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切實有效的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使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常規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學校就加強教學督導聽課制度做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為核心,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大力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優質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聽課人員范圍及數量要求
本規定適于學校領導干部、教務科中層、教研室主任、教學督導和任課教師。
1、校級領導每學期聽課10學時以上,每學期到教研室專題調研課堂教學情況不少于5次。
2、主管教學副校長、教務科長每學期聽課30學時以上。
3、教研室主任每學期聽課20學時以上。
4、專職督導教師每周聽課12學時。
5、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16學時以上。
三、聽課基本要求
1、聽課范圍
主要在學校范圍內進行聽課,包括課堂講授課、實訓課、室外訓練課。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市、區職教室和兄弟學校相近專業舉行的公開課、觀摩課。
2、聽課記錄
原則上每次聽課都要按要求聽完一節課的全過程。記錄項目填寫要齊全,包括專業、班級、科目、課題、授課教師姓名、聽課時間、節次、教學內容及過程;記錄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簡記主要環節、任務、重點、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情況等;聽課時隨時記錄所發現的閃光點或對問題的思考,做好旁評。
3、注意事項
(1)校級領導、教務科主任、專職督導教師聽課時,要體現計劃性和針對性,提倡選擇不同的學科、不同層次教師的課程,力求每學年對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都有所掌握,對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偏低的教師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
(2)教研室主任、任課教師聽課,提倡在學科專業對口聽課的基礎上,兼顧其他相近、相關學科教師的課程聽課。教研室室主任、教研組長通過對本室、本組教師的聽課,及時全面掌握本室、本組教學人員的課堂教學情況。任課教師通過聽課,博取眾優,相互促進。
四、評課要求
要樹立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觀,實現課堂教學評價五轉變,即:要由評教師的講為主轉變為以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思維量為主;要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為主轉變為以評教與學過程的主導與主體結合的有機性為主;要由評教師對教材分析與處理的合理性為主轉變為以評教師點撥的針對性、拓展性、適度性、深刻性為主;要評課堂的活躍度為主轉變為以評全體學生深入學習狀態的程度為主;要由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為主轉變以評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為主。
通過聽課,要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綜合分析,抓住主旨、重點,分條項寫清優點、缺點及指導性改進意見或建議。做好定性定量評定,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建有效、高效課堂積累素材,提供依據。
1、校級領導聽課后通過教研室、組(備課組)或個別交談的方式,與教師進行交流與反饋。必要時還可以與教務科及教學督導溝通反饋,堅持一課一評,既要有理論指導,又要講究藝術性和針對性,要實事求是,講究實效,切實發揮聽課對改進教學、指導培養教師的作用。做好定性定量評定,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建有效、高效課堂積累素材,提供依據。
2、教學督導、教研室主任通過聽課,在課后應及時與被聽課教師進行交流反饋,尤其對剛剛步入教師行列的新教師,采取多聽多反饋,挖掘成長潛力,幫助他們盡快熟悉掌握教材處理、教案編寫、課堂教學程序等教學業務,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3、教務科領導在完成自身聽課任務的同時,重點做好與校級領導、教研室主任、督導教師和各任課教師聽課后的溝通,全面掌握學校的課堂教學工作,每月寫出學校聽課情況匯總。
課堂教學督導反饋表
班級 |
日期 |
節次 |
課程 |
任課教師 |
督導教師 | |||
項目 |
內容 |
評價等級 |
督導建議 | |||||
A |
B |
C |
D | |||||
師德師風 |
上課有無遲到、空堂、接聽手機 |
|||||||
教學目標 |
知識、技能、態度等目標的確定及落實情況 |
|||||||
教學內容 |
完成教學大綱情況 重點難點把握及講解情況 |
|||||||
教學過程 |
教學環節是否完整流暢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準時 |
|||||||
教學方法 |
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職業能力培養 教師主導作用及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教學情況 |
|||||||
教學效果 |
課堂氛圍及學生互動情況 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 學生學習反饋的情況 |
|||||||
教師素質 |
教態及教學語言 板書設計 知識掌握及駕馭課堂能力情況 |
|||||||
實驗教學 |
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效果,學生實驗教學學生操作技能培養情況 |
|||||||
課堂紀律 |
出勤及違反課堂紀律情況 自主學習情況及學風 |
|||||||
班級衛生 |
垃圾清倒情況,地面、黑板等 |
實驗教學督導反饋表
班級 |
日期 |
節次 |
課程 |
任課教師 |
督導教師 | |||
項目 |
內容 |
評價等級 |
督導建議 | |||||
A |
B |
C |
D | |||||
師德師風 |
上課有無遲到、空堂、接聽手機 |
|||||||
課前準備充分,嚴格要求學生 |
||||||||
教學目標 |
理論知識、實驗技能、態度情感等目標的確定及落實情況 |
|||||||
教學內容 |
完成教學大綱情況 實驗操作技能要點把握及講解情況 |
|||||||
教學過程 |
教學環節完整流暢,時間分配得當 |
|||||||
是否突出操作技能、實驗方法的訓練 |
||||||||
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操作錯誤 |
||||||||
教學方法 |
注重實驗內容與理論知識銜接和職業能力培養 |
|||||||
正確處理主導和主體關系,善于引導學生獨立操作,提升操作技能 |
||||||||
教學效果 |
課堂氛圍及學生動手參與程度情況 |
|||||||
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 |
||||||||
實驗報告填寫情況 |
||||||||
教師素質 |
教態及教學語言 |
|||||||
板書設計 |
||||||||
示范操作是否規范、準確、熟練 |
||||||||
課堂秩序 |
出勤及違反課堂紀律情況 是否按要求穿著工作服或校服 |
|||||||
實驗室 衛生 |
垃圾清倒情況,實驗臺、地面等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