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市供銷社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和上級社部署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堅守為農服務初心,提升為農服務水平,加快全市供銷社流通服務網絡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全年商品銷售額增長8%左右;利潤額增長5%左右。
一、不斷完善現代化流通服務體系,提升為農服務實力
1、實施供銷社智慧營銷工程。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趨勢,改造提升傳統流通方式。建立城鄉物流體系建設,全力打造“網上供銷社”,全年實現農產品上行銷售5億元。與相關部門探討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
2、繼續推動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服務轉型升級。鞏固擴大農資經營網絡覆蓋。以農業技術服務為抓手,提高經營企業的科技服務水平,廣泛應用測土配方、智能配肥、水肥一體化和無人機飛防等技術。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承擔政府化肥儲備、高毒農藥的儲備和“雙低”農藥的配送任務。年內創建10處農資經營示范店。
3、加快日用品經營服務網絡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重點區域日用品配送中心建設,培育壯大日用消費品骨干企業2-3家。加快合資企業擴網布點,進一步彰顯城市供銷社特色。加快形成地級市發展大型購物中心,區市發展大型綜合超市,重點鄉鎮建立超市,村級建立便利店的四級營銷網絡。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4、打造高效農產品流通體系。加快現有招商項目落地運營進度,推進平度物流園項目2019年各業態實現全面營運,規劃建設服務膠東半島的農產品電商運營創新孵化園暨半島農產品價格監測數據中心。加快西海岸北方智慧物流港項目建設,打造一帶一路起點進出口農副產品薈聚中心。加快農產品深加工,擴大農校、農企等對接的“中央廚房” 團餐業務范圍。推進“精菜進社區”經營服務終端建設,年內新建50處服務終端。充分發揮種植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和農產品龍頭企業的市場網絡優勢,發展訂單農業,帶動發展基地80萬畝。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品牌達到15個。加快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5、加快促進現代鄉村綠色發展。抓住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生態宜居總要求機遇,恢復建立完善系統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開展廢舊地膜回收加工、秸稈綜合利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種植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服務,促進資源循環和高效利用。
二、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1、推進為農服務中心建設。努力打造“一站式”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加快農資直供、農化服務、農機服務、土地托管、農產品展示、農民大講堂培訓以及信息發布、咨詢等服務設施建設。全年改造提升6處為農服務中心。
2、全面推進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構建以村級黨組織為政治核心、基層供銷社為經濟支撐、農民合作社為載體的 “三位一體”新型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明晰共建各方的利益關系,實現合作共贏。
3、實施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按照“提高素質,掌握技能”的要求,打造“農民大講堂”培訓品牌。依托供銷學校有計劃指導各區、市社的新型農民素質提升培訓,開展農民進城務工和農民返鄉創業技能等專題講座,全年培訓4000人。
4、積極開展土地托管服務。以服務適度規模的眾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現代農業服務規模化進程。推廣多種形式的土地托管服務模式。不斷提高土地托管質量和效益。
5、積極開展農村合作金融服務。創新系統內合作金融服務機制。在西海岸新區探索建立農業產業發展擔保機構,積極與社會資本對接進行現代農業發展投資。在萊西市探索建立供銷產業基金,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引導系統內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金融互助試點。
6、積極推進康養事業。引進國內康養事業先進的發展理念、管理經驗及團隊,由西海岸新區供銷社組建公司在全區各鎮街建設服務中心,對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7、加快發展田園綜合體。圍繞有基礎、有潛力的特色種植,培育和發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把特色農業發展與旅游、采摘、觀光、休閑、養生和體驗結合起來,發展田園綜合體。
三、加快推進組織體系建設,強化組織保障
1、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著力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健全“三會”制度,鼓勵區市社建立投融資平臺,加快成立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形成社企分開、上下貫通、整體協調運轉的雙線運行機制。
2、加強社有企業監督管理。要按照政事分開、社企分開的方向,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投資決策、資金使用、資產監管、風險防控等制度,形成運轉高效、科學合理、互相監督的管理運行機制,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社有資產流失。
3、夯實基層工作基礎。要堅持改造、重組和新建相結合的原則。對原有基層社要堅持分類改造、合并和重組。探索在一定人口規模的中心村建設村級供銷社,廣泛吸納農民出資入社。發展合作經濟,積極創辦多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造就一支對農民群眾有感情、對合作事業有熱情、對干事創業有激情的干部職工隊伍。要進一步明確職能,理順關系,強化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引進機制。
四、加快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政治保障
1、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引向深入。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切實做到“三個一以貫之”,大力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同時在學用結合上下功夫,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展。
2、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把落實“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覺地服從服務中心大局,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3、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市委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督導檢查,確保不虛、不偏,取得成效。
4、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推進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落實、落細、落小。加強黨的基礎組織建設,切實落實黨務公開實施工作。加強廉政教育工作,注重開展廉政文化建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