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學期即將結束了,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同學受益。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過程中注意學生的適應過程,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學生在體育課上全員參與,提高身體素質,每人至少掌握一至兩項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為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體操、跳繩、球類等內容,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去練習,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素養。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將注重能力的培養:
1、深入了解體育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手段,懂得體育鍛煉對身體的作用,增長體育知識,并自覺地進行身體鍛煉。
2、學習一些基本體操,加強協調性練習。通過素質練習,提高學生跑、跳、投的能力。進一步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
3、結合學校十個一工程跳繩項目的要求,將花樣跳繩引進課堂,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跳繩進而喜歡跳繩并參與其中。
4、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頑強拼搏精神、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三、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1、課堂教學時盡量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和器材,力求基礎知識教學與基本技能訓練相結合。
2、提前備課,認真分析學情,教師上課以身作則,按學校要求規范著裝,嚴格課堂常規,實行上課點名制度,加強學生的課堂管理。做到不隨意調課、不遲到、不空堂及提前下課.上課講解,組織得當,示范準確。教法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
3、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著力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積極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行動,強化學生體質健康工作,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和陽光體育1小時,提倡每個學生有一項體育愛好,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4、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不斷完善“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機制,扎實開展“五課教研”(備課、上課、說課、聽課、評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5.重視體育課的安全問題,絕不能有半點松懈,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用滿腔熱情去關愛學生,切實加強學生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
2022.6.24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