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影響,經略海洋攻勢各參戰單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海洋經濟發展,集中精力抓好涉海重點項目建設和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推動全市海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前三季度,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增長3.9%,高于全市1.7個百分點;海洋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高于全市3.8個百分點。
一、工作開展情況
?。ㄒ唬┕ド筋^,協同作戰,經略海洋攻勢全面起勢。市委海洋委充分發揮統一領導和頂格協調作用,王魯明副書記和薛慶國副市長組織召開8次專題會議研究推進海洋工作。各參戰單位高度重視、協同作戰,把海洋產業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作為主攻山頭,推動全市海洋工作全面起勢。一是進一步理順全市海洋工作機制。認真落實2月11日市委優化海洋工作領導機制專題會議精神,市委海洋辦制定完善了市委海洋委工作規則、市委海洋辦工作細則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牽頭制定攻勢作戰方案2.0版,指導各區市落實和強化了海洋工作職能,“六場硬仗”牽頭部門和各參與單位都明確了分管領導和處室,經略海洋攻勢推進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明顯增強。二是加快推進涉海重點項目建設。梳理匯總了總投資4000多億元的134個涉海重點項目清單,并對清單中事項進行月調度、月通報。1—10月,134個涉海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05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93%,開工率達90%以上。三是千方百計狠抓招商引資工作。瞄準“兩年引進3個過200億海洋大項目”的目標,制定出臺了《青島市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攻堅方案》,梳理了10條海洋領域重點產業鏈條,指導海洋產業主管部門組建招商引資攻堅突擊隊,全市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前三季度,全市新簽約涉海項目57個,計劃總投資1587億元,其中200億元以上項目3個。深化市場化、平臺化招商,與上海寶茂集團開展戰略合作,依托其較強的資本運作能力匯聚產業、技術和人才資源,構建起以基金吸引項目、以項目集聚資源的“基金+項目”捆綁式招商引資模式,目前正在加快引進年產值將超過500億元的新加坡Tuff海工FPSO(海上浮式采儲油裝置)等優質項目。
?。ǘ┓€陣地,精準施策,切實提升服務涉海企業水平。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及時出臺政策措施支持涉海企業復工復產,舉辦線上漁博會和直播帶貨,幫助水產企業共渡滯銷難關。針對科研機構、金融機構與海洋企業對接信息不對稱、成果難落地、本地轉化少等問題,積極謀劃建立科企、金企長效對接機制,舉辦“海洋科技+企業+金融對接會”,6個產研合作項目現場簽約,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未來將吸納全省、全國以及港澳的科研成果、高科技企業和投資機構來青對接交流、互動耦合,推動更多的技術成果在青島落地轉化。針對海洋生物醫藥企業普遍存在的市場銷售端短板,搭平臺、組聯盟,利用百洋醫藥集團覆蓋全國30多個省、1.2萬家大中型醫院、30萬家藥店的線上線下營銷網絡,實現渠道共享。搶抓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組織明月海藻、聚大洋等8家單位分別與海爾卡奧斯平臺簽訂了合作協議,利用工業互聯網為海洋產業賦能,明月海藻新生產線規劃、聚大洋生產數據采集和設備改造優化等項目正在推進中。
?。ㄈ姰a業,謀劃集群,推動海洋產業園區化、集約化發展。我們堅持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按照“領軍企業+優勢產業集群+特色園區”的模式,圍繞龍頭企業謀劃布局和推動一批重點海洋產業集聚區。一是頂格協調、全力推進總投資330億元的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梳理分解項目問題清單,協同各責任單位逐項解決銷號,加快打造未來產值過雙千億的水產品加工及貿易產業集聚區。二是加快推進總投資600億元的國信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成立由薛慶國副市長任總指揮的工作指揮部,在即墨區打造未來投資、產值均超過千億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三是引進落地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中魯遠洋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和配套漁港項目,在上合示范區打造金槍魚及水產品精深加工和貿易集聚區。四是以即墨區藍谷藥業公司投資43億元建設的海洋科技谷項目為主體,聯合區域內瑞利生物醫藥、科倫藥業等一批生物醫藥項目,打造總投資超過300億、產值過千億的海洋生物醫藥及中藥材貿易產業集聚區。五是以山東省科學院海洋科學儀器儀表所建設的海洋科學與技術國際創新中心為核心,在上合示范區謀劃打造總投資過百億的上合智慧海洋產業特色園區。此外,我們正在圍繞三個總投資過千億的海上風電項目,以及海水淡化、深海裝備制造等領域,謀劃推動建設一批海洋產業集群,以領軍企業、重點項目為牽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供應鏈資源集聚,著力打造產業鏈、技術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助推全市海洋產業集群化、專業化發展。
(四)補短板,引進成果轉化平臺,力促“墻外開花墻內香”。針對青島海洋基礎科研優勢突出、但海工裝備研發能力較弱的短板,我們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委支持,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整合清華大學強大的工科力量,在青島組建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和總規模500億元的海洋工程產業發展基金,構建“強核心”+“大平臺”+“產業化”的海洋科技創新模式,在青島打造海工裝備孵化平臺和產業集聚區,著力破解我國海洋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目前研究院前期籌備工作正在加快推進。針對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科研力量薄弱、可轉化成果較少的現狀,積極推進與中國藥科大學合作,在青島打造成果轉化研究院,包括建設藥物臨床評估轉化中心、仿制藥物評價中心、藥學研究服務中心、生物醫藥產業轉化平臺等,將促進更多的藥物臨床研究成果在青島集聚,吸引創投風投機構和醫藥生產企業來青對接,實現“墻外開花墻內香”。另外,通過積極爭取,沈陽藥科大學已有意向在青設立海洋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北大藥學院在青建設成果轉化基地也在積極對接中。通過與這些高校的深化合作,我們搭建起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團隊來青創新創業,這些高校將成為我們重要的海工裝備和生物醫藥人才培養基地和技術源頭。
?。ㄎ澹┚酆狭?,突出工作主線,全面打好經略海洋攻勢“六場硬仗”。在市委海洋委的堅強領導下,攻勢各參戰單位進一步統一思想,突出海洋產業、海洋項目這條主線,推動攻勢各項目標任務取得積極進展。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方面,積極推進市政府與中國船舶集團開展戰略合作。中海油青島海工交付我國最大作業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在研抗腫瘤藥物BG136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推動總投資50億元的中農批水產品交易中心開工建設,國內首個天貓生鮮電商孵化基地落戶青島。海洋科技創新引領方面,超算升級項目主體封頂,冷凍電鏡中心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海上綜合試驗場完成海域、陸域初步選址方案。牽頭膠東5市成立半島科創聯盟。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上合示范區海洋合作中心建設快速起勢,總投資100億元的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總投資13億元的香港港青大健康等重點項目加速推進,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19項海洋領域試點任務70%已落地并取得階段性成效。成功舉辦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總投資451億元的24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海洋港口提質增效方面,1-10月,全市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5.04億噸,同比增長5.1%;集裝箱吞吐量1802萬標準箱, 同比增長3.2%。舉行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暨全球招商儀式,截至目前落地項目36個,投資規模達620億元。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加快編制《青島市海岸帶及海域空間專項規劃》,高質量完成海岸線修測任務。滸苔處置成效顯著,在積極協調自然資源部開展源頭治理的同時,關口前移、航道外線打撈、抓早抓小,最大限度阻截了滸苔登陸上岸,今年海陸清理比例由往年的1:1提高到30:1,市民和游客基本沒有感受到滸苔對城市的影響。創新舉措嚴格伏休執法,涵養海洋生態,會同市財政局實施群眾有獎舉報政策,會同海監、海警實施海上聯合執法、進行執法記錄等措施,有力維護了伏季休漁和海上執法管理秩序,山東電視臺對此進行了典型報道。滋養海洋文化根脈方面,積極推進膠州灣海域水下文化遺產考古調查工作。加快推進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大水世界、總投資40億元的嶗山沙港灣等重大項目建設。
二、下步工作計劃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搶抓青島在“雙循環”中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價值機遇,克服困難,主動作為,力爭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同時,高水平謀劃明年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明年海洋經濟發展取得“開門紅”。
一是積極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制定出臺青島市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意見和實施方案,高水平編制《青島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青島市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建設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示范區等重大課題研究,找準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路徑,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體現青島擔當。全力做好世界海洋發展大會籌備工作。
二是全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中魯遠洋金槍魚產業園以及總投資過千億的三個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建立項目常態化協調推進機制,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達產。爭取自然資源部在青島建設國家深海基因庫,承擔國家深海礦區開發任務,加強深海資源研究及產業化應用。
三是形成攻勢推進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市委海洋委統一領導和市委海洋辦統籌協調作用,組織攻勢各參戰單位集中精力抓好涉海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及時召開市委海洋委、海洋辦專題會議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提高攻勢推進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考核督導,將攻勢關鍵績效指標納入全市綜合考核,突出對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重點指標的差異化考核,更好地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