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科學發展,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特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發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總任務,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大戰略產業——醫養健康產業,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為推動全國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貢獻典型經驗和模式。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將科學發展觀貫穿在學校建設、管理、教學、服務的全過程,著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提高學??茖W化、規范化管理水平。
2.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既要著眼于未來,超前規劃,又要結合現狀,整體規劃,將前瞻性與現實性、可行性相結合。分步實施,穩步推進。
3.質量、規模、效益并重
既要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又要注重教育教學質量,以質量求生存,以規模促效益,達到質量、規模、效益協調發展。
二、總體思路
“十四五”期間,堅持“錯位發展、特色發展”思路,加強內涵建設,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產業需要、業內認同、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山東省高水平中職學校,積極參與建設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提升辦學層次。
三、具體目標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提升黨建水平
1.強化黨組織建設
加強黨的政治思想建設,聚焦學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涵養良好的政治生態。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及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制度,積極進行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建設黨員活動室,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黨委對一線教師的“雙培養”工作。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推動黨委班子成員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強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未巡先改、立整立改工作,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講座等方式,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理想信念、宗旨觀念、廉潔自律和警示教育,促進黨員干部廉潔從教、廉潔從政。
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以文明校園創建和鞏固為載體,拓展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強化典型培育和引領,大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爭創全國文明校園。
(二)完善內部管理體制機制,提高治理水平
4.完善“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加強“四會一章程”(校長辦公會、黨委會、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學校章程)建設,健全決策、執行、監督“三位一體”的運行管理機制。培養齊魯名校長1人,提高治校能力。
5.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分類績效考核制度。修訂《工作人員平時考核辦法》,將工作效率、工作質量與評先樹優、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職稱晉升競聘、干部選拔任用密切掛鉤,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
(三)加強隊伍建設,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6.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做好中層干部的選拔、任職輪崗、監督考核、培訓工作,加快選育學校年輕干部,建立優秀年輕干部人才庫,努力鍛造“三化一型”的干部隊伍。
7.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日??己?、年終考核、專業技術評聘、評優首要標準,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加大師德失范問題查處力度。加強教師培訓,舉辦骨干教師讀書班、青年教師研修班,建設省、市名師工作室。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比賽。將專業課教師參加臨床頂崗實踐與職稱晉升、競聘密切掛鉤。完善《兼職教師選拔培養制度》,提升兼職教師隊伍業務水平。培養青島市教學名師2名,青島市教學團隊2個,青島市學科(專業)帶頭人2名,青島市教學能手2名,山東省級教學名師1名,山東省教學團隊1個。積極爭取加入全國衛生健康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8.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為三年以內的新任班主任配備德育師傅,幫助新任班主任掌握班主任工作技巧。堅持“請進來”策略,開展班主任能力專題培訓,舉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舉辦班主任能力比賽。大力支持教師參與青島市名班主任建設,建設青島市名班主任室1個,在國家、省職業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賽中獲獎。
(四)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9.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用好山東省教育廳立項課題《中職專業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充分挖掘思政資源,發揮課程育人的主陣地作用,為國家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將歷史課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嚴格遵循《中等職業學校歷史學科課程標準》以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發揮其特有的育人功能。
10.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鞏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校園、青島市中小學五星級陽光校園、青島市首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范點的創建成果。認真貫徹落實《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年舉辦一次推進行動計劃成果展示會。
11.提高育人品牌影響力。用好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立項課題《構建中職衛生學校特色德育模式的探究》研究成果,構建“三全”育人格局,貫徹“四維”目標,實施“五化”育人,增強德育工作的滲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青島市“守護生命、領飛天使”德育品牌、“護航天使”志愿服務品牌的影響力。
(五)堅持育訓并舉,建設“五位一體”的職業學校
12.爭取舉辦五年制高職教育。對接高職教育的要求,轉變教育理念,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加強師資隊伍、實訓基地、教材等方面的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13.依托“互聯網+”,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建設青島市中醫適宜技術“O2O”推廣平臺(中英文),開展在線培訓,提高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中醫服務能力。助力中醫藥走出國門,弘揚中國優秀中醫藥文化,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14.依托國家產教融合工程——助產專業實訓基地,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面向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失業人員、退役士兵,開展育嬰師、月嫂、營養餐制作、幼兒照護、小兒推拿、應急救護、老年照護等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促進就業創業。
(六)加強專業建設,爭創山東省高水平中職專業(群)
15.優化專業設置。秉承“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理念,健全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增設康復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積極爭取研制全國生殖健康管理專業《簡介》、《教學標準》。
16.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用好青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職護理專業“課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在進行充分的人才市場需求調查的基礎上,以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為基本遵循,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在有關課程設置、教育教學內容等方面的要求,對接職業標準,完善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17.加強課程建設。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優化各專業課程設置,完善課程標準。建設2門省級在線開放精品課程、編寫“課證融合”校本教材4本。建設完成《職業道德與法律》全省學校思政課“金課”。積極爭取建設青島市優秀德育校本課程。抓實立項課題的研究、結題。提升青島市中醫適宜技術O2O推廣平臺建設水平,建設常用中藥、穴位課程資源,并完成英文翻譯工作。
18.積極爭取山東省職教高地建設項目。按照“突出優勢、聚焦特色、創新機制、打造品牌”的思路,將以山東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護理)為核心,青島市中等職業學校骨干專業(藥劑)、學校特色專業(中藥)為支撐的護理專業群,建設成為青島市、山東省高水平中職專業(群)。積極參與修訂山東省中職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積極爭創山東省高水平中職學校。
(七)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9.改革教學方法。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探索實施項目化、理實一體化、案例、情境、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用好山東省教科學院立項課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醫適宜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推廣混合式教學法。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引入標準化病人。
20.積極探索學分制改革。制定學分制實施辦法,建立學分互認機制,除專業核心課程以外的所有課程均可學分互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可以與相關專業核心課程學分互認,專業技能競賽獲獎可免試相應的課程并折算學分。建設“學分銀行”,尊重學生個人差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1.狠抓全國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教學宗旨,把大賽名片擦得更亮。
22.以“1+X”證書試點為契機,推動“三教”改革。認真研究試點項目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要求,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對標分析,完善教學標準。
(八)深化產教深度融合,構建“醫教協同、雙主體育人”新機制
23.加強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共同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適合崗位職業理論和技術標準的專業課程,使專業實踐教學與臨床工作零距離對接。
24.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與實習醫院密切合作,整合護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資源,打造集教學、培訓、科研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建設日式標準化老年照護實訓基地。開辟校外實習基地10家。
(九)加強招生就業工作,確保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的雙提升
25.加強招生宣傳。通過學校官網、微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宣傳工作。舉辦“職教體驗日”,面向中小學生開展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
26.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加強調查摸底,開展特色鮮明,靈活多樣的就業指導活動,舉辦校園雙選會。
27.加強成人教育工作,提升成人教育辦學水平。在辦好北京中醫藥大學遠程教育的基礎上,探索與其他高校合作開展成人教育。積極開展鄉村醫生技能培訓,養老護理員、育嬰師培訓,鼓勵學生參加自學考本科的學習,推動成人教育的快速發展
28.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與日本郡山健康專門學校合作,擴大研學規模。與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合作,建設護理能力中心。積極推進與澳大利亞霍姆斯格蘭TAFE學院、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在學生留學、教師研修、教科研、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十)強化財務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29.加強預算管理,從學校發展的宏觀角度,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編制預算,并嚴格執行。
30.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完善業務流程,建設新生收費系統,推進經濟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
31.爭取財政補助收入逐漸增長,實現預算收支平衡。規范采購行為,推進學校政府采購工作。
(十一)加強硬件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32.按照功能協調、優化配置和資源整合的思路,合理定位校園各區域的功能,全力推進校園硬件建設,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重新鋪設操場塑膠,建設師生健身器區。提升校園綠化水平。
33.持續改善學生食宿條件,為學生提供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加大對食堂、超市的監管力度,確保飲食安全。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不斷提升后勤服務保障水平。
(十二)建設智慧校園,爭創山東省職業教育信息化創新與改革試點學校
34.以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教學,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拓展互聯網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能力,探索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35.研發信息化基礎平臺,建立統一數據中心,實時采集人才培養狀態數據,提高教學診斷與改進能力。強化數據增值服務理念,以數據為核心,支撐管理決策可視化,提升管理效能。
(十三)強化“平安校園”建設,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6.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加強依法治校,開展特色鮮明的法治宣傳,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作用,營造濃厚的法治建設氛圍。防止校園欺凌,組織開展好“學憲法講憲法”和法治體驗等活動,推進憲法及教育、衛生法律法規學習常態化機制建設。
37.確保校園安全穩定。貫徹落實《青島市學校安全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學校安全第三方評估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宣傳,增強師生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專職保安隊伍管理。實現安全生產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確保校園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認真學習領會部省共建職教高地等文件精神。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創造有利于學校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政策支持。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崗位職責、優化崗位結構,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資金保障
通過適度擴大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規模、積極開展成人教育、短期培訓積累資金,同時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
(四)人才保障
實施“人才強?!睉鹇?,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好教師“入口”關,完善教師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以學科建設為依托,以骨干教師為核心,培養一批教科研能力強,在省市有一定知名度的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名師,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富有特色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發展提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山東省青島第二衛生學校
2021年11月17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