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青島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關于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部署要求,創新開展“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以下簡稱“三我”活動),廣泛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聚民智,在暢通聯系群眾渠道、精準掌握群眾需求、提升服務群眾能力上狠下功夫,著力以民主協商重構社會秩序、以互動對話增進社會和諧、以解決實際問題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做到“門全開”,架起政民互動“連心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群眾表達意見、反映情況、提出問題創造條件,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頂格謀劃,高標準統籌部署。市委、市政府將“三我”活動納入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全局,一體謀劃、系統推進,整合治理平臺、聚攏資源力量,推動民聲傾聽從“向上對口”到“向下對口”轉變;各級各部門自覺秉持“一切為了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價值追求,努力創新拓展群眾訴求收集渠道,全力以赴“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美同心圓”,引領了“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盡管講、有不滿大膽說”的城市新風尚。
守正創新,多渠道廣開言路。開通“6+N+1”渠道〔6即12345政務服務熱線、青島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人民網市委書記(市長)留言板、政府信箱、市信訪局,N即各部門和單位,1即村居〕,全市各級各部門對群眾服務的窗口、網絡、終端都對老百姓敞開,暢通渠道、開門納諫,為市民“說話”提供途徑。把傾聽民聲作為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序和剛性門檻,努力聽清民意、聽懂民心,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線上線下,全領域收集民意。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突出運用線上、網上、掌上等方式,通過新聞媒體、政務網站、“兩微一端”等平臺,同時依托各級服務大廳、窗口、熱線等實體渠道,為市民表達訴求、袒露心聲創造更加多樣、更為便捷的途徑,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傾聽民聲、解決民憂、匯集民智的熱潮。活動開展過程中,12345熱線日均受理訴求1.2萬件,青島日報社每周刊出4個整版的特刊,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各頻道開設全媒體意見征集平臺,已收到市民來電、留言等3萬余條。
二、做到“單全收”,繪出社情民意“晴雨表”
在全市上下同步啟動“三我”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順暢反映各類問題,鼓勵群眾說出心里話,進一步營造熱愛青島的濃厚氛圍,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認同感、家園感、歸屬感,把對青島的深情真愛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再造流程,精準化接單辦單。對于所有的“不滿”,黨委政府部門不但登記造冊、照單全收,而且按照層級解決的原則,分類分級、從速從優“接單”“辦單”。以12345政務服務熱線為基礎,綜合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對現有渠道進行整合,搭建媒體監督和政務服務高效聯動的新矩陣,健全調度、發布、考核、監督機制,形成問題解決的“閉環”。
可視可控,全鏈條智能追蹤。為每個進入平臺的問題分配身份編碼,以時間為主軸建立可追溯臺賬,辦件全流程智能跟蹤監督,實現可查可視可追溯,努力打造民生訴求的解決平臺、黨政決策的咨詢平臺、社會治理的綜合平臺,使民聲傾聽渠道更加暢通、民意打撈方式更加集成,市民反映的大量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優化升級,大數據輔助治理。群眾訴求和意見全部匯入政務服務熱線智能化平臺,按照性質和內容分為城市管理、醫療衛生、教育等10大領域、900余項指標,在自動轉交相關區市或部門辦理的同時,進行數據化、模塊化分析,并以此為依托編撰《12345決策參考》,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通過一個問題帶動一類問題的解決,努力實現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做到“事全解”,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
從群眾身邊“關鍵小事”做起,統籌調動各類資源力量,為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打通服務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街道、大事不出區市、難事不出青島”,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青島版”。
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各級各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首接首辦、全面梳理、主動認領、建立臺賬,確保及時有效解決問題。在菜市場、居委會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場所廣泛張貼“公共政策二維碼”海報,“手機一掃、政策知曉”,群眾使用更便利、查詢更快捷。
精準施策,厘清職責邊界。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生活垃圾分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新民生熱點問題,確定市級部門職責邊界清單事項150項,涉及61個部門,明確部門監管主體責任及協調配合責任,解決因部門職責交叉、邊界不清而產生推諉扯皮、監管缺位等問題。
聚焦難題,實施靶向攻堅。聚焦12345政務服務熱線數據分析,組織開展住宅小區、消費糾紛、市容環境、供熱、養犬等十大民生領域管理服務提升行動,建立41項長效機制,從源頭上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創新形式,凝聚社會共識。青島日報開設《圓桌話題》專欄,市廣播電視臺打造大型市民議事對話欄目《有話大聲說》,每周就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各方代表彌合分歧,邀請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共同探尋解決方案,城市文明養犬、老樓加裝電梯、業委會選舉、老城區停車難、河道環境保護等一批城市治理難題在協商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一批諸如地鐵施工擾民、廣場舞擾民、垃圾清運車堵塞交通夜間擾民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協同監督,倒逼改進作風。推出《問政青島》電視直播節目,聚焦“三我”活動平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現場曝光問題,拿出解決方案,確定解決時限。截至目前已播出9期、推進解決主要問題50余個、具體問題200余個。通過建立倒逼機制,全市各級各部門對群眾意見訴求認領率、反饋率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縱深推進,打通最后一米。推動“三我”活動進村居、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站點、進工地、進市場、進廣場、進酒店、進景區,引導各級各部門更好聽民聲、解民憂、匯民智,努力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家里的事家人商量著辦,青島的問題就在青島解決”目標。
截至11月22日,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受理市民訴求218萬件,辦結率98.19%,一大批歷史遺留、疑難復雜的社會矛盾被妥善化解,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全市上下呈現出民意暢達、民生改善、民智匯集的良好態勢,匯聚起“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的強大正能量。“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正在成為青島傾聽民聲的“新名片”、尊重民意的“新招牌”、匯集民智的“新路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