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學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創新、攻堅突破、深耕細作、強化保障,保供給、補短板、擴優質、提質量、強服務,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
1、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始終保持黨建工作的正確方向。嚴格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以常態化“三述”工作為抓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打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思想根基。
2、著眼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突出領導班子建設和中層干部隊伍建設,把作風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健全完善干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干部日常監督管理,激發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3、著力夯實基層黨組織功能。把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擺到重要位置,以黨支部的星級創建為契機,堅持黨委委員對聯系支部的指導、引領,以量化考核為抓手,以豐富組織生活制度和實效為落腳點,推動基層黨支部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4、著力正風肅紀,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將黨風廉政建設納入黨委年度工作部署,重視廉政風險防控,加強廉政教育,深化風氣建設,強化源頭治理。持續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進一步完善行風建設長效工作機制。
5、加強黨建帶團建,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作用。深化工會工作創新發展,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的要求,力推動文明創建工作。
6、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落實校園文化建設達標創優工作,切實發揮校園文化政治引領、文化浸潤、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
二、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7.提升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研究制訂加強新時代高品質德育工作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打造多彩思政課堂。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打造思政“金課”和示范課例。研發班主任主題班會精品課程資源。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德育工作隊伍培養機制,健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8.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制定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貫徹落實《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認真構建課堂教學、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育人機制,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義診、志愿服務在醫院、護士節授帽儀式等特色德育活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教育人、引導人。開展“六個一”活動,加強對重點學生的干預、跟進管理。
9.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學習貫徹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常態化開展家長、班主任、校長見面活動和“優秀家長進課堂”“家長進校園”“家長面對面”活動,發揮家委會的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課程、陣地、隊伍和機制建設,規范心理篩查及危機干預工作流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達標創優評估。
三、以項目建設為引領,提高綜合辦學水平
10.積極參與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建設,破解學校發展瓶頸。
11.啟動山東省特色化專業建設。制定《專業建設實施方案》《任務書》并認真貫徹落實。建設在線考試平臺。
12.迎接助產專業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驗收。統籌協調,積極推進,高標準通過省教育廳驗收,不斷增強學校的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
13.優化專業設置。健全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爭取開設醫學檢驗技術。建設中藥炮制實訓室。
14.申報建設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將學校打造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樣板和標桿學校。
四、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15.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嚴肅教學紀律。加強護士證考前輔導,進一步提高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
16.狠抓全國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教學宗旨,把大賽名片擦得更亮。
17.積極推進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以“1+X”證書試點為契機,推動“三教”改革。認真研究試點項目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要求,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對標分析,完善教學標準。
18.改革教學方法。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探索實施項目化、理實一體化、案例、情境、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與水平。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提升中職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加強教學能力建設,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教學能力比賽。
19.創造和培植優秀教學成果。鼓勵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申報職業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建設教學成果展示網站。抓實立項課題的研究、結題。建設青島市中醫適宜技術“O2O”推廣平臺(中英文),開展在線培訓,提高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中醫服務能力。
五、加強隊伍建設,增強核心競爭能力
20.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做好中層干部的選拔、任職輪崗、監督考核、培訓工作,加快選育學校年輕干部,建立優秀年輕干部人才庫,努力鍛造“三化一型”的干部隊伍。
2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構建多層面、立體化的師德專項整治工作體系,加大師德失范問題查處力度。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層級設計,推動優秀教師梯隊發展,深入推進名師工程。公開招聘3名教師。
2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為三年以內的新任班主任配備德育師傅,幫助新任班主任掌握班主任工作技巧。堅持“請進來”策略,開展班主任能力專題培訓,舉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舉辦班主任能力比賽。大力支持班主任參加國家、省、市級能力比賽。推進名班主任工程建設。
六、加強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校園
23.深入推進新技術賦能教育。拓展互聯網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能力,探索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持續提高智慧校園建設及應用水平。禮堂設施升級改造。
24.研發信息化基礎平臺,建立統一數據中心,實時采集人才培養狀態數據,提高教學診斷與改進能力。強化數據增值服務理念,以數據為核心,支撐管理決策可視化,提升管理效能。
七、加強招生就業工作,提高生源與就業質量
25.加強招生宣傳。通過學校官網、微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宣傳工作。舉辦“職教體驗日”,面向中小學生開展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
26.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加強調查摸底,開展特色鮮明,靈活多樣的就業指導活動,舉辦校園雙選會。
27.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與日本郡山健康科學專門學校合作,擴大研學規模。與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合作,建設護理能力中心。與煙臺國際集團、山東聯橋集團合作培養日語方向高素質護理人才。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機構。
八、夯實基礎,全面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28.加強新聞宣傳工作。用好學校“兩微一網”,與國家級媒體合作,及時宣傳重點、亮點工作,不斷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發揮省級健康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
29.優化內部治理體系。修訂完善《教師教學工作量管理規定》《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競聘量化賦分辦法》,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制度。繼續完善內控制度體系,嚴格執行財經紀律,規范財務管理。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管理規定,加快預算執行進度。
30.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加強憲法教育資源建設,深入開展“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做好模擬法庭等法治體驗活動推廣普及工作,加強法治副校長隊伍規范化建設。
31.確保校園安全穩定。落實安全生產全員主體責任,開展學校安全第三方評估工作,鞏固學校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成果。加強安全教育宣傳,增強師生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專職保安隊伍管理。自動消防設施規范化運轉。
32.提升后勤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改善學生食宿條件,為學生提供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加大對食堂的監管力度,確保飲食安全。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建設休閑書吧。加強校園的美化、亮化,提升形象。
33.毫不放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學校各項工作的發展,持續加強防控措施的落實,壓實責任,做好風險評估研判,強化校園管控,確保師生安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