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經濟信息化委2012年工作打算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12-01-20
    字體大小: 打印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指導,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的要求,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加速、提升、增效,全面推進“三六三”工作布局,重點落實工業平穩較快增長、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三大任務,突出抓好先進制造業體系構建、深化項目建設、創新能力提升、中小企業發展、兩化深度融合、產業布局優化六項重點工作,強化經濟運行、服務體系、隊伍建設三個保障,提高工業和信息產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二、目標任務
      工業平穩較快增長。立足存量提升,穩定運行基本面。突出抓好產值占全市85%的七大產業,推進技術改造、兩化融合,保持較快增長。突出抓好產值占全市近40%的100戶重點企業,推動自主創新、工藝升級,實現穩定增長。突出抓好產值占全市80%的七個區市,加強新增產能和新建項目調度,產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6%。
      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立足增量培育,增強發展后勁。建立完善監測、調度、服務等推進機制,著力發展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六個新興產業。深化產業鏈、技術鏈、市場鏈精細化研究,大力引進“產業龍頭+配套項目”,一批龍頭項目落地開建。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其中軟件業務收入增長50%。
      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立足兩化融合,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實施1000項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新認定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0家,多層次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抓好200個投資過千萬元技改項目,技改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的50%以上。完成40戶自愿清潔生產企業審核,創建一個清潔生產示范園區。依托工業設計(CAD)在線服務平臺,提高中小企業設計能力,推動產品創新、提升品牌價值。
      三、重點工作
      (一)加快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發展格局。
      1.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突出發展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制造裝備、海洋工程、鋰電池、新型保溫材料、大型風電裝備、干細胞、新型疫苗、海水淡化和節能環保安全裝備等,重點調度100個以上在建項目,盡快形成技術和規模優勢。
      2.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新產品擴能為重點提升紡織服裝產業,以新技術應用為重點提升食品飲料產業,以產業鏈新項目為重點提升機械鋼鐵產業,加大技改力度,推廣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等技術,推出一批新產品,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
      3.集群發展主導產業。大力引進產業鏈配套項目,推動產業集聚,做強做大家電電子、石化化工、汽車機車、船舶海工等主導產業,著力形成傳統產業為基礎、主導產業為支撐、新興產業為增長極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二)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打造工業增量持續穩步擴大的推進機制。
      4.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建立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庫,滾動推進300個轉型升級項目,力爭150個竣工投產,盡快形成“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引領大產業”的梯次帶動格局。實施“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逐步形成“7+6”產業鏈式與集聚相結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態勢。
      5.加大定向招商力度。完善定向招商考核辦法,合力抓好項目推進服務,組織6次定向招商活動,牽頭或參與引進50個創新能力強、擴張潛力足的產業鏈項目,努力形成“引進一批、推進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
      6.落實赴京招商成果。鞏固擴大赴京工業轉型升級招商會成果,突出抓好總投資1100億元的大項目落地。以推進在談、在建招商項目為重點,按季度開展項目調度,推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帶動力的大項目在我市新一輪生產力布局。
      (三)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打造具有同行業領先的研發創新等標志性優勢。
      7.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綜合運用專項資金等優惠政策,在規模以上企業中推動建立技術研發機構,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和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提高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能力,引導創新要素向領軍企業集聚,爭創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8.推動產學研合作創新。引進國內外科技中介機構,加強技術創新、服務、評估等體系建設。探索建立產學研合作新機制,推動產學研向產業鏈、產業間、國際化合作發展。組織新技術發布會,促進各類創新要素按市場機制優化配置。
      9.培育標志性行業和產品。培育具有標志性的產品品牌、行業品牌,爭取5戶企業進入國家工信部品牌培育試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加快打造高速動車、深海鉆井平臺、生物寡糖、人工角膜、3.0兆瓦風電機組等一批新的標志性行業和產品。
      (四)完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助力中小企業創業創優發展的政策環境。
      10.突出抓好服務載體建設。市級平臺整合服務資源,啟動SaaS云計算、電子商務在線貿易、工業設計在線服務,年服務企業2萬戶,推動區市、街鎮終端與市級平臺互聯互通,打造全市中小企業三級公共服務網絡體系。引導重點區市開辟小企業“園中園”,市區為小微企業創業和孵化成長提供載體。
      11.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制定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分類培育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企業,打造專精特新企業梯隊。組織認定一批具有青島特色、填補國內空白的專精特新產品和技術,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12.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中小企業“雙20條”,出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展“送政策進萬企”活動,定期組織企業肯談會,形成關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建立200戶直報企業數據采集體系,把握中小企業發展態勢。
      (五)優化工業集聚區布局,打造促進產業鏈集聚集約發展的重要載體。
      13.加強工業集聚區規劃引導。實施工業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引導各區市按照園區產業定位和入園條件落項目、供土地,推動現有工業集聚區整合提升,工業集聚區產值占全市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14.創建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整合工業集聚區扶持政策,提升項目、資金、土地等關鍵生產要素效能,集聚區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投資分別增長20%。創新開展國家、省、市三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認定活動,啟動華創風能產業園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5.推進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進一步完善老城區企業搬遷地鐵建設基金、稅收分成等政策體系,推動大企業、片區企業搬遷,加快搬遷項目建設進度,新增搬遷竣工企業6戶,新啟動搬遷企業5戶以上。
      (六)全面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打造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化工作體系。
      16.推動信息產業集聚發展。以“東園西谷”為載體,抓好產業龍頭項目建設。實施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打造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產業集聚優勢。發展嵌入式和行業應用軟件,重點扶持10家領軍企業和30家高成長性企業。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衛星導航應用等領域為重點,壯大電子信息產業。
      17.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突出區域、行業、企業三個層面,推動工業與軟件企業點上對接,面上利用云計算等新技術,開展在線支持維護、技術咨詢、數據處理等服務,培育兩化融合示范項目30個。支持信息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開展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培訓100場。
      18.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推進三網融合業務小區試點,新業務用戶達到5萬戶;推動廣電、聯通網絡升級改造,市區網絡升級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加快無線城市建設,重點在醫療、城管等6個領域拓展應用。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新增“政民通”系統應用2萬戶。推進城市一卡通工程,琴島通卡實現12區市全覆蓋。
      19.穩步提高無線電監管能力。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頻率資源,加強技術設施應急能力建設,對市內4個固定監測站、檢測系統和控制指揮中心進行升級,提高無線電干擾查處能力,維護空中電波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經濟運行保障,營造安全可靠的要素環境。
      20.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強化原材料、裝備、消費品工業以及電子信息、軟件、工業園區等監測預警分析,科學組織運行調度,每季度召開重點工業區市和重點企業調度會。深化大企業直通車服務,協調解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問題。
      21.深化企業融資協調服務。建立中小企業網絡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開通“融信通”綠色通道,完成600戶企業信用評級,打造2-3家綜合性擔保公司、中小企業擔保規模保持全省領先,開展重點項目優惠貸款服務,多元化融資取得新突破。
      22.加強煤電油等要素保障。完善煤電油保障機制,電力和成品油供應不出問題,加強轄區油氣管道安全、民爆行業安全,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扎實做好禁止化學武器的履約工作。
      (二)強化管理服務保障,營造發展共贏的商務環境。
      23.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召開全市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現場會,加大優秀企業管理成果推廣,推進六西格瑪管理試點,促進管理升級。深化行業協會建設,引導發揮好行業指導和監管作用。
      24.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以“多會合一”等形式,籌備召開時裝周暨名優產品交易會大型綜合會展,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組織我市工業企業“走出去”,擴大企業品牌影響,提升企業開拓市場的效能。
      25.提升中介服務能力。全面推進近、中、遠期招商計劃,力爭引進10家知名機構。支持綜合性、集團化發展,爭取3-5家進入全國行業百強。打造工業設計創新等十大公共服務平臺,培育融資擔保等八大中介服務聚集區,提供優質服務。
      (三)強化隊伍建設保障,營造和諧高效的政務環境。
      26.打造高績效服務型機關。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提升隊伍整體素質能力。強化績效觀念和服務導向,持續提高機關政務和服務企業水平。
      27.提高機關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理順行政許可事項,優化業務流程,規范行政執法,樹立良好的政風行風,全力推動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五月丁香啪啪中文字幕|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