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青島市防震減災工作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按照中國地震局、山東省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建立健全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和提升防震減災能力總目標,堅持防震減災融合式發展,以全面完成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為重點,以開展“依法行政年”活動為載體,繼續強化基層、打牢基礎,完善工作機制,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實現我市防震減災工作“三年創新高”的目標。
一、貫徹會議精神,科學部署工作
1.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上級會議精神。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積極傳達落實我市“兩會”精神。召開全市地震局長會議,學習貫徹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國務院防震減災聯席會議、全國和全省地震局長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市防震減災工作。
2.深入開展“依法行政年”主題活動。進一步推進防震減災法制建設,堅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斷提升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完善內部管理各項制度,明確崗位要求,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履職能力和工作效率。
3.積極籌辦“全國中心城市防震減災工作聯系會議”。認真準備,精心策劃,嚴密組織,確保第29屆“全國中心城市防震減災工作聯系會議”(計劃7月份在青島舉辦)順利召開。
二、抓好規劃實施,優化資源配置
4.大力推進“十二五”規劃項目建設。做好市“十二五”規劃項目收尾工作。積極推進“中國地震局青島防震減災市級示范中心”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按照設施先進、功能完備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青島市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功能建設。指導督促各區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5、開展“十三五”規劃和事業發展政策研究。完成“十三五”規劃草案和重點項目可研報告編寫工作,完成意見征集及編制領導小組論證,為正式印發奠定基礎。指導各區(市)編制防震減災專項規劃。
6、強化預算管理和執行,提高資金保障能力。多渠道拓寬經費保障渠道,為事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加強預算管理和執行,科學編制年度收支預算,切實提高預算執行率。
三、加強科學監測,提升地震監測能力
7.注重科技、強化基礎,提升地震監測正規化水平。實施臺網中心系統升級改造,推進自動速報技術,提高地震監測水平和信息發布能力。加強臺網、技術系統運行維護和管理,保障臺網運行連續率和數據完整率。完善地震臺站基礎技術檔案,推進地震監測效能評估工作。
8.突出重點、強化監控,做好震情監視研判工作。牢固樹立震情觀念,做好重點區域震情監視跟蹤和重要時段的震情保障工作。落實《青島市地震會商制度》,推進震情會商改革,提高震情會商質量和效率。嚴格落實震情速報要求,高效處置地震事件。
9.健全機制、強化管理,提升應急響應處置能力。編制《青島市中遠期臺網規劃(2015-2025)》,構建多學科、高精度和高時空分辨的多維監測網絡。完善信息網絡、應急指揮技術系統運行機制。籌建全市地震宏觀手機速報平臺系統。著手謀劃我市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
四、加強抗震設防,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10.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進一步規范全市地震行政審批窗口工作,做好新一輪行政審批改革清理以后的貫徹實施工作。督促三個經濟功能區(紅島經濟區、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核心區)加快設立抗震設防審批窗口。加強對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監督和檢查。依法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
11.深入開展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設。推進地震安全示范區(市)建設,啟動青島市地震安全示范城市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設,年底前爭取完成城陽區夏莊街道安樂社區申報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點工作,有效提高農村防震減災能力。
12.加強震害防御基礎性工作。完成東部濱海發展帶和中心城區共118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區劃工作。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作的意見》精神,制定貫徹意見。推進地震活斷層探測成果和地震小區劃成果的應用工作,爭取完成活斷層探測結果應用管理辦法的起草工作。
五、完善救援體系,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13.加強地震應急救援工作管理。制定《青島市地震應急預案操作手冊》、《青島市地震局應急程序卡》,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加強預案培訓和管理。
14.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繼續加強對專業救援隊伍和志愿者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充分利用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應急訓練場,探索我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培訓方式、方法。認真落實軍地聯席會議制度,積極與武警青島市支隊溝通與協調,建立軍地協同應急快速響應機制。
15.加強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指導全市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按實戰要求開展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加強市、區(市)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以及各救援隊伍的裝備建設。推進市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建設方案的制定,指導區(市)開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范化建設。
六、注重科技創新,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16.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我局科技人員參與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研究。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建設支撐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人才隊伍,探索建立促進科技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要求,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水平。
17.加強科研項目創新研究。充分發揮我市地震科學技術委員會作用,強化科研項目立項、實施、驗收和后評估全過程動態管理,扎實做好省地震局科研項目的申報。認真組織好“郯廬地震帶(山東段)地震活動性知識培訓及現場考察”、“地震監測環境保護審批系統應用培訓”等工作,逐步提高地震系統人員的科技水平。
七、推進法治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8.健全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推進《青島市防震減災條例》的立法和《青島市活斷層探測成果應用管理辦法》的制定調研工作。做好《山東省防震減災知識普及辦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做好全市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9.加強地方規章建設。根據《山東省地震監測設施與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及《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的相關規定,建立全市(特別是“三區四市”)科學規范的地震監測環境保護審批系統,為區、市大廳地震觀測環境與監測設施保護提供技術和法規支撐。
八、深化宣傳教育,增強防震減災意識
20.抓好重點時段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制定《2015年青島市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實施方案》,指導全市防震減災宣教工作。繼續推進全市防震減災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鄉村活動。充分發揮電視、網絡、平面媒體的宣傳功效,做好“5.12”、“7.28”等重要時段的綜合宣教工作。
21.深化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主題月活動。認真組織地震開放日活動。監測中心要做好青島小記者、中小學生和廣大市民的參觀接訪工作,詳細講解我市防震減災情況,大力宣傳防震避震相關知識,提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
22.強化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做好省級和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工作。充分發揮青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各區(市)宣傳教育基地和院校等場所的教育主陣地作用,不斷完善教育基地各項功能,真正使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深入人心,不斷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
九、全面加強管理、營造和諧發展氛圍
23.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深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嚴肅黨的紀律,強化作風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強化對“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等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做好來信來訪工作和案件線索管理等工作,堅持秉公執紀。強化廉政宣教力度,鞏固廉政文化建設成果。
24.深化文明創建活動。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加強機關作風能力建設。豐富干部職工的文化體育生活。繼續開展爭創文明單位、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爭先創優活動,明確創建任務,落實創建責任,鞏固文明單位創建成果。
25.強化各項服務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干部職工的管理和教育。關心干部職工的切身利益。認真做好政務、財務、老干部、后勤、安全穩定等工作,為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