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推動創新激發消費新需求。一是打造需求新場景。引導海爾智家、億聯客等企業,面向市場不斷推出如智慧陽臺、智慧照明、食聯網等場景消費新模式,拉動居民家電家居升級類消費。二是引導個性化定制化,不斷創造新需求。鼓勵酷特智能、孔雀制衣等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提升柔性化制造能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極致體驗感。三是針對我市老齡化率達到21%這個新情況,為做好老年人消費,我們做了一定研究,老年人消費目前“三大剛需”醫療保健養老消費、通訊商品和服務消費、美容美發消費,適應老齡經濟需求,引導商貿企業采取有針對性的營銷服務方式。
(二)構建內外循環增加新供給。一是要引導市南、市北、嶗山、黃島等區市,發展區域首店、行業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發(四首經濟),提升城市消費供給質量。二是要抓住RCEP機遇發揮比鄰日韓、連接東盟優勢,利用跨境電商等,增加海外化妝產品、母嬰產品、珠寶首飾、鐘表眼鏡、乘用車等進口消費品,豐富繁榮國內市場。三是做好農村消費“新供給”文章。加強農村地區網絡設施建設,推動網絡零售持續向農村下沉延伸,推動優秀工業品下鄉和優秀農產品進城。四是持續開展外貿企業進商超、電商直播進外貿企業“雙進”活動,在商超、大型綜合體設立外貿商品專區,組織外貿企業舉行展銷活動,開展網紅直播,線上線下同步引流,讓市民低價買到優質出口商品。
(三)多維度聯動帶動城市新流量。一是加強商旅文展聯動促消費。推動商貿企業、文化機構組織舉辦音樂節、才藝比拼等活動,創造時尚街區小店、網紅打卡地等地標,拉動人氣,利用“國際啤酒節”“國際時裝周”等重大活動,積極開展跨界營銷,帶動百貨、餐飲消費,結合“青島國際車展”“家具博覽會”等展會,組織商貿企業參展,促進耐用品消費。二是加強膠東經濟圈五市促消費。膠東經濟圈五市人口3200萬、GDP 3萬億、占全省42%,社零總額13723.9億元、占全省的38.4%,這是我市吸引外來消費的額“主客群”,優化環境、提升品牌、做亮場景吸引五市游客來“逛商場、品美食”,進行體驗式消費。三是加強部門聯動促消費。建立促消費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領導牽頭,財政、發改、商務、文旅、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分別出臺有效措施,商旅文體聯動促消費,千方百計引流量。
(四)線上線下融合創造新動能。針對疫情帶來的新消費行為與方式,促進線上線下加快融合。一是推廣“政府+平臺+商家”模式,加強與支付寶、口碑、美團等平臺合作,開展優惠券發放、活動推廣等,實現精準營銷,為實體導流賦能。二是發展“社交+直播+電商”模式,推動利群、利客來等傳統商超,開展直播帶貨、新媒體宣傳等數字化營銷,拓展線上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引流能力。三是擴大服務消費,推動“互聯網+教育” “互聯網+體育”“互聯網+旅游”,鼓勵教育機構、健身機構、景區景點與keep、美團等平臺企業,合作開展網絡業務,豐富服務消費內涵。
(五)開展系列活動激發消費新活力。主推“青島購物”品牌開展系列促銷活動。一是支持舉辦“青島城市購物節”,開展節慶消費、網絡消費、服務消費等消費季、消費月、促銷日主題活動,營造消費氛圍、激發消費活力。鼓勵企業開展店慶和節日促消費活動。拓寬假日消費空間,鼓勵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組織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等特色消費活動,探索培育專業化經營管理主體。二是開展特色餐飲消費活動。以“青島味道”為主題,開展“國際美食嘉年華”等活動,提升和傳播青島餐飲文化,帶動餐飲消費,繼續開展“名店、名品、名師”評選和推廣活動,幫助青島餐飲走出去,吸引米其林、黑珍珠餐廳落戶青島。積極支持開設青島餐飲大師創意工作室,創新研發新菜品,傳承老技藝,推動優秀菜品商業化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