同的時間節點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祭英烈、向國旗致敬等活動38次,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42次。強化儀式教育,開展高考百日誓師、出征儀式、成人儀式和畢業典禮,將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深度融合。完成2023年新生軍訓及國防教育工作。感受國家關懷,發揮資助育人效能,學生因家庭困難免學費8人,享受國家助學金學生48人,享受學校資助33人。開展“永遠跟黨走 筑夢新時代”資助育人主題教育。
9.強化實踐育人。制定《青島藝術學校關于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方案》,從未成年人生活學習成長的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網絡環境、心理健康環境等入手,實施家校社網一體、啟智潤心并重、師生員工共建的全環境立德樹人。制定《青島藝術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在勞動課程設置、日常勞動要求、志愿服務、社團活動、校外職業體驗、校內勞動周安排等方面提出實踐要求,校園勞動實行“班級認領制”,各班級認領自己的室外責任區,定期進行“勞動實踐區”內衛生清掃、園林科普、綠植修葺、園藝養護等勞動。舉辦2023年體育節暨趣味運動會,創新開幕式入場形式,增加趣味游戲、球類比賽、跳繩比賽等學生喜歡參與的項目,同時增加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以賽促練,強化身心健康。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八名。
10.強化心理育人。堅持“接納、關愛、呵護、支撐”理念,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功能,打造“心藝家”心理健康教育品牌。運用心升時代心檢系統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測,完成數據導入、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臺賬和跟蹤管理工作。開展心理活動月、5.25心理健康節、幸福周主題活動,打造“心探索”心理社團建設。舉辦?!罢骨啻猴L采,揚自信之帆”校園心理劇比賽,承辦市中學生心理劇比賽并組織參賽,獲一等獎。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課程獲省優秀成果一等獎,學校連續十三年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
11.強化協同育人。落實《青島市家校社協同育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4年)》。持續打造青島藝術學?!靶乃嚰摇奔彝ソ逃放?,進一步開展家庭教育研討活動。劉洪姣、孫苑先后開設家庭教育五步教學法校級示范課,劉洪姣推薦參加市級家庭教育評優課比賽,李巖獲評市級家庭教育“名師交流課”,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法在市級會議進行經驗交流,《大眾日報》對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法進行了專題報道,學校獲評山東省家庭教育實驗基地。每月舉行一次“馨˙藝”校長會客廳,反饋和解決意見、建議458條,152名教師被學生家長推選為“優秀家訪教師”。組織開展“勵志青春 感恩父母”家長節,完成校級家委會換屆工作,成立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推選5位家長參加市“智慧家長”評選和交流活動,家長鄭美艷被推薦參加省級智慧家長的評選。
三、圍繞“藝術+”,打造高水平專業
12.優化專業群建設。圍繞青島藝術城市建設和青島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按照“一體兩翼、三階遞進”的專業發展機制,堅持專業特色化建設標準,打造音樂、舞蹈、人物形象設計、美術、學前教育專業。邀請音樂、播音主持、影視表演、體育舞蹈等專家入校開展專業把脈,與專業教師進行互動探討。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修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與崗位需求、職業資格證書、技能大賽、1+X證書試點等相銜接的專業課程體系。
13.做好音樂表演專業特色化建設。完成音樂表演專業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指導方案的編制工作。完成音樂專業在線精品課程和數字資源庫建設工作,共錄制在線精品課53節,參加山東省在線精品課程的評選,并在超星平臺共享使用。完成實驗劇場反聲罩采購、安裝。54名學生考取器樂藝術指導1+X證書。
14.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堅持“賽課融合”教學模式,由張杰鵬、龐衛華指導的林芳宇、王澤昊、丁瑞麟3位同學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聲樂器樂表演賽項獲一等獎,李芊、劉曉京參與服務。由馮勇、王超宇、張洋原創舞蹈《海上稻花香》獲市中小學生藝術節高中甲組一等獎,獲省賽入選資格,該節目入選由中國舞蹈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民族民間舞展演,獲優秀劇目獎,入選2023年全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舞蹈展演活動,獲展演獎,張磊、傅蕾笑參與服務。由顧柳、曲瑞剛指導的民族室內樂作品《原野的風》獲市中小學生藝術節高中組一等獎,獲省賽入選資格。劉赟指導的解家歡同學參加第八屆全國管樂獨奏展演,獲金獎和“中華杯”。劉菁同學參加2023中國音樂小金鐘——全國琵琶展演,獲新人獎。學校舞蹈團參加了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青島市大學生藝術節和“芳華杯”舞蹈展演活動。在校舉行專業技能大賽和影視表演專業、舞蹈表演專業結業匯報展演。開展美術(繪畫)專業學生寫生研學和暑假夏令營活動,舉辦美術專業師生畫展。開展學校合唱團暑假集訓活動。
四、堅持求真務實、守正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5.加強有效課堂建設和教法改革。進一步強化教研集備,建立學科召集人制度,建立課程標準引領下的主題式校本教研、分層教研,扎實開展備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五課教研”,做到“無集備不上課”。提升作業設計和布置質量,系統設計基礎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文化課堅持學案導學,完善分層次教學。專業課堅持舞臺與講臺兩臺融合的教學范式,實現專業教學社團化。
16.加強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堅持“校興科研,科研興?!睉鹇?,完成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藝術類專業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使用》、市“十四五”重點規劃課題《藝術類中職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研究》及六項青島市教育學會課題開題工作。組織開展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申報工作,學校三項課題立項。目前,學校確定“新形勢下藝術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項目33項,在研省、市、校三級教改實驗項目15個,科研課題16個,基本形成組有課題,人人做研究的良好局面。組織《有效教學》讀書札記交流10期,李育敏、潘濤、劉楠楠、趙怡、王欣、焦雁等分享了讀書經驗。
17.深化教學管理。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扎實落實“五項管理”,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青島藝術學校教學管理規范》,先后召開以“聽評課為抓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主題的教學工作會2次,邀請市教科院專家入校開展聽課調研,指導課堂教學。實施中層以上干部和專兼職督學“推門聽課”制度,建立“一聽二看三評四訪五談”機制,加強課堂教學診改。本學期,推門聽課1100余節。
五、堅持師德優先,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18.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整治活動。邀請法律專家邵守剛入校進行清正教風宣講。全員簽署《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書》。
19.推進教師隊伍建設階梯計劃。加強新教師和青年教師培養,舉辦工作滿一、五年青年教師匯報課,姜華、佟一、肖瑤、李真、王菲、張玉玉、何天雨進行教學匯報展示。完善新教師“雙導師”制,召開青年讀書班期中工作推進會,組織青年教師與9位導師結對,在讀書學習、磨課上課、教學比賽等方面進行指導。加強名師培育,王偉、張穎入選“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及首期齊魯名班主任建設工程”培養人。實施大師領航計劃,邀請李世衛、董海珠、張蔭松、薛蓮、曲明明、李賢,張康明、張國勇、孫道東、賈巍、劉洋等藝術大師入校開展大師課,引導專業建設,培育教學成果。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堅持“一二三四”學習機制,以教研室為單位創建學習型組織,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20.提升教師專業化素養。開展校級“一師一優課”評比21節,推薦佟一、趙怡、王超宇、劉旭、李真、王穎、張亞東、薛潔瓊、牟月青、李巖(數)、劉洪姣參加2023年市“一師一優課”比賽。教師參加省首屆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展示,曾子銘獲專業素養一等獎、自彈自唱第一名、試題命制一等獎、個人全能二等獎。市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孫苑、張玉玉獲一等獎。市優質課評選,曾子銘、王洋、戴雪峰、宗璇、李巖(語)、陳亞冰獲一等獎,傅昱晗、劉楠楠、付召東獲二等獎。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能力比賽,陳亞冰獲公共基礎課程組一等獎第一名;張欣、崔婷、孫苑、付召東教學團隊獲二等獎。市技能比賽,劉曉京、傅昱晗、王茹、張磊、王超宇、靳珺、朱潔、劉赟、楊冬、薛向榮等指導學生獲一等獎。市班主任能力大賽,李巖(語)、張丕榮、張倩楠組合獲三等獎,李巖(語)入選省賽。
六、落實精致管理,提升學校管理效能
21.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全面深化教育治理改革,規范教育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和風險性評估程序,健全法律顧問制度,提升學校依法決策水平。邀請法律專家入校面向師生開展法治教育,開展《民典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的普法教育,提高師生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
22.加強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堅持施行“網格化”“走動式”管理模式,建立樓長制,做到定樓座、定樓層、定班級、定職責,構建“分級管理、權責明確、流程規范、任務清晰、網格到底”的校園安全監管網絡。堅持每周一中層以上干部和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走動式”安全聯查制度,共組織17次聯查,發現并整改各類問題187個,學校“網格化”“走動式”管理模式獲省校園安全教育與管理優秀成果二等獎。組織開展防火、防震、防爆演練5次。節假日及假期期間,堅持每日推送人身、交通、飲食、用電等安全和防溺水提醒。組織參加“市首屆中小學生存教育技能大賽”獲全市第二名。全面落實“乙類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圍繞“保健康、防重癥”,最大程度保障師生健康安全。
23.提高辦公室綜合協調服務質量。完成各項工資的晉升、每月津補貼、績效工資的核算和發放工作。完成專業技術職稱、晉級評定的基礎信息統計工作。完成青島市拔尖人才的申報工作。舉行6名教職工榮休儀式。
24.全面推進招生和對外合作工作。充分挖掘招生增長點,與青島17中聯合招收繪畫專業新型職普融通班,啟動與韓國南首爾大學開展人物形象設計專業3+4合作辦學項目。2023年學校招生共計535人,其中,30人超過局屬普高一段線(274分),79人超過局屬普高二段線(259分),257人超過民辦普高錄取控制線(224分),錄取最高分304.5分,生源質量大幅度提高。完成2020級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崗位實習和學前教育專業跟崗實習工作。完成五年制高職109名學生轉段錄取工作和大專段畢業生派遣證信息確認、檔案投遞工作。舉行青島藝術教育集團2023年會,開展專家講座、美育論壇、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活動,與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簽約啟動戰略合作。與青島拉斐派瑞投資有限公司、李滄區九水路社區、市北區豐盛路社區合作建立“產業學院·社區學院”,共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實踐基地。第四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通過驗收,獲批2023年現代學徒制試點。啟動少兒舞蹈藝術團、老年大學項目,發揮學校藝術教育資源優勢服務社區居民。
25.提升總務后勤服務保障能力。完成生均公用經費審計工作;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信息化管理工作。升級改造宿舍淋浴系統,解決學生“洗澡難”問題。在洗手間安裝熱水器,解決冬天洗手無熱水難題。完成教學樓衛生間、屋面和三號宿舍屋面防水維修。
26.加強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召開教代會,審議通過了《青島藝術學校2023年專業技術崗位競聘工作實施方案》《青島藝術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方案》《青島藝術學校教職工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加強新時代教職工文化建設,提升“藝家人”幸福感,組織開展職業化妝和護膚、踢毽比賽、教職子女六一兒童節慶祝及托管驛站等豐富多彩的“藝家人”活動。完成教職工體檢工作。持續深化“勞動鑄魂”職工思想政治引領活動,魏雪參加“中國夢·勞動美”職工宣講大賽獲局一等獎、市總工會二等獎。張子瑤參加市大中小學“思政微課堂”百姓宣講大賽獲故事類二等獎。張穎獲“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持續開展溫暖進萬家活動,為教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七、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
1.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提升。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內驅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教育引導學生強化身體素質的方法亟待加強,全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測評成績和評定等級舉措亟待加強。
2.課程建設提升。需要進一步規劃適合藝術生特點的課程體系,落實國家課程校本化。精品課程、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法一體打造亟待加強,深耕細作。課程思政需要進一步加強教研落實。
3.精細化管理提升。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群眾滿意度的“精致管理雙提升”工作亟待加強?!皸l塊結合、網格管理”系統管理布局需要進一步落細、落實、落地。閉環管理有待加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