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眼邁入后脫貧攻堅時代,在與鄉村振興相銜接上創新實踐。
一是以鎮街為單位統籌推進產業扶貧項目。2020年全市新增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7億元,以鎮街為單位統籌實施產業扶貧項目81個,在帶動產業發展、培訓示范、創業就業、土地規模經營、穩定資產收益、增強抗風險能力上更具成效。平度市崔家集鎮扶貧農創體入選全國“脫貧攻堅基層實踐”典型案例,《光明日報》整版進行報道,“學習強國”APP點擊量超過1000萬。既為脫貧攻堅提供了產業支撐和保障,又為解決“插花村”的貧困人口脫貧創造了經驗,更對產業扶貧項目和鄉村產業振興有效銜接進行了探索實踐。
二是引入市場化機制。創新實施精準防貧減貧綜合保險。對建檔立卡不穩定脫貧戶實行兜底式保險,防止出現返貧戶;對農村相對貧困戶實行減貧式保險,防止出現新的致貧戶。針對今年突發的疫情和冰雹災害,累計為1020戶困難群眾賠付金額540.11萬元,兜牢了防止返貧和新致貧的底線。
三是穩妥開展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有序推進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平度市開展省級試點,萊西市開展市級試點,按照“開發為主、保障為輔”的思路,圍繞“標準怎么定、政策怎么出、識別退出怎么辦”,確定“一低一高一無”農村相對貧困標準,創新納入和退出程序,列出負面管理清單, 總結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全省接續開展解決農村低收入群體增收長效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有益借鑒,貢獻了青島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