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設大人民調解格局。以村居和企事業單位人民調解組織為橫,以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為縱,以社區司法工作室、駐法院調解室、以調解員姓名命名的調解工作室等為前沿陣地,以各類社會服務熱線為連接紐帶,以“12348”人民調解指揮分流平臺為流轉中心,建立起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力量縱橫覆蓋全市,群眾訴求處置快速高效,矛盾糾紛解決鏈條閉合,社會和諧穩定的大格局。
2、加強社區(村居)司法工作室建設,總結推廣“亮點”調解室典型工作經驗。加強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實現社會矛盾糾紛的縱向排查預警、調處化解、隱患掌控。完善“12348”人民調解工作指揮平臺,嘗試與 “12345”市長熱線、“真情調解”、“蓮姐熱線”等聯動。
3、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深化司法所和法律服務所“合署辦公”機制,開展司法所規范化建設集中攻堅活動,理順司法所體制機制,結合新一輪鎮街區劃調整,撤并司法所,充實司法所力量,確保司法所人員專職專用,專職在編人員3人以上的司法所不低于50%,市級規范化司法所不少于80%,力爭兩年時間司法所全部達到省級規范化標準。
4、全面落實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協調市政府法制辦及其他市政府部門制定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和實施方案,促進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維穩。推進律師進“社區”、“村莊”工作,指導各區市局和局直律師所為社區和村莊配齊配全律師,做到社區和村莊律師服務全覆蓋。開展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專項教育活動,指導督促市律協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專項教育活動,對全市律師進行一次輪訓。指導律師協會做好優秀所優秀律師評選工作。
5、開展公證延時服務、預約和進社區便民利民工作措施。簡化小額公積金領取辦證程序,指導全市各公證處對小額公積金遺產繼承公證試用簡易程序辦理,縮短辦證時間,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群眾需求。加強公證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建設。認真學習蘇州模式,在全市各公證處推行建立公證綜合服務標準化工作制度,努力提升公證服務層次。
6、努力推動法律援助擴面增量,年內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300件。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委、殘聯等部門工作聯動協作,完善工作協調聯動機制,開展農民工、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眾專項法律援助活動。
7、深化法律援助便民舉措,完成市級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建設和在市看守所設立便民服務崗。加強“一站式”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建設,按照省級示范窗口標準建成市級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大廳,指導有條件的區(市)建立完善便民服務大廳和窗口設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前移,在全市勞動仲裁、交警部門、基層法院、看守所設立便民服務崗,完善律師值班工作制度;推動服務殘疾人、老年人、留守兒童、婦女、農民工等專門人群的特色化法律援助示范點建設,進一步優化窗口服務環境,改進工作作風,完善工作機制。
8、夯實法律援助基層服務網絡,成立市級法律援助講師團,年內培訓村居法律援助明白人1.8萬人。加強法律援助“一站(工作站)、一點(聯絡點)、一員(聯絡員)”基層網絡建設,推進“村居法律援助明白人”培訓,推動法律援助主動融入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工作,加強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全面打造形成“城區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
9、健全完善社區矯正工作制度,促進社區矯正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修訂推行《青島市社區矯正調查評估暫行規定(試行)》、《監獄警察參與社區矯正擔任指導員實施意見》等。有計劃、有成效組織落實“社區矯正規范執法年”活動。嚴格落實“四個規范”(執法工作、監督管理、教育幫扶、檔案管理),邀請檢察官、監獄教育改造能手、專家學者對基層執法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心理知識培訓,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推進執法公平公正,防止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降低再犯罪率,提高教育矯正質量。進一步督導規范社區矯正電子定位系統建設,不斷擴大定位手機發放面,重點加強高危社區服刑人員的動態控制。調研修訂《青島市社區矯正電子定位系統使用管理規定》,加強電子定位系統規范化建設。繼續深化完善社區矯正管理服務中心建設,發揮綜合服務功能。規范社區矯正機構設立,借鑒兄弟單位做法,推動區市司法局加掛社區矯正局牌子。進一步調研探索按社區矯正人員數量核定經費的保障措施。創新“三個延伸”工作機制。
10、打造“刑釋解教人員社區就業援助(安置)暖心工程”。出臺相關意見,在有條件的鎮街公共事務服務中心實現司法所與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零距離、鄰居化對接,簽訂工作協議,讓符合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無障礙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和有關就業安置政策。推動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春雨幫扶工程”,開展各類形式的幫扶救助活動。建立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情況統計及備案登記責任機制。全面落實刑滿釋放人員銜接管理制度,做到重點幫教對象必接必送。深化區市司法局進獄所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工程。各區市司法局進獄所開展實用技能課程培訓不少于2兩個專業或班次。
11、保障監管場所持續安全穩定,創造無脫逃、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新紀錄。加強執法監督,提高監獄罪犯計分考核、考核獎懲、減刑假釋工作的執法透明度,完善死緩限制減刑罪犯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開展服刑人員技能培訓和社會生活適應性培訓,籌建監獄系統心理專業技術委員會。按司法部、省司法廳統一部署,積極穩妥做好勞教制度廢止后的跟進工作。
12、扎實做好市委工作要點部署的任務,深入推進“六五”普法規劃實施,落實“法律六進”,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推進網上學法工作,力爭實現全市科級以上干部、村居“兩委”成員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網上普法考試。深化“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法制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點”建設。推進“法治鎮街”創建,力爭到“六五”普法結束,全市“法治鎮街”創建率達到50%。創新“法治小區”建設,試點探索小區法制宣傳新模式。
13、加強干部的業務學習和思想教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執法監督,深化源頭防治腐敗工作。
14、做好國家司法考試青島考區考務組織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